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1: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DaSiMaJianYiShu
司马光
王安石






体会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把握回信的结构脉络,认识书信中的论辩结构,学习驳论文写作手法。
欣赏其简洁严谨,理足气盛,寓刚于柔的论辩艺术。
导入
改革名臣王安石据理辩争、剖白心迹书信《答司马谏议书》
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变法改革,以期有补于世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主要事迹
作者简介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主要作品
散文 《伤仲永》
《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
诗歌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王文公文集》
司马光
王安石
“政敌”与“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两人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最终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写作背景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
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罢黜新法
写作背景
农民起义
东北契丹族
西北党项族
北宋
三冗:冗员、冗兵、冗费
内忧
外患

王安石-变法
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挽救宋朝政治危机
王安石-变法
冗员-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冗兵-强兵之法
保甲法
裁兵法
将兵法
保马法
军器监法
冗费-富国之法
青苗法
免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王安石反驳
答司马谏议书
解 题
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即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
谏议
文体名,书信。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


即“答复、回复”之意。
“报……书”
《报任安书》(司马迁)
文化常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
“与……书”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答……书”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辟邪说

胥怨者民也

冀君实或见恕也

shù
度义而后动
duó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难壬人
nàn rén
不恤国事

强聒
guō
重念
chóng
会晤

读文正音
课文朗读
把握文脉,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
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
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指责进行逐条驳斥。
第三部分
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第四部分
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活动一:
疏通文意,研读课文



鄙人王安石陈述:昨天承蒙您赐教,我私下认为和君实您交往相好很久了,但是(咱们)议论政事(意见上)常常不一致,(这是我们)所持的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
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本人陈述
受(承蒙)
认为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辞
交往
表转折,但
常常

主张
缘故

既使想要勉强解释几句,最后也一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为自己一一辩解,又考虑到蒙受您的优厚对待,在书信往来时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出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宽恕我。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勉强唠叨,勉强解释

理解
回信
通“辩”,分辩,辩解

考虑到
对待
书信往返
(古今异义)
鲁莽
草率
详细地
……的原因
宽恕我。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第一段
文本探究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③“具道所以”
政见不合
矛盾不可调和
写信目的:
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
第一段:阐明写信原因和目的
①措辞彬彬有礼
②语调含蓄委婉
③暗藏锋芒
蒙教,上报,见恕……
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终必不蒙见察、不复
措辞有何特点?
文本探究
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思考
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清楚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官权,生事端,征民利,拒纳言。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 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读书人
名和实(是否相符)
表顺承
用来…的
认为

因而招致
怨恨和指责
指教我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定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来兴起有利的功业并消除种种弊端,这也不是生事扰民。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认为
皇帝
负有专责的官吏

施行
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业、弊端

古代贤明君主
表顺承

表目的,来
状语后置
第二段
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言献媚之人,这也不是拒绝采纳大家的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之言,那是我本来预先料到它会是这样的。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批驳
排斥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本来
预先
整顿财政
第二段
文本探究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名:司马光给新法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第二段作者先立后破。提出观点: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实之辩
本文作为书信体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增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文本探究
思考: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受命于人主,修之于朝廷,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天下怨谤
怨诽之多,固前知其如此也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守中有攻
文本探究
思考: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1、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
2、先驳“侵官(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文本探究
思考: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3、次驳“生事(制造事端)”:“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以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4、再驳“征利(争夺百姓的财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文本探究
思考: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5、然后驳“拒谏(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6、最后讲到“怨诽”(怨恨和诽谤)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文本探究
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
【辩论高手】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
【扣帽子】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
【咄咄逼人】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
文本探究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大多把不顾念国家大家、同流合污,向众人谄媚当作好的事情。因此,皇上才想到变革这种情况,那么我不估量敌对者的多少,想要拿出力量帮助皇上来抵抗这股势力,那么众人怎么会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得过且过

顾念
形容词作动词,献媚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事情
估量
声势盛大或凶猛

盘庚迁都的时候,连百姓人民都抱怨,不仅是朝廷士大夫(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适宜然后就去行动,认为正确就没什么值得后悔的缘故啊。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相怨
只是,仅仅
因为
缘故
计划
考虑
适宜,合适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第三段
如果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的大有一番作为,施恩惠给人民,那么我承认 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守着前人所做的就可以了,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因为
皇帝
作为
名词作动词,施恩惠
应该
名词作动词,做
领教
第三段
文本探究
1、这一段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指出当前朝廷现状
第二部分
盘庚迁都的事例
第三部分
提出两个假设
2、王安石追述“盘庚之迁”是为了表明什么?
借古论今,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一方面证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表明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退却,明确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绝不动摇,增强了说服力。
文本探究
3、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习于苟且”
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欲变此”
文本探究
4、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王安石在向司马光道歉认错吗?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普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文本探究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不胜
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古代书信的套语,使全文结构更严谨。
第三段
活动二:
探究驳论艺术

书信体 驳论文
驳论过程
1、中心论点:
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实际原则基础之上
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3、论证方法:
学习驳论艺术: 第二段
首先,定原则——名实相符
王安石在进行反驳之前,先确立一个“儒者”公认的判定是非的原则,即名与实必须相符。这就是说,只要证明对方所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与实际不相符,就可以从根本上驳倒对方。
其次,树靶子——五条罪名
将对方的长篇大论归纳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五个要点,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明确的靶子。
最后,表心理——早有预期
最后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除了在文章结构上引出下面的议论外,更蕴有某种早有意料、不值一驳的讽刺意味,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学习驳论艺术: 第二段
首先
再次
最后
分析怨诽原因(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同俗媚众),揭露本质
举“盘庚之迁”的例子,表明自己不会为怨诽之多而退缩的坚定态度
以让步假设的方式,更加决绝地表明自己坚持改革的态度
学习驳论艺术: 第三段
小结
定原则:名实相符
树靶子:五条罪名
受命于人主,修之于朝廷,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早在意料之中
非侵官
非生事
非征利
非拒谏
非怨谤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怨谤
析怨谤:揭露本质
表态度:不畏怨谤
活动三:
鉴赏本文语言特点

鉴赏本文语言特点
①柔中带刚
②态度委婉而坚决
③言简意赅
④不容置辩
多用谦称,谦词,并称“与君实游处相好”,但立场坚定
列出指责自己的罪名,再一一批驳,采用驳论的论证方法
语言精练,客观清晰分析变法原因
有理有据
驳论有力
立场坚定


活动四:
体会王安石的人格魅力

体会王安石的人格魅力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①“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②“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③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④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 ”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体会王安石的人格魅力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怎样的精神?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学习王安石不畏责难、矢志变法的决心,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应该据理力争,决不让步。
体会古代士大夫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对待“汹汹然”的“怨诽”态度委婉而坚决,讲究沟通的艺术,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既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司马光的指责,也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结尾处礼节性致辞又不失赠答之礼,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古人怎样的精神?
课堂小结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段:交代原因和目的
第二段:辩驳谬论
第三段:表明决心
立论
分论
明名实
不为侵官
不为生事
不为征利
不为拒谏
固知怨谤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




高考衔接
一、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A.古代男子二十岁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君实”就是司马光的字,“临川”是王安石的字。( )
B.古人写信时,常在正文开头写“某启”或“敬启者"。某”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启”是“陈述、禀告”的意思,表示写信人向收信人表白启告。( )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其中“司”指官府、府衙。( )
×
×
二、理解性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
(4)《答司马谏议书》中, “      ,        ”,直接点明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
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辟邪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作业布置
如果你是司马光,收到了这样一封回信,你会怎样回复王安石呢?试着在王安石的这封回信中找一找反驳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有哪些可反驳的点,找出一点进行反驳。
思考角度
(1)不为侵官:
原来就有相关部门负责讨论法度、设置职能机构,现在王安石在朝堂上对此做出改变,就是剥夺了相关部门的职权,就是侵官。
(2)兴利除弊:
如今天下疾苦,变法并没有兴利除弊,还有奸佞小人在变法中搜刮百姓,弊处更大了。
(3)为天下理财:百姓本来就没什么钱,王安石现在这么做等于加重赋税,强制借贷,这就是侵犯百姓的利益。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