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章末素养提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章末素养提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2 13: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观念 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T(T=t+273.15 K)、压强p、体积V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pV=C
一、素养知识再现
物理观念 固体 的分类 (1)晶体
①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②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2)非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液体 (1)液体的性质: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
(2)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某些晶体的各向异性
科学思维 能用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会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气体等温变化规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素养能力训练
1.(多选)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慢慢向小茶杯中注水,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流下来,此现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B.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C.某种液体与固体接触,当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时,该液体浸润固体
D.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外界条件的变动不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变化


慢慢向小茶杯中注水,即使水面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流下来,此现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A正确;
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但有确定的熔点,B错误;
某种液体和固体接触时,由浸润的特点可知,C正确;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物理性质并不稳定,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的微小变动就能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D错误。
2.(2021·全国甲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不同过程,分别由体积-温度(V-t)图上的两条直线Ⅰ和Ⅱ表示,V1和V2分别为两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t0是它们的延长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t0=-273.15 ℃;a为直线Ⅰ上的一点。由图可知,气体在状态a和b的压强之比
=_____;气体在状态b和c的压强之比 =________.
1
t=0 ℃时,当气体体积为V1时,设其压强为
p1,当气体体积为V2时,设其压强为p2,根据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
由于直线Ⅰ和Ⅱ各为两条等压线,则有p1=pb,p2=pc
3.(课本第42页第5题)有一教室,上午8时温度为17 ℃,下午2时的温度为27 ℃,假定大气压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8时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的比值为多大?
答案 见解析
以上午8时教室内空气为研究对象,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哈勃瓶是一个底部开有圆孔、瓶颈很短、导热性能良好的大烧瓶,它底部开有一个横截面积为S=2 cm2的圆孔,可用轻质橡皮塞塞住。已知橡皮塞与烧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60 N。在一次实验中,体积为V=1 L的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内由气球和轻质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实验开始前气球中的少量气体和气球膜厚度。用打气筒向气
球中缓慢打气,每打一次都把体积为V0=0.4 L、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气体打进气球内,气球缓慢膨胀过程中球内外气体压强近似相等,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已知实验室环境温度恒定,压强为标准大气压p0=1.0×105 Pa,求:
(1)橡皮塞被弹出时瓶内气体的压强p;
答案 4×105 Pa 
橡皮塞恰好被弹出时,由平衡条件得pS=p0S+Ffm
解得p=4×105 Pa。
(2)第几次向气球内打气时,橡皮塞被弹出。
答案 第8次
设打入n次气体后橡皮塞被弹出,对球内气体有p0·nV0=pV1
气球和瓶之间的气体有p0V=p(V-V1)
解得n=7.5
所以第8次打气时橡皮塞被弹出。
5.(课本第43页第1题)有人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量气体,与A相连的B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玻璃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
(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标注(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当温度t1为27 ℃时,管内水银面高度为16 cm,此高度即为27 ℃的刻度线。问t为-3 ℃的刻度线在x为多少厘米处?
答案 见解析
因为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所以认为气体发生等容变化。
由平衡条件得:p0S=pS+pxS
整理得p=p0-phx
对泡内气体有:初状态:p1=(76-16) cmHg=60 cmHg
T1=(27+273) K=300 K
末状态:T2=(-3+273) K=270 K
得p2=54 cmHg
而p2=p0-px′
所以x′=22 cm,
即刻度线在22 cm处。
(2)如果对以上B管标注27 ℃刻度线时,环境真实压强比标准大气压小(例如在高山上实验),但实验者当成了标准大气压来设计。若此温度计显示为“-3 ℃”,则显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还是低?为什么?(认为环境大气压没有随温度变化)。
答案 见解析
显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
显示为-3 ℃时压强
p3=54 cmHg,T3=270 K
设实际压强为p′,实际温度为T4
因为p′<p3
所以T4<T3
即显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