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⑵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⑶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⑵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⑷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判断观察者从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六、教学准备:CAI课件 实物投影
每组5个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咱们班有人认识我吗?请你把我介绍给大家好吗?
2、今天钱老师和四(2)班的同学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不过,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画画吗?咱们班谁画的画最美?钱老师从小就画不好,对画画好的人特别崇拜。
3、不过,你们知道吗?在美术学院专业学画画的学生,或者是一名真正的画家,平时他们经常得做一门功课——对着石膏像画素描。知道素描吗?现在想来看看不?好,钱老师带来一个画家平时画的几张素描,一起来欣赏一下
4、看完了,不给白看的啊,说说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计学生:就是用铅笔画的,画的都是同一个人(师:对,那是有名的大卫石膏像。)如果学生说到:虽然画的是同一个人,但是角度不同。(师:这说明什么?)从画里边发现了跟数学有关的知识,真不错,老师喜欢。
5、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二)体验探究、学习新知
1、好,接下来,咱们也像个画家一样来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看,桌面上摆了一些物体,你们想从哪个位置上进行观察?
从学生的发言中梳理出:蹲着,和桌面平视,坐着,站着
2、好,每个同学都试着从这样的位置观察桌面上的物体,观察完之后,和四人小组的同伴们说一说你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请你回忆刚才的整个观察过程,思考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如果学生出不来,引导学生:刚才咱们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观察位置 观察对象
低 → 高 范围扩大
4、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呢?
5、由远到近观察:
小明沿着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课件出示)
师:你们猜猜看: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想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组内思考、交流。
②全班交流、评价。
③归纳小结:
提问:从A点到B点,小明与房子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远 → 近 范围缩小
④思考: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
师: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实物投影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①想一想、填一填
a.从前面看是图A的是( )。
b.从前面看是图B的是( )。
c.从左面看是图B的是( )。
②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
③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编号。
④姥姥送给琪琪的节日礼物是一个遥控机器猫,琪琪爱不释手,
说一说下面的一组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请你将前4幅照片按照逆时针方向排列:( )、( )、( )、( )。
2、拓展练习:
①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
②下列一组平面图,说出这是在什么方位看到的结果。
户型:二室一厅
建筑面积:88.54m2
3、生活延伸:
①欣赏:
师:我们的生活因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而更绚丽多彩。下面这些图片是老师在网上搜集的,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我们在赞叹这些风景、名胜的同时,更要感谢那些技术高超的摄影家,正是他们选取了最佳的拍摄点,凭着他们精湛的技术,让我们大饱了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