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2八下·巴彦期末)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 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2022八下·屯昌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下平衡,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弹簧测量计的施力方向是 ;所需力的大小为 N。
3.(2022八下·屯昌期末)小明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明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N.
4.(2022八下·长春期末)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 m,小新用竖直向上的 N的力才能把独轮车抬起。
5.(2022八下·永吉期末)《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chōng),如图,O为支点,F2为阻力(由锤头重力产生),阻力方向是 的,此时舂属于 杠杆。
6.(2022八下·朝阳期末)如图为修建地铁时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示意图,此滑轮组在2min内将质量为0.48t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12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92×104 J,则拉力为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要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不计绳重及摩擦)
二、单选题
7.(2022八下·泰安期末)如图,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绳子的重力)( )
A.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B.拉力的功率是50W
C.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D.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
8.(2022八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的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②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
③“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④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
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
9.(2022八下·成都期末)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B.将一枚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5J
C.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10.(2022八下·长春期末)关于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下的
B.使用筷子夹菜,筷子是省力杠杆
C.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中是利用了大气压
D.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上方空气流速大
11.(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4m,高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重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6J
C.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0.5N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5%
12.(2022八下·新抚期末)如图所示,体重为700N的工人用滑轮组把重为300N的货物在4s内匀速提高2m,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C.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
D.工人用该滑轮组最多能提升1200N的货物
13.(2022八下·乐亭期末)用如图滑轮组,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力,将重物匀速提高1m,重物重30N,每个滑轮重15N。若不计摩擦与绳重,拉力为( )
A.10N B.15N C.20N D.25N
14.(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使杠杆在同一位置保持平衡。已知F1竖直向上,F2与杠杆垂直,F3水平向右,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三、作图题
15.(2022八下·成都期末)我们应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的手柄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杠杆OA,其中O为支点,关水龙头时F2为手柄受到的阻力,请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16.(2022八下·泰安期末)请画出图中杠杆动力F的力臂l.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2八下·呼和浩特期末)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需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若在A点挂有2个钩码,则B点要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3)若A点钩码数不变,取下B点钩码,用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测力计上最小示数为 N,方向 。
18.(2022八下·锦州期末)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1)实验时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19.(2022八下·讷河期末)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钧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 ;
(4)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五、计算题
20.(2022八下·泰安期末)如图,一个工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为480N,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时,物体匀速上升,此时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的重力。
21.(2022八下·屯昌期末)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请写出一条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转动;便于测量力臂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所以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分析】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答案】竖直向下;3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支点在O点,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下平衡,A点施加的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B点施加的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
设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分析】杠杆上的动力使杠杆转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力的大小。
3.【答案】2;150
【知识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用绳子拉甲树时,甲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300N的一半,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F= F甲=×300N=150N.
【分析】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子,可以省力一半。
4.【答案】省力;1.6;300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由图可知动力作用在点时,支点在轮轴处,因此轮轴处到作用线的距离即F的力臂是l1=1.6m,重力的力臂l2=0.4m,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竖直向上的力F为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
5.【答案】竖直向下;费力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阻力是F2,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从支点O向动力和阻力作用线分别做垂线段l1和l2,得到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
图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分析】由图可知,阻力是F2,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6.【答案】2200;72.7%;增大提升建筑材料的重力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重量的绳子股数为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由可得,拉力的大小为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据此可知,若使用原来的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变,在额外功一定时,通过增大提升建筑材料的重力来增大有用功,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提升同样的建筑材料,在有用功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动滑轮重力来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根据功和距离的比值, 计算力大小;根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7.【答案】D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拉力所做的功W总=Fs=150N×3m=450J
A不符合题意;
B.拉力的功率P===75W
B不符合题意;
C.有用功W有用=Gh=500N×0.6m=3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66.7%
C不符合题意;
D.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50N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W总=Fs,求出总功;根据,求出功率;根据W有用=Gh及,求出机械效率;根据W额=W总﹣W有用及W额=fs,求出摩擦力。
8.【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由图可知“标”表示力臂,“本”表示力臂;“权”“重”分别表示动力和阻力;②图中的O点为杠杆的支点;③由图可知“权”的力臂大于“重”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权”小于“重”时,A端不一定上扬;④增大“重”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在“权”不变时,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所以①④正确,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是动力和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和力臂的变化。
9.【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课本的重力G=mg=0.2kg×10N/kg=2N
A不符合题意;
B.将一枚鸡蛋举高lm做的功约为W=Gh=mgh=0.05kg×10N/kg×1m=0.5J
B不符合题意;
C.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1.0×105Pa,大约能托起水柱的高度
C符合题意;
D.使用滑轮组时,总要做一些额外功,故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重力、做功多少、大气压大小、机械效率的理解,结合数据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C符合题意;
D.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在相同时间内上方空气通过时的路程大,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大(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存在向上的压强和压力差,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吸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11.【答案】C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将物体匀速拉到高处的过程中,物体受到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共4个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
B不符合题意;
C.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
克服重物受到的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
由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C符合题意;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斜面上,物体受到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及,可求出摩擦力;根据,可求出机械效率。
12.【答案】A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承担货物重力绳子的段数n=2,绳端移动距离s=nh=2×2m=4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4m=800J
拉力的功率
A符合题意;
B.提高货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2m=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B不符合题意;
C.提高货物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绳子对工人竖直向上的拉力、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平衡,绳对工人的拉力与工人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由力的平衡可知,人的重力G人=F+F支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G人-F=700N-200N=500N
C不符合题意;
D.不计绳重及摩擦,当提高300N的货物时,动滑轮重力G动=nF-G=2×200N-300N=100N
工人对绳端拉力最大等于人的重力,即F大=G人=700N
所以工人用该滑轮组能提升货物的最大重力G大=nF大-G动=2×700N-100N=1300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和绳子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利用功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功率;根据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合力。
13.【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承重,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求出拉力的大小。
14.【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三个方向施力,F2的力臂lOA最长,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2用力最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最小时,必须使动力臂最长,力臂与力垂直。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以O为支点,在F2和其力臂不变情况下,要使动力F1的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的力臂最大,如下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最大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 垂直。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反向延长F得到动力作用线,从支点O向动力
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F的力臂l,如图
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
17.【答案】(1)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3
(3)0.6;竖直向下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通过移动钩码位置或增减钩码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n×0.5N×2l=2×0.5N×3l
解得n=3
即需要在B点挂3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3)在图中C处施加的力F1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OC最长,此时力F1最小,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F1×5l=2×0.5N×3l
故测力计示数F1=0.6N
【分析】(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水平平衡的杠杆,消除了杠杆的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结合杠杆上已知的力和力臂,计算未知的力;
(3)根据杠杆上的力和力臂,计算拉力大小。
18.【答案】(1)0.6
(2)0.075;0.045;62.5%
(3)重物越重
(4)B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中弹簧测力计可以看出分度值为0.1N,由指针指示位置可以读出示数为0.6N。
(2)由表中数据可求所做的有用功W有=Gh=1.5N×0.05m=0.075J
做的总功W总=Fs=0.8N×0.15m=0.12J
则做的额外功W额= W总- W有=0.12J-0.075J=0.04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由表中1、2、3次实验的数据发现,随着重物重力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增大,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 A.增大绳重,会增大额外功,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减轻动滑轮重,会减小额外功,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B符合题意;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没有影响,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
(2)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总功和有用功的差,计算额外功;
(3)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增大物体重力或减小动滑轮重力大小,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9.【答案】(1)匀速
(2)不正确;摩擦
(3)0.4;80%
(4)1.2
(5)2、3
(6)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由于不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此时读出的测力计示数偏小,从而使测得的机械效率偏大,故此想法不正确;
(3)丁图中,绳子的股数为n=4,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nh=4×0.1m=0.4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
(4)由表中数据知实验1、2、3中绳子的股数分别为2、3、3;再结合钩码的重力知,实验1、2、3分别是用甲、乙、丙装置做的实验,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只改变绳子的股数,故应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
(5)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滑轮个数相同,绳子的股数相同,只改变物体的重力,故应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
(6)3、4两次实验对应的是图丙,图丁两装置,发现提升的重物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分析】(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由于不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此时读出的测力计示数偏小,从而使测得的机械效率偏大;
(3)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
(4)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只改变绳子的股数;
(5)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滑轮个数相同,绳子的股数相同,只改变物体的重力;
(6)提升的重物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20.【答案】(1)解: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答: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2)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解:由可得,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因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即,所以,工人的重力为
答:工人的重力为700N。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求出动滑轮重;
(2)根据公式,可求出机械效率;
(3)根据公式F=pS及G人=F压+F,可求出重力。
21.【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480N,提升了3m,则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
答: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
(2)解: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重物提升了3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所用拉力F为200N,拉力所做的总功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
答: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
(3)解:由(1)解析可知,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解: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大有用功,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这些都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重力)。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
(3)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
(4)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2八下·巴彦期末)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 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答案】转动;便于测量力臂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所以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分析】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2022八下·屯昌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下平衡,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弹簧测量计的施力方向是 ;所需力的大小为 N。
【答案】竖直向下;3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支点在O点,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下平衡,A点施加的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B点施加的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
设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分析】杠杆上的动力使杠杆转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力的大小。
3.(2022八下·屯昌期末)小明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小明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N.
【答案】2;150
【知识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如图用绳子拉甲树时,甲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N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300N的一半,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F= F甲=×300N=150N.
【分析】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子,可以省力一半。
4.(2022八下·长春期末)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 m,小新用竖直向上的 N的力才能把独轮车抬起。
【答案】省力;1.6;300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由图可知动力作用在点时,支点在轮轴处,因此轮轴处到作用线的距离即F的力臂是l1=1.6m,重力的力臂l2=0.4m,由杠杆平衡条件得,竖直向上的力F为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
5.(2022八下·永吉期末)《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chōng),如图,O为支点,F2为阻力(由锤头重力产生),阻力方向是 的,此时舂属于 杠杆。
【答案】竖直向下;费力
【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阻力是F2,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从支点O向动力和阻力作用线分别做垂线段l1和l2,得到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
图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分析】由图可知,阻力是F2,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6.(2022八下·朝阳期末)如图为修建地铁时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示意图,此滑轮组在2min内将质量为0.48t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12m,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92×104 J,则拉力为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要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不计绳重及摩擦)
【答案】2200;72.7%;增大提升建筑材料的重力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重量的绳子股数为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由可得,拉力的大小为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据此可知,若使用原来的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变,在额外功一定时,通过增大提升建筑材料的重力来增大有用功,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提升同样的建筑材料,在有用功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动滑轮重力来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根据功和距离的比值, 计算力大小;根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二、单选题
7.(2022八下·泰安期末)如图,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绳子的重力)( )
A.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B.拉力的功率是50W
C.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D.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
【答案】D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拉力所做的功W总=Fs=150N×3m=450J
A不符合题意;
B.拉力的功率P===75W
B不符合题意;
C.有用功W有用=Gh=500N×0.6m=3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66.7%
C不符合题意;
D.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50J﹣300J=15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50N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W总=Fs,求出总功;根据,求出功率;根据W有用=Gh及,求出机械效率;根据W额=W总﹣W有用及W额=fs,求出摩擦力。
8.(2022八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的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②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
③“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④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
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由图可知“标”表示力臂,“本”表示力臂;“权”“重”分别表示动力和阻力;②图中的O点为杠杆的支点;③由图可知“权”的力臂大于“重”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权”小于“重”时,A端不一定上扬;④增大“重”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在“权”不变时,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所以①④正确,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是动力和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和力臂的变化。
9.(2022八下·成都期末)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B.将一枚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5J
C.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机械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课本的重力G=mg=0.2kg×10N/kg=2N
A不符合题意;
B.将一枚鸡蛋举高lm做的功约为W=Gh=mgh=0.05kg×10N/kg×1m=0.5J
B不符合题意;
C.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1.0×105Pa,大约能托起水柱的高度
C符合题意;
D.使用滑轮组时,总要做一些额外功,故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重力、做功多少、大气压大小、机械效率的理解,结合数据解答。
10.(2022八下·长春期末)关于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下的
B.使用筷子夹菜,筷子是省力杠杆
C.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中是利用了大气压
D.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上方空气流速大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C符合题意;
D.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在相同时间内上方空气通过时的路程大,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大(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存在向上的压强和压力差,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吸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11.(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4m,高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重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6J
C.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0.5N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5%
【答案】C
【知识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将物体匀速拉到高处的过程中,物体受到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共4个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
B不符合题意;
C.运动过程中,拉力做的有用功
克服重物受到的摩擦力做的额外功为
由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C符合题意;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斜面上,物体受到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及,可求出摩擦力;根据,可求出机械效率。
12.(2022八下·新抚期末)如图所示,体重为700N的工人用滑轮组把重为300N的货物在4s内匀速提高2m,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
C.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
D.工人用该滑轮组最多能提升1200N的货物
【答案】A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承担货物重力绳子的段数n=2,绳端移动距离s=nh=2×2m=4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0N×4m=800J
拉力的功率
A符合题意;
B.提高货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2m=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B不符合题意;
C.提高货物时,工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绳子对工人竖直向上的拉力、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平衡,绳对工人的拉力与工人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力大小相等,由力的平衡可知,人的重力G人=F+F支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G人-F=700N-200N=500N
C不符合题意;
D.不计绳重及摩擦,当提高300N的货物时,动滑轮重力G动=nF-G=2×200N-300N=100N
工人对绳端拉力最大等于人的重力,即F大=G人=700N
所以工人用该滑轮组能提升货物的最大重力G大=nF大-G动=2×700N-100N=1300N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和绳子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利用功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功率;根据物体受到的力计算合力。
13.(2022八下·乐亭期末)用如图滑轮组,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力,将重物匀速提高1m,重物重30N,每个滑轮重15N。若不计摩擦与绳重,拉力为( )
A.10N B.15N C.20N D.25N
【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承重,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求出拉力的大小。
14.(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使杠杆在同一位置保持平衡。已知F1竖直向上,F2与杠杆垂直,F3水平向右,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三个方向施力,F2的力臂lOA最长,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2用力最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最小时,必须使动力臂最长,力臂与力垂直。
三、作图题
15.(2022八下·成都期末)我们应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的手柄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杠杆OA,其中O为支点,关水龙头时F2为手柄受到的阻力,请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以O为支点,在F2和其力臂不变情况下,要使动力F1的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的力臂最大,如下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最大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 垂直。
16.(2022八下·泰安期末)请画出图中杠杆动力F的力臂l.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反向延长F得到动力作用线,从支点O向动力
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F的力臂l,如图
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2八下·呼和浩特期末)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需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若在A点挂有2个钩码,则B点要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3)若A点钩码数不变,取下B点钩码,用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测力计上最小示数为 N,方向 。
【答案】(1)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3
(3)0.6;竖直向下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通过移动钩码位置或增减钩码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n×0.5N×2l=2×0.5N×3l
解得n=3
即需要在B点挂3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3)在图中C处施加的力F1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OC最长,此时力F1最小,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F1×5l=2×0.5N×3l
故测力计示数F1=0.6N
【分析】(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水平平衡的杠杆,消除了杠杆的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结合杠杆上已知的力和力臂,计算未知的力;
(3)根据杠杆上的力和力臂,计算拉力大小。
18.(2022八下·锦州期末)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0 5 15 55.6%
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
(1)实验时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答案】(1)0.6
(2)0.075;0.045;62.5%
(3)重物越重
(4)B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中弹簧测力计可以看出分度值为0.1N,由指针指示位置可以读出示数为0.6N。
(2)由表中数据可求所做的有用功W有=Gh=1.5N×0.05m=0.075J
做的总功W总=Fs=0.8N×0.15m=0.12J
则做的额外功W额= W总- W有=0.12J-0.075J=0.04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由表中1、2、3次实验的数据发现,随着重物重力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增大,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 A.增大绳重,会增大额外功,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减轻动滑轮重,会减小额外功,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B符合题意;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大小没有影响,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
(2)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总功和有用功的差,计算额外功;
(3)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增大物体重力或减小动滑轮重力大小,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9.(2022八下·讷河期末)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钧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的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 ;
(4)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答案】(1)匀速
(2)不正确;摩擦
(3)0.4;80%
(4)1.2
(5)2、3
(6)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
【知识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由于不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此时读出的测力计示数偏小,从而使测得的机械效率偏大,故此想法不正确;
(3)丁图中,绳子的股数为n=4,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nh=4×0.1m=0.4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
(4)由表中数据知实验1、2、3中绳子的股数分别为2、3、3;再结合钩码的重力知,实验1、2、3分别是用甲、乙、丙装置做的实验,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只改变绳子的股数,故应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
(5)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滑轮个数相同,绳子的股数相同,只改变物体的重力,故应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
(6)3、4两次实验对应的是图丙,图丁两装置,发现提升的重物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分析】(1)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由于不克服轮与轴、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此时读出的测力计示数偏小,从而使测得的机械效率偏大;
(3)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
(4)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股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只改变绳子的股数;
(5)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滑轮个数相同,绳子的股数相同,只改变物体的重力;
(6)提升的重物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五、计算题
20.(2022八下·泰安期末)如图,一个工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体的重力为480N,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时,物体匀速上升,此时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的重力。
【答案】(1)解: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答: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2)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解:由可得,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因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即,所以,工人的重力为
答:工人的重力为700N。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求出动滑轮重;
(2)根据公式,可求出机械效率;
(3)根据公式F=pS及G人=F压+F,可求出重力。
21.(2022八下·屯昌期末)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G,所用拉力F为200N,将重物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请写出一条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480N,提升了3m,则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
答: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
(2)解: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重物提升了3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所用拉力F为200N,拉力所做的总功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
答: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
(3)解:由(1)解析可知,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1440J,拉力所做的总功为18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解:提升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大有用功,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这些都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摩擦、减小动滑轮重力)。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
(3)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
(4)增大物体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