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谏逐客书 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谏逐客书 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1: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作为一篇不足千字(800多)的短文,流传2000余年,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说理文字。
解题
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
谏:
驱逐
逐: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客:
上书,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书:
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谏逐客书》
宛邑(yuān) 蹇叔(jiǎn) 邳豹(pī)
鄢(yān ) 郢都(yǐng) 成皋(gāo)
功施到今(yì ) 穰侯(ráng) 太阿( ē)
灵鼍(tuó) 駃騠(jué tí) 外厩(jiù)
傅玑之珥(er) 搏髀(b ì ) 黔首(qián)
赍盗(jī) 雠仇(chóu)
yuān
jiǎn

yān
yǐng
gāo

ráng
ē
jiù
jué tí
tuó

qián
ěr

chóu
整体感知——正音
用思维导图梳理本文的论证脉络:
《谏逐客书》
开头句:
开门见山
观点鲜明:直接指出逐客令错误。
第一段:
客卿之功
总结历史上四个君王时期,众多客卿的丰功伟绩。
第二段:
重物轻人
秦王所重声色珠宝,都是外来之物,却不喜欢外来之人,不问是非,直接逐客。
第三段:
利他害己
王者不却众庶,先贤五帝三王,无敌的原因是爱民,逐客对他国有利。
第四段:
总结全文
逐客关系秦国的安危。
整体感知——行文思路
谏书观点——逐客为过

史实论证——客卿有功

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对比分析——逐客利害

总结归纳——逐客亡国

拓展补充《旧唐书》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察言观色,看准时机提意见;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委婉巧妙讲策略:
直接谏言: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史记·李斯列传》
历史背景
正值用人之际,为何秦下令逐客?
韩国国君为抵抗秦国侵扰,在秦国遭受大旱之际派水工郑国入秦,建议秦国修建一条长300余里的灌溉渠(即后人所称之“郑国渠"),以抗旱名义,让秦国投入巨额财力和人力修建浩大的水利工程,以达到拖延秦国崛起的目的。据当代学者估算,修建约十年后,郑国的身份及韩国国君的“疲秦”之计才曝光。
历史背景
李斯为何一定要留在秦国?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jié,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tuō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史记·李斯列传》
厕鼠与粮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作者简介
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
作者简介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1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2
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3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
4
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
作者简介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鲁迅
李斯: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作者简介
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将其设计害死。
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李斯:一只利欲熏心的硕鼠
牵犬东门(牵黄犬):比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作者简介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被腰斩前对儿子说的话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思忖)亦在逐中。斯乃上谏书曰:《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史记·李斯列传》
作者简介
李斯的处境和上书的目的
处境:
郑国间谍一事属实,自己亦遭到了怀疑;(开口辩驳困难)
外有宗室大臣攻讦、内有秦王逐客铁令。(容易招致危险)
目的:
让秦王收回成命;
有尊严地获得秦王重用。
假如你是李斯,有何对策?
常规对策:就事论事。
我不想走,我想留。表明自己非郑国之流的客卿,大谈自己的忠心与贡献。
可能弊病:
恰恰证明客卿中的确有间谍,逐客以绝后患合理;
求情、辩解之词极易狼狈、无力,可能加重秦王反感。
假设你是李斯,有什么可行的上书对策
细读文本——第一段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结构作用:
直入主题,提出论点(逐客的决策是错误的)。
策略:
1.说“吏议”而非“君令”,避开与秦王的直接冲突,为其改令留下余地。
2.直接表明态度,不谈具体背景,以避免陷入被动,同时引起秦王的思索。
1.举例论证,从正面举秦历史上四位国君纳客的典型事例,论述了客卿在秦强国之路上的巨大功绩,从而驳斥了逐客的谬误。
2.假设论证,从反面假设采取却客、疏士态度,则秦不有今天的地位,与秦历史上纳客而强国的史实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客的重要性,从而驳斥了逐客的谬误。
(顺势肯定,借势反问,逆势假设。恳切中隐含愤懑,含蓄但有力地让秦王意识到客卿非但无害且有功于秦,反思逐客的谬误。)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细读文本——第一段
所选角度:
从客卿对秦成就霸业的巨大功绩角度,来论证逐客的谬误。
基本思路:
开篇立论——援古证今——正反对比
(论点) (举例) (假设)
细读文本——第一段
第一段小结:
细读文本——第二段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1.举例论证,指出秦王喜爱的珍宝皆出自他国的事实,将话题转向秦王对他国人和物的态度上,为下文论证做铺垫。
细读文本——第二段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2.假设论证,假设秦王持不用异国之物的态度,会推出在珍玩、美色、音乐等方面的现有之物都无法得到,从而指出一概排斥他国事物的荒谬,并归纳出秦王取物时“快意适观”的标准。
3.比喻论证,以音乐为喻,点出了秦王选物的标准,引出下文对取人的论辩。
细读文本——第二段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对比论证,将秦王“快意适观”的取物标准和“非秦者去”取人标准进行对比,突出秦王重物不重人的矛盾,让秦王进一步认识到逐客政策的谬误。
辩士通过比较两种相似的事物,主张因为两事物相似,因此在其中之一成立的现象,在另一事物身上也应该成立的推理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又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所以,实质上是一些特殊的论据。
细读文本——第二段
所选角度:
从秦王的取客标准的角度,来论证逐客的谬误。
基本思路:
另开话题——逻辑归谬——突出矛盾
(举例) (假设) (对比) 类比
第二段小结:
细读文本——第三段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1.道理论证,用三个常识直接说理,点出统治者广纳贤士的重要性。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比喻(类比)论证,举太山、河海不拒土壤、细流的事实,论证了王想成就霸业必须“不却众庶”,即纳客。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3.举例论证,举五帝三王“不却众庶”从而无敌天下的史实,有力地论证纳客的正确性。
细读文本——第三段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比喻论证,把秦王逐客行为比作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生动有力地论证了逐客政策助敌损己的危害。
5.对比论证,将秦王逐客而害国与上文五帝三皇纳客而无敌的史实做对比,突出了逐客的危害,从而驳斥了逐客令的谬误。
所选角度:
从秦王逐客危害的角度,来论证逐客的谬误。
基本思路:
明确标准——物人比较——古今比较——敌我比较
(道理) (类比) (对比) (比喻)
细读文本——第三段
第三段小结
关照第3段
“逐客”对秦的危害。
照应第2段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错误态度。
呼应第1段
“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的不当做法。
细读文本——第四段
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
细读文本——第二段
逐客
过矣


先君之得
陛下之失
秦穆公——用五子之策——称霸西戎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
秦惠王——用张仪之计——西面事秦
秦昭王——用范睢之力——秦成帝业
(若不纳客不用士——国不富利强大)
皆以客功
秦国客卿——逐之——不利于秦
异国之物——取之——重物轻人
危害统一
暗示
“逐客”
之过
直击
“逐客”
之过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
细读文本——总结全文
逐客
过矣


先君之得
陛下之失
秦穆公——用五子之策——称霸西戎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
秦惠王——用张仪之计——西面事秦
秦昭王——用范睢之力——秦成帝业
(若不纳客不用士——国不富利强大)
皆以客功
秦国客卿——逐之——不利于秦
异国之物——取之——重物轻人
危害统一
暗示“逐客”之过
直击“逐客”之过
秦不产士,士忠于秦
秦不产物,可宝者多
对比论证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海纳百川——天下无敌
(弃黔首却宾客——藉寇兵赍盗粮)
逐客
资敌
亡国之危
驳斥“逐客”之策
阐明“逐客”之害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层层深入
正反论证
前后呼应
巧设排比
善用比喻
文采斐然
劝谏艺术
全篇七八百余言,李斯不仅只字不提个人荣辱进退,避免了身份的敏感性;而是把自己切身利益融入到秦国的统一大业之中,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陈述,使秦王易于产生共鸣。始终站在是否有利于一统天下的高度上发议论,把每个层次的落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利害关系上,“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则可能亡国。”这就抓住了秦王的心,击中了要害。
1、设身处地,抓住“秦王之所大欲”
“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劝谏艺术
文章的第一段是回顾历史,也就是道古;第二段是剖析眼前,也就是论今。第三段是展望将来,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道古”是借鉴历史,“论今”是解释是非,“展望”是家国命运。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
所选事实是被说服者最接近、最熟悉的。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为什么只选了这四位呢?因为这四个君王在重用客卿、在功业方面是最突出的。在物与人的对比中,也选用的是秦王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事例的典型性、重要性,大大强化了说理的根据和份量。
2、道古论今,选例典型
劝谏艺术
正面论说,主要是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论,主要是突出逐客之害。纳客与逐客,利害两相对照,是非就更明显,利害就更清楚。第四段先正面论证“昔五帝三王”“不却众庶”,结果无敌天下,从正面啟发,这是动之以利。接着论说“今秦王逐客”,实际上是“借寇兵而赍盗粮”,从反面启发,晓之以害。
3、正反论证,利害并举,对比强烈;
劝谏艺术
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谏逐客书》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铺陈手法的运用和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使用。如第二、三段都铺陈、排比了大量事实,读之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这不仅使文章论据充实,而且使人感到理直气壮,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4、结构严谨,语言恣肆。
现实意义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经济和科技关键靠人才。《谏逐客书》在人才观方面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1.确立人才资源意识。人才也是一种资源,并且是第一资源,要广纳贤才。
2.要克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是最重要的无形资本,把发现、培养、吸引、稳定人才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理念。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通假字
①“从”通“纵”,合纵 。
②“内”通“纳”,接纳 。
③“说”通“悦”,喜欢。
④“采”通“彩”,彩饰。
⑤“傅”通“附”,附着,镶嵌。
①遂散六国之从
②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③而陛下说之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
⑤傅玑之珥
知识梳理——词类活用
西取由余于戎
北收上郡
遂散六国之从
强公室
蚕食诸侯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
服太阿之剑
树灵鼍之鼓
娱心意
说耳目
却宾客以业诸侯
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名词作状语,向北。
使动用法,使……散,拆散,瓦解。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强。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使动用法,使……退却。
名词作动词,佩带。
名词作动词,陈设。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爽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兴。
名词作动词,从事、侍奉。
知识梳理——一词多义
所以:
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以:
①民以殷盛
②皆以客之功
③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①介词,凭;
②介词,依靠;
③连词,表目的,来。
①用来;
②用来……的办法;
③ ……的原因。
知识梳理——一词多义
而:
①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③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获楚、魏之师
使之西面事秦
由此观之
而陛下说之,何也
①连词,表并列;
②连词,表转折,但是;
③连词,表并列 。
结构助词,的
代词,它们(六国)
助词,协调音节
代词,它们
知识梳理——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此所谓“借寇兵而资盗粮”者也。
定语后置句
并国二十。
举地千里
“非……也”表否定判断
“也”表判断
“者也”表判断
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
攻取了上千里土地。
知识梳理——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被动句
江南金锡不为用。
为客者逐。
“于戎”是“取”的状语
“于诸侯”是“树”的状语
江南的金锡不会被陛下所用。
凡是客卿都要被驱逐。
知识梳理——文化常识
六国之从:
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随、和之宝:
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美玉。
五帝三王:
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黔首:
指平民、老百姓。黔,指黑色。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衔接高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认为孝公采用商鞅之法,在国内起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良好效果。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民无异国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击瓮叩缶
弹筝搏髀
地无四方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衔接高考
衔接高考
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往往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泛称“戎”,如文中“西取由余于戎”。
B.《谏逐客书》的“书”是书信的意思,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逐条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D.“五帝三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被称为“五帝”,而“三王”则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B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言兵事疏——晁错
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驱略畜产;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今兹陇西之吏,赖社稷之神灵,奉陛下之明诏,和辑士卒,砥砺其节,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大有利。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3)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十击一之术也。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3)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1)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裁择。 (有删改)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B.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C.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D.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C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时使用的文书。
B.“胡”是古代对北方和东方各族的泛称,始于战国后期,称匈奴族为胡或北胡。
C.“什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也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
D.“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先呼台下侍者而告。
B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首先回顾了汉兴以来与匈奴作战胜败得失的情况,援引古代兵法“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的说法,突出良将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论述了吕后时“民气破伤,亡有胜意”,到文帝时“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大有利”的形势转变。
C.作者根据“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的理论,分析了敌我的优劣条件,否定了“以众攻寡”,提出了对匈奴作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
D.作者对于汉兴以来抗击匈奴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前代处理匈奴问题的得失成败也了然于胸,这使得他的论点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C
衔接高考—文言文阅读
道路崎岖不平,能一边奔驰一边射箭(的能力),中国的骑兵不及他们;经风雨而不疲劳,经饥渴而不受困(的能力),中国的士卒不及他们。
尽管这样,兵器(终究)是不祥之物;战争(终究)是危险的事情。(战争)将大国变成小国,将强国变成弱国,(有时)只在俯仰之间罢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2)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