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2 16:14:17

文档简介

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
【教学目标】
了解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概述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的努力,认识其历史意义。
认识义和团抗争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理解其局限性。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特点;《辛丑条约》反映的列强侵华需求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辩证分析
【内容主旨】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以西制救旧邦;义和团试图灭洋图存。两者以不同的方式救亡图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庚子一役,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正式上课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这段材料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大家能猜出这段话出自谁之口吗?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物;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
锦衣玉食的慈禧太后怎会有此遭遇?有同学已经找到了原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京师,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仓皇“西狩”,狼狈不堪。
同学们,我们再注意教材本课各个子目的名称:“第一目:戊戌维新运动”;“第二目:义和团运动”;“第三目:八国联军侵华”;“第四目: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发生了什么?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联系慈禧的遭遇,再联系本课的大标题“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显而易见,这两个斗争最终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让我们一同来探寻。
导入二: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次日,慈禧太后也接着去世。晚清这两个重要人物仅隔一日相继离世,在当时即颇为引人关注。同时,光绪帝之死因,成为其后百年间众说纷纭的一大历史悬案。因两人在政治上势不两立,却几乎同时死亡,这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吗?
近年来,学术界采用先进科技手段,通过化验证明,光绪帝虽一直有病在身,但其直接死因却是砒霜中毒而亡,并推测是慈禧下令毒死光绪。光绪与慈禧的恩怨,要从两人离世的前十年,即1898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维新变法说起。戊戌维新变法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尝试,结果如何?在当时还存在其他的救亡行动吗?
二、教学新课
环节一:戊戌维新运动
公车上书
大家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百日维新的相关内容,这场变法发生在1898年,也是整个维新运动的高潮环节,而其序幕的拉开则在三年之前,1895年4月的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入中国,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吴玉章先生曾这样描述此讯给国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同学们,据吴玉章的回忆,你能看出甲午之战给中国带来巨大冲击的原因有哪些吗?(请同学分析)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三是失败得那样惨,国人万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竟如此不堪一击。
这样的“爆炸性新闻”迅速在京师“炸”开了锅。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当时在北京的康有为、梁启超也组织各省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是上书内容广为流传,激起朝野上下、社会激烈的反响。
组织学会
公车上书以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学说的影响力,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组织学会,创办学校,发行报刊等,宣传自己的主张。在此期间,康有为刊行了自己的著作《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尊崇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梁启超奔赴上海,成为《时务报》的主笔之一,在《时务报》上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维新派的另一代表人物严复也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并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译著《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同学分析,教师补充)同学们,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什么主张以救国呢?与洋务派的主张又有何区别呢?维新派、洋务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维新派则主张效仿西方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官制改革以救国。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维新派会效仿实行君主立宪制呢?
“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既学技术,又改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最终成功,日本的榜样被无限放大了。
梁启超的文章吸引了无数读者,《时务报》刊行之初,只刊行了每期四千份,半年七千份,一年一万两千份,最高多达一万七千份,一时之间,举国趋之。维新派组织的强学会,除了梁启超,康有为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外,还包括了像袁世凯这样的新军将领,也包括了张之洞这样的地方督抚,部分高层,要职官员也成为了强学会的会员及赞助者。(创会之初,康梁号召捐款办报,李鸿章捐3000两遭拒,被康梁认为是卖国贼,这反映李鸿章在晚年的思想逐渐变化,向维新派靠拢)
百日维新
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学习,如果要以一个或几个词概括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呈现出的时代特征,你会选取什么词呢?(学生或许回答:变革、救亡、图存……)
维新派的变法救国、教育改良、经济改良等主张折射了对洋务运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反思与求变。虽然求变的内容名目繁多,但是谋求民族自强,挽救民族危机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变”、“救”成为了一时期的诉求。
在求变图存的声浪中,1897年,德国抢占中国山东胶州湾,列强纷纷模仿,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亡国亡种之危迫在眉睫,维新派奔走呼变。在他们的推动之下,1898年6月11日,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百日维新。这一年也是中国戊戌年,故而又称戊戌维新。
百日维新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同学们,结合时代,你如何看待百日维新的种种举措呢?百日维新无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各个领域进行变革。在政治上,清朝只有尚书等大官才能直接向皇帝上奏疏,其他官员只能通过机构转呈。现在广开言路,官绅士民皆可上书言事,颇具民权色彩。精简机构,设立农工商总局种种措施,可见百日维新虽未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改革,但是维新的内容已经逐步触及深层次的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经济上鼓励私人开厂,设立银行等举措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教育上改科举、废八股等举措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各个方面的变革说明维新派试图通过各领域的变法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但是,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下令逮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本有机会出逃,但他认为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者,选择了以身殉道。除了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外,维新运动的其他内容皆被废止。持续一百多天的百日维新以失败而告终。
同学们,诉求时代需求的百日维新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呢?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势力依旧非常强大。再者,维新派把维新的希望寄托在当时尚未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除了慈禧大权独揽、地位牢固的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变法自身是否出现了问题?同时,变法的速度和幅度超过了社会能够承受的范畴,以至于令其丧失重要的社会基础。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再联系康有为等人的变法措施,你认为哪些举措很有可能会导致失败的结局?一是精简机构,大量因此丢了乌纱帽的官员尤其痛恨新政,他们或上书恫吓,或造谣惑众,以至于京师上下谣言四起。二是令旗人自谋生路,更令旗人心生不满;三是废除八股,一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他们做官发财的梦想破碎了,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集在一起,成为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那么,戊戌维新留下了什么呢?
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怎么剿除也剿除不干净的。
环节二:义和团运动
【过渡:上层人士的改良运动失败了,在列强侵华的刺激下,底层民众也掀起了一场救亡运动。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义和团运动。
不同视角影响下的同一历史事件呈现出天差地别的面貌。这是法国某画报刊载的《光绪皇帝接见义和团民众》。
这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油画《义和团廊坊大捷》。
同学们,两幅画中的义和团民众形象上有何差别?
同学分析,老师补充。西方报刊中的义和团是凶残、暴虐的代名词。而当代中国画家笔下的他们则是英勇抗争的英雄。为何形象差别如此之大呢?我们尝试着从他们的活动中寻找答案。
1900年庚子年间,中国民众打起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缘于山东,迅速蔓延至直隶、河南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同学们,请你们结合地图、材料及所学,思考:义和团运动为何起于山东,并迅速蔓延?
义和团运动同样受到瓜分狂潮的直接刺激,西方势力逐步深入到中国农村,给底层民众的生活带去了巨大的冲击。
“来自西方的机制品夺走了小生产者的饭碗;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的饭碗。”庚子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脚店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传入中国,渗透到农村,而底层贫民无法理解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由此生出了种种离奇猜测,引发了系列矛盾。
民间尚有种种谣言,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丸。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一般民众出于最直接的感受,觉得……日子之所以一天比一天艰难,大概是洋人来了之后所造成的,洋人在中国大规模造铁路、开矿山,将中国的龙脉挖断了,地藏的宝气泄露了;洋人在中国城乡遍设教堂,把中国传统神祇、祖先得罪了、侮辱了,这些神祇、祖先也不保佑中国人了。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尤其是德国强占中国山东胶州湾,西方传教士深入到中国农村以后,部分传教士及其庇护之下的教民在农村地区为非作歹,肆意妄为,强占土地等等行为引发了民愤,故而起于山东。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中国百姓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受到列强肆意的压迫,故而各地百姓云集响应,迅速蔓延。面对民族危亡、民族压迫,义和团试图通过灭洋来图存,来抗争,这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色彩。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帖
“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
但是,同学们,义和团采取了怎样的方式来灭洋图存呀?义和团采取了拆铁路、拔线杆、毁坏火轮船以及毁坏一切西洋事物等行动。毁灭所有西洋事物的行动又令灭洋具有了盲目排外的色彩。没有先进阶级引导的义和团试图通过灭洋把中国恢复到过去传统的旧式的小农社会以图存。义和团逢洋人便杀,见教堂便毁,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愤慨。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法国人笔下的义和团会如此暴虐了吧。
环节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列强借口中国内乱危急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略战争。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在廊坊等地受到清军及义和团的反击,退回天津。这也是刚才我们所见的第二幅油画的场景。可是这样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吗?
这是1899年德国记者拍摄的天津义和团民众照片,照片记录了这一群体真实的历史形象。大家对这群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特别像走街串巷卖艺的……)
教师补充:照片中的人年龄不一,表情僵硬,在镜头前“秀”中国传统武艺。这样一群人真的能担当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吗?我们不妨将他们和入侵的八国联军比较一下。
这是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时的场景,各个荷枪实弹,装备精良。义和团很快败下阵来。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继而进军天津。慈禧太后连续召开殿前会议,最终在6月21日向各国正式宣战。(慈禧宣战的原因之一: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了一份(由端郡王载漪伪造的)外国“照会”,其中要求慈禧太后还政于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阅读之后,恼羞成怒,声称:“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之!”)8月中旬,北京失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逃亡途中下令剿灭义和团,与列强联手镇压义和团运动,同时任命李鸿章以及庆亲王奕劻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在故宫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对清政府最大的侮辱。士兵闯入紫禁城抢劫,连宫殿前水缸上的鎏金都要刮下来。
环节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辛丑年,中国被迫与组成联军的八个国家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计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补充: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
同学们,我们来仔细学习一下这份条约的内容,为何它竟逼得李鸿章忿而吐血?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同学们,请你们观察左边的平面图,思考:使馆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们发现,使馆区内部有银行、教堂、医院、饭馆等。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在内居住。同时使馆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合法驻兵权,内部有列兵营。同时四周筑起高墙,墙上驻有炮台和碉堡,是一个武装化的使馆区。这样一个武装化的使馆区,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它靠近皇城紫禁城,起到了震慑、控制清政府的作用。它拥有了司法权、行政权、军权、土地等等,使馆区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以进一步保护使馆区安全为借口,条约规定拆除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海沿线所有的炮台,允许列强在沿线战略要地驻兵。同学们,结合地图,这一条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到大沽面临渤海,背靠铁路,是海上到达天津,通往北京的必经之处。大沽炮台的拆除意味着中国门户大开。在沿线又可以驻兵,与武装化的使馆区遥相呼应。中国的国防武装被解除。
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2亿两,有史以来赔款最多。同时,赔款以中国的海关关税及盐税作为担保,由使馆区内的海关总税务司进行监管、征收,并规定:中国不可以提早还清。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命脉长期操于外人之手,财政备受控制。
另外,惩办义和团的首祸诸臣,禁止义和团泛滥地区华北地区科考五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这一条内容的签订充分暴露了清政府已经屈服于列强,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的内容也旨在打压中国的反抗,从心理和精神上震慑中国人。
《辛丑条约》的签订令中国国防武装被解除,赔款有史以来最多,财政备受控制,心理上被震慑。中国的政权、财权、军权均被控制,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以及瓜分狂潮的出现,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面对民族危亡,维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以西制救旧邦,在思想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义和团试图灭洋图存,展示了中国抗争的精神。两者以不同的方式救亡图存,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庚子一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也随之加深。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结构板书】
课堂反思:(共14张PPT)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上海市市西中学 杨贻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
慈禧与光绪间的“恩怨”
慈禧 光绪
光绪死因之谜?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公车上书”后续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Q: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区别?
Q:为什么维新派效仿实行君主立宪制?
百日维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
时代主题?
“今日臣士愿意变法者,十有六七,拘执不通者,不过十之二三。”
——军机大臣孙家鼐
百日维新措施
戊戌六君子
百日维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
改革为何失败?
“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聩,不肖乃尔!”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二、义和团运动
法国某画报刊载的《光绪皇帝接见义和团民众》
油画《义和团廊坊大捷》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Q:义和团运动为何起于山东,并迅速蔓延?
“来自西方的机制品夺走了小生产者的饭碗;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的饭碗。”庚子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脚店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历史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山东胶州湾
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帖
“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
VS
三、八国联军侵华
1899年德国记者拍摄的天津义和团民众照片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三、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西狩”之遭遇
“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物;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李鸿章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于北京。
听闻此讯的慈禧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李鸿章
(肃毅伯)
条约内容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内 容
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
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惩办“首祸诸臣”,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等。
结构板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