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论语导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9 21: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奥运选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导读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孟子》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1、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
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
“ ”之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
……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
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2、南宋时, 把
《论语》、《大学》
《中庸》和
合为“四书”。朱熹《孟子》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
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出仕私人 三千 七十二 “生而首上圩(xū)顶,故因名曰丘云”
“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
“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河目隆颡(sǎng)”,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故事1、孔子问礼于老子趣闻
孔子带领一班学生到老子那里去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在一旁。老子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各种响动,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快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见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孔子率领学生告辞退了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很奇怪,问孔子道:“您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还没有问什么就要回家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2、孔子误会颜回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
3、冉耕收牛的故事
孔子七十二名得意弟子中有一个叫冉耕,是很出色的一个。有一次他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女掉到河里就冒着生命危险将女孩给救了起来。后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表示对冉耕的感谢就给他送了一头牛(就当时而言,这头牛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冉耕正好也需要一头牛,就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后来人们都纷纷指责冉耕说他怎么这么没有风度呢,救了人还收人家东西。冉耕很为难很委屈就去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对他说,你收得好,你要不收的话以后就没有人冒着危险帮助别人也没有见义勇为的人了。孔子思想 这是一个梦 ? 梦中我追问一位老者 ?? ?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 ??老人停下脚步 ? ??目光沉和凝视着远方 ? ??他只说了一个字 ? ??仁……
论语的思想内容 《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04次,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解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 仁的内容一.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
内涵的核心 .
二.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
切人.
三.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
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
四. 理想境界: 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 .
五.仁和礼 :‘‘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温、良、恭、俭、让
启发式教学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 ?? 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辨,强调辨明“义”与“利”的关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关“义利观”的几段文字:
???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 ?孔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
??? ?孟子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 《孟子?万章上》)
??? ?荀子曰:“义与利也,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
(1)结合选段,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 ??、???????? ??、???????? ???。(3分)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探究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6分)(1)结合选段,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认为的“义”与“利”的关系:义利兼顾(义利并重、义利并举)、(1)义以生利 、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先义后利、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3分)(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探究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6分)
(2)示例:当今社会,儒家“义利观”对我们弘扬社会道义、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经济规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应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图。利润的获得,必须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国家法律法规等“义”的约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郑州双汇猪肉事件等,都是企业见利忘义自毁前程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