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按课标十大一级主题)主题一:科学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按课标十大一级主题)主题一:科学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08 15: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按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主题一:科学探究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3页,为选择题,8分;第Ⅱ卷12页,为非选择题,112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8分)
1.(2014孝感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
A.鼠妇躲避天敌 B.鼠妇喜欢潮湿
C.鼠妇厌恶取食 D.鼠妇怕见强光
2.(2014益阳8)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种子
种子质量(克)
水量(毫升)
燃烧前水温(℃)
燃烧后水温(℃)
测定出的热量(焦)
花生仁
a1
30
b1
c1
q1
核桃仁
a2
30
b2
c2
q2
  A. a1等于a2 B.c1大于c2 C.b1等于b2 D.q1小于q2
3.(2014十堰2)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
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的
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下面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
B. 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对照
C. 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蛋白质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4.(2014益阳15)下列实验中的方法步骤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实验名称
方法步骤
实验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将叶片染色
B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滴加2滴碘液,摇匀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C
观察蚯蚓
经常用湿棉球擦蚯蚓,保持体表湿润
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D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5.(2014衡阳10)为探究温度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种了品种和数量相同的绿豆,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www-2-1-cnjy-com
花盆
阳光
温度


向阳处
30℃
充足


20℃

  A. 向阳处、不充足
B. 暗室、不充足
C. 向阳处、充足
D. 暗室、不充足
6.(2014衡阳20)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 红色的 B. 绿色的 C. 蓝色的 D. 黄色的
7.(2014德阳3)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的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
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
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
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
8.(2014苏州8)洋洋同学想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她做了两个生态瓶,其中一个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右图所示。那么,下述各项中,作为她探究实验的第二个生态瓶应该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2分)
9.(2014岳阳30)(5分)如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据表回答:
烧杯编号
种子数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
A
50粒
适量的水、25℃
B
50粒
①、25℃
C
50粒
适量的水、4℃
(1)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作对照的两组烧杯是   (填烧杯的编号)。若每组种子数量都是1粒,你认为是否科学?   (选填科学或不科学)。2·1·c·n·j·y
(2)若A与B对照,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①处应填的条件是   (选填干燥或适量的水)
(3)预期种子能正常萌发的是   烧杯.若此实验选择的是水稻种子,则其萌发所需营养来自种子的   
10.(2014益阳26)(6分)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步骤C设计的是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能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蝌蚪长出四肢A缸 (早或迟)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A缸比B缸 (长或短).
(5)根据预测可得出结论:甲状脉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11.(2014益阳28)(7分)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
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 袋壁内水珠最多; 袋壁内水珠较少; 袋壁内水珠最少.
(4)实验(二)结论: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
12.(2014益阳29)(5分)一对夫妇均是双眼皮,却生了个单细皮的女孩.他们感到颖惑!莫非在医院抱错了?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帮助这对夫妇解开心中的谜团吗?21cnjy.com
(1)从遗传学的角度看,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 ,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亲代的基因通过 传递给后代.
(2)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分别抽取女儿和其父母的血液各1毫升,放入试管并编号;②用相关的仪器提取3个人的DNA,进行位点比对
(3)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比对,女儿的DNA与父母的DNA各有 相同;其原因是
(4)结论:根据DNA的比对结果,从而确定女儿与其父母的关系.
(5)如果用B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且B对b为显性.则该家庭中父亲、母亲和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
13.(2014益阳32)(6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14.(2014湘潭33)(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不足之处是 。
(2)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www.21-cn-jy.com
(3)农业生产上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因为饱满大豆种子的 内贮存着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大豆种子正常萌发、幼苗健壮。
(4)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15.(2014湘潭37)(5分)以下是科学家测试人体不同器官在休息及运动时每分钟流过的血液量:①休息时,腹部器官每分钟大约收到1400毫升血;锻炼时它们每分钟收到600毫升血。②休息时,骨骼肌每分钟大约收到1200毫升血;锻炼时,这些肌肉每分钟收到12500毫升血。③休息时,肾脏每分钟大约收到1100毫升血;锻炼时,每分钟收到600毫升血。阅读此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21*cnjy*com
(1)请制作一份统计表来整理记录这些数据。(2分)
(2)人体在不同状态下流过器官血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这是人体适应不同状态的表现,也是为了保证处于应激状态下器官内的细胞对
和营养物质的需要。 据测算,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一个红细胞随血液流经全身大约三十分钟,期间,这个红细胞至少 次通过心脏。
(3)如果长期饭后立即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16.(2014湘潭40)(5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
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作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
是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
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
是 。(2分)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
17.(2014邵阳30)(5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
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
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实验尽管用了三支试管,但必须每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进行

(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 作用
(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
(4)10分钟后,滴加碘液,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18.(2014邵阳31)(5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梨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2)作出假设: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3)制定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梨子,分别标出A和B;再用小刀将B梨子果皮戳破;将2个梨子都放在25℃的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
(4)实验方案: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5)预期结果: 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 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6)得出结论:
(7)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缺陷吗?
改进的方法是:

19.(2014邵阳32)(5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入如表
 装置
 种子数
 空气
 水
 温度
 实验结果
 A
50
 充足
 清水
 2℃
0粒萌发
 B
50
 充足
清水
 20℃
45粒萌发
C
50
充足
清水+食醋
(模拟酸雨)
20℃
5粒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和 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
(2)B装置中种子的萌发率为
(3)A装置与B装置作为一组进行分析,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C装置与B装置作为一组进行分析,说明
20.(2014娄底34)(5分)同学小王参加了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做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21·cn·jy·com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取培养皿两个,分为甲、乙两个组,在两个培养皿内各铺一层吸水纸。
②将饱满的大豆种子40粒(种子都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平均放在两个培养皿内。
③甲培养皿放在适温下,不加水;乙培养皿放在适温下,加适量水。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甲、乙两组中,对照组是
④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有关变化情况。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21.(2014衡阳35)(7分)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的探究活动过程中:A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B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C将2支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D待冷却后加入2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 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 ,原因是
;2号试管呈 ,原因

(3)上述实验B中,若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只向2 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相同,可是这样做不符合科学探究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原因是
22.(2014鄂州46) (4分)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21教育网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小白鼠
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乙组小白鼠
不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患结核病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
(4)该实验说明 。
23.(2014黄冈50) (5分)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2-1-c-n-j-y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 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 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24.(2014黄石55)(3分)根据右边花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编号 所指的这些部分组成的结构,
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2)种子是由子房内的 发育而成的。
(3)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
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列的
实验方案:


种子数量
环境条件
光照
空气
水分
温度

50粒

充足
适量
适宜

50粒

充足
适量
适宜
该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是 。
25.(2014随州42)(9分)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本实验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3)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式②中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 和 的影响。
(6)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 等(请答出两条)措施可以提高产量。21·世纪*教育网
26.(2014绵阳41)(8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21*cnjy*com
(2)请写出兔、草、狐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________(填两项)等等。
(4)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有同学想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
方法步骤:
Ⅰ制作右图所示装置;
Ⅱ将20条蚯蚓放到隔离带上,然后盖上
鞋盒;
Ⅲ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
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
Ⅳ重复步骤Ⅱ和步骤Ⅲ几次;
Ⅴ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出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
___________ _。
实验结果与结论:
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明显少于、基本等于或明显多于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________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则假设成立。【出处:21教育名师】
实验分析:
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版权所有:21教育】
27.(2014达州52)(5分)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经常做一些生
物小实验,这次对大竹特产黑花生做了如下实验。
I.实验过程
①取三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相同适量的水。
②取30粒黑花生种子,随机分成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湿餐巾纸上。
③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做处理(如图甲所示)。
④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
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的环境
中放置一段时间。
II.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A、B两杯子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问题。
(1)如果把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
(3)打开A杯封口,萌发后的黑花生种子继续发育形成幼苗(如图乙)。其中③是由种子的___________发育成的。
(4)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黑花生种子是由黑花生的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28.(2014呼和浩特15)(7分)某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沐)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步骤一:10 :00 时安装好实验装置, 并将装置置于光下;
步骤二:15:00。时将叶片A 、B 同时摘下,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B 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变蓝,非绿色部分无变化。
(1)从实验装置看,该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 、 。
(2)请分析:A 叶片非绿色部分无变化的原因是 ,B 叶片绿色部分变蓝的原因是
(3)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改进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斑叶植物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A
C
D
C
B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