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10天夺分秘籍(考前预测)
夺分秘籍04:
小专题大素养
考前10天夺分秘籍
考前十天也是提升分数的黄金期。“快中考了,要怎么安排学习内容啊?”考前最后10天,大家很想抓住这最后的时光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这个时候,我们总说要回归课本,但“回归课本”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要怎么“回归课本”?
在这几天里,模块记忆法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对每个模块再以中考考点为切入口对知识进行小专题整合,利于学生模块化记忆,助力学生夺取高分!
助力中考最后冲刺,夺取高分!
世界近代史
小专题
世界历史上的文学作品
近代英国崛起的因素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人物
人类动力系统的演进
近代西方优势地位的确立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世界民族独立运动
推动俄国社会性质转变的事件
奴隶制的存与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
大素养
近代欧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
世界历史上的文学作品
概况
名称
作者
小专题一
1.(2022·海南海口·模拟预测)分类梳理是历史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作品类别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是
A.《英雄交响曲》 B.《义勇军进行曲》 C.《神曲》D.《马赛曲》
C
2.(2022·河南·淅川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模)他以杰出的文学成就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关爱,赢得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爱戴。他曾称自己是俄国一亿农民的辩护人,所以跟他熟悉的农民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有智慧的庄稼人,尽管也是一位老爷。”材料中“他”的代表作是( )
A.《神曲》 B.《高老头》 C.《哈姆雷特》 D.《安娜·卡列尼娜》
D
考题预测
近代英国崛起的因素
影响
因素
时间
小专题二
1.(2022·福建·模拟预测)“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君主立宪制
B.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C.确立君主立宪制、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D.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D
2.(2022·安徽·东至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一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16-1838年报纸的销量增长了33%,1856-1882年的增长率高达600%。商业性的职业体育比赛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消遣活动。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了休闲方式商业化 B.降低了人们生活消费水平
C.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发展 D.提高了英国国民的识字率
A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2022·广东湛江·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三 “英国殖民者来到北美大陆后,陆续占领了13块殖民地,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3块殖民地终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写出欧洲近代以来影响“人心改变”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发生于18世纪中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中心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3)材料三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指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转折点是?具有什么性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历史上的大国崛起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
(2)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世界上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社会的国家。
(3)独立战争;萨拉托加大捷;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
(4)注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思想创新等,(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人物
图片
人物
功绩
小专题三
1.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林肯 B.杰斐逊 C.华盛顿 D.罗斯福
A
2.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A
考题预测
人类动力系统的演进
形式
能源
时期
小专题四
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动力系统的演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唯物史观
素养提升:
1.(2022·江苏盐城·一模)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工厂制度出现 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B
2.(2022·广西·模拟预测)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②珍妮机的发明
③飞机的问世 ④瓦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C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材料三:2022年1月4日晚8时许,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巨型“雪花”主火炬台、超过1万平方米的光影地屏、60米高的冰瀑屏、三维运动追踪技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北京为世界奉上了一场融合科技感、体验感、唯美感的视听盛宴。这场美轮美奂开幕式的完美呈现,离不开LED屏幕、超高清视频、三维仿真技术等科技创新的“鼎力相助”。
(3)“硬科技”加持,冬奥开幕式异彩纷呈。在过去的两次工业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极大提高生产力的是哪一机器的广泛使用?举一例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3)蒸汽机;汽车、飞机等。
(4)善于与学习,有扎实的基础;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等。(言之有理即可)
近代西方优势地位的确立
变化
原因
影响
小专题五
1.(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当今世界,在许多方面,美国的相对力量加速下降。就经济能力而言,其地位相对于日本、中国进一步动摇。在军事领域,美国与许多日益壮大的地区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的天平由中心向外围倾斜。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C.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瓦解 D.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
B
2.(2022·广东广州·一模)当前,世界在新冠疫情的狂风暴雨中蹒跚前行,但地区冲突问题却并未因疫情而淡化,2022年2月,“俄乌冲突”再度激化为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正在面临新一轮世界大战的严重威胁
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
D.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唯一原因
C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材料三 : 1991年8月24日,苏联解体,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 。乌克兰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身处黑海地理要塞,是粮食出口大国和欧洲能源通道;乌克兰身处北约东扩的要塞,控制乌克兰有利于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打压俄罗斯,美国可以实现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乌克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重要的“欧洲粮仓”,使它成为周边列强争夺瓜分的对象。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乌克兰积极谋求加入北约。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正式打响。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三概括乌克兰危机的原因。(不少于三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乌克兰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俄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至少写出3条措施)
(2)乌克兰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粮食出口大国和欧洲能源通道;乌克兰身处北约东扩的要塞;乌克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使它成为周边列强争夺瓜分的对象;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乌克兰积极谋求加入北约。
教训: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克服民族撕裂。(任意两点)
(3)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遏制军国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形式
能源
时期
小专题六
1.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C
2.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4分)
答: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茵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需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
世界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人物
影响
小专题七
1.二战结束后到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是( )
A.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
B.联合国主导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第三世界兴起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D.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增强与经济发展
D
2.1956年10月,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11月,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向与会各国强调埃及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正在受到武装的强邻和强大国家们的霸占,。同月,联合国紧急会议以59:5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亚非19国的提案,要求立即停火,英法被迫接受。这表明( )
A.不结盟运动取得了较大成果B.美苏两国冷战对抗态势加剧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D.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D
考题预测
推动俄国社会性质转变的事件
性质
变化
表现
小专题八
社会制度的调整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因时而变,与时俱进;通过革命或改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唯物史观
素养提升:
奴隶制的存与废
影响
原因
影响
小专题九
表现
表现
原因
1.(2022·云南昆明·一模)在俄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他颁布了( )
A.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D.《和平法令》
A
2.(2022·江苏淮安·二模)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A.领导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B.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D.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C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2022·广东深圳·三模)19世纪60年代初,俄、美两国分别颁布了“废奴”法令,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识读下表内容,回答并论述问题。
(1)俄、美两国的奴隶制分别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导致俄、美两国废除奴隶制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请从以上表格内容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价值观正确。
史料实证
【答案】(1)俄国:地主阶级。美国:种植园奴隶主。原因: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爆发。
(2)(此为开放性问题,答案多元不唯一,仅供参考)
论题一:19世纪60年代初俄、美两国的废奴行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述: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此次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的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从而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维护国家的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结论:综上所述,俄、美两国的废奴行动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成功的改革才能使国家和民族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论题二: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
论题三:在世界近代史上,奴隶制是落后的制度,必须改革。
论题四: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领导的改革和革命行动,推动了历史前进。
西方殖民侵略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
时期
小专题十
方式
史实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促进全球化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造成长期的落后局面→唯物史观
素养提升: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史实
小专题十一
方式
联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往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展;两者的不断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唯物史观
素养提升:
1.(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材料说明了城市化( )
A.促进了城市人口增加 B.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C.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
2.(2022·河南周口·一模)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工厂劳动:同时,经济收入带动了女性消费习惯的变化,她们也开始关心杂志、戏剧及绘画,这些新变化让女性重新定位并认识自我。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女性意识觉醒 B.改变职工性别比例
C.带动艺术产品消费 D.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A
考题预测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在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移民逐渐增多。19世纪30年代曼彻斯特1/5的人口是爱尔兰人。1860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集中在大城市。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1)归纳材料一关于英国城市化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拉大了新旧城区的差距;城市化影响人口迁移,城市人口增加且素质提升。
近代欧洲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
小专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