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时政热点一遍过 课件--2023年中考考前规划与指导系列专辑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9: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时政热点一遍过 课件--2023年中考考前规划与指导系列专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2 17: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3年中考考前规划与指导系列专辑--时政热点
专题09:
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时政热点一遍过
目 录
CONTENTS
核心素养.03
考点链接.02
热点解读.01
中考预测.04
热点解读
01
链接考点
明确热点
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热点
解读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相关各方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建设成就。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沿线国家人民带来福祉,也推动世界向着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进。
2023春晚链接:中西合璧《一带繁花一路歌》
以花为名,飞花为令,唱响各国经典歌曲,以开放姿态展现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喜悦与欢欣。
2014.12.29 丝路基金正式启动运作;
2015.12.25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6.9.19 联合国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组织;
2016.11.7 “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
2017.1.8 习近平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5.14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
2018.6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建立;
2019.4.25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
2020.3.2 “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倡议支持抗疫。
2021.5.14“-带- -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2.6中国与阿根廷政府日前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建设大事记
考点链接
02
细化考点
链接史实
考点链接1-一带一路概念
比较归纳
名词概念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考点链接2-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比较归纳
张骞通西域 范围 背景 皇帝 概况 目的
时间
影响
目的
时间
影响
意义 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受匈奴控制和奴役,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公元前119年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为设立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汉武帝
考点链接3-“丝绸之路”
比较归纳
形成
陆上丝绸之路 路线
物品交流
地位
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对西域的管理 时间
机构 意义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中原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西域-中原: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和歌舞等。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
*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考点链接4-丝绸之路发展
比较归纳
1
张骞出使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汉朝
3
宋朝设市舶司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
宋元
5
一带一路
现代
4
郑和下西洋
海禁;闭关锁国
明清
2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遣唐使来华
唐朝
影响
事件
特点
时期
陆路为主
海陆为辅
海陆并举
全面繁荣
海陆为主
海陆衰落
共商
共建
共享
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海外贸易发达,四大文明的外传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发展
考点链接5-探寻新航路
比较归纳
原因 根本 动力 直接 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时间 最早开辟的国家
人物成就 影响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望开拓市场。
《马可·波罗行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黄金)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导致贸易受阻。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针的传入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15世纪末开始
葡萄牙和西班牙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开辟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考点链接6-世界市场的形成
比较归纳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亚非拉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殖民掠夺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考点链接7-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
比较归纳
事件
时间
殖民扩张和掠夺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科技输出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进程
15、16世纪
17—18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早期的殖民掠夺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殖民扩张和掠夺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90年代后
经济全球化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考点链接8-“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
比较归纳
比较项 “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
背景
目的
范围
参与 方式 和地位
经济 效益
主要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
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超越意识形态)
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谋求互利共赢
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
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扶持资本主义,压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被实际排除在外
援助国美国处于主导地位,受援国处于被动和附属地位,美国还附加了很多不平等条件,事实上造成了美国控制西欧和西欧依附美国的局面
主要输出消费品,对美国的经济拉动效应更大
考点链接9-传承古“丝路精神”
比较归纳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再出发,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但在“一带一路”的道路上,由于各国国情相异、文化多样、基础不同,仅靠中国一己之力难以支撑起整个沿线的崛起,只有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吸引各国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体现
“丝路精神”,再现“丝路繁荣”。
核心素养
03
能力提升
紧扣课标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图二所示道路向西最远到哪儿?该路线在自然地理环境上与图一中的道路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汉朝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1、①长安②张骞③欧洲
2、①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②图二是海上丝绸之路,图一属于陆上丝绸之路;
③海陆并举,对外交往主动,交往范围广,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双向交流。
图一所示路线的起点A在哪座城市?这条道路是谁率使团开通的?古代中国沿这条道路最远可以到达E所在的哪个大洲?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讲话
从材料看,丝绸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①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②今天的一带一路也会促进各国互学互鉴,带动沿线地区的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指出与材料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殖民掠夺。
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材料: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
1.拉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
2.为国际合作提供精彩范例,推动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3.加强中外交流,促进自身发展;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意义
中考预测
04
实战演练
预测中考
中考预测
1.2020年以来,面对日渐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的冲击,中国同有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此期间,“一带一路”仍不断取得新进展。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A
2.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等耳熟能详的词语,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这彰显了( )
A.中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 B.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
C.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 D.中国方案获得国际认可
D
中考预测
3.瑞士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大使狄迪尔查博维曾说过,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开放胸襟拥抱世界,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增加全球民众福祉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中国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D
4.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我国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如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 B.开放 C.协调 D.创新
B
中考预测
5.2023年2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举行会谈,双方表示继续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6.英语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词汇,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带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边自由贸易体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应链)等一些词汇。材料中这些新词汇反映出( )
A.英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 B.世界文化观念渐趋统一
C.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
WORK SUMMARY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