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那个星期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2 19:42: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蚁”等 13 个字,会写“明媚、拨弄、草丛”等 18 个词语。
2.能了解文中的“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体会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动作和周围环境所表达出来的细腻真挚的情感。
3.对比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师:著名作家韩少功评价我国一个作者时这样说道——
课件出示:
他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是一座文学的高峰。——韩少功
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史铁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史铁生。通过预习,你对史铁生有了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务虚笔记》封面,旁边配作家的简要介绍。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他身残志坚,创作丰富。代表作品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史铁生因病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不开追悼会,把遗体捐献给国家进行医学研究,肝脏成功移植给了天津的一位病人。
师:这篇课文就是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二、读词句,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色
课件出示:《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半自传式的作品。这部作品行文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种千万人温暖的心痛。——韩少功
师:那么我们就来阅读这篇节选自小说的课文,体会其中真挚的情感,感受“温暖的心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读读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词和句子。第一排谁来读?
课件出示:生字词
三、梳理叙述顺序,再次感受课文表达特色
师:课文一开篇就点出了主题和写作顺序。来,一起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师(指段落):故事的主题是——
生(齐声):盼望。
师:故事的写作顺序是——
生(齐声):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师:天色昏暗就是黄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作什么顺序呀?
生(齐声):时间顺序。
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这一天里,随着时间变化,母亲做了哪些事情,“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大家开始自学。
师:很多同学都学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学习单:
时间 妈妈的行为 “我”的心情
生:早上妈妈出去买菜,回来后又翻箱倒柜。“我”的心情是焦急而兴奋,还有些期待。
生:下午,当“我”发现自己睡午觉睡过了头,醒来又发现母亲在洗衣服的时候,“我”很自责、失望、伤心
生:当黄昏来临,当天色昏暗,“我”发现妈妈还在洗衣服,此时,“我”的感到绝望和难过。
课件出示:学习单结果
师:现在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再根据妈妈做的事情,以及“我”心情的变化,自己练习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开始吧。
师:谁来说,看看这一次说得怎么样?
生:母亲告诉“我”星期天带“我”出去玩。到了那天早上,妈妈出去买菜,回来后又翻箱倒柜忙开了,但就是不带“我”出去玩。“我”兴奋而又期待。下午的时候母亲让“我”睡午觉,“我”睡过头了,所以“我”很自责。醒来看到母亲还在洗衣服,“我”因为母亲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而感到失望、失落。到黄昏的时候,母亲的衣服还没有洗完,“我”终于明白今天是不能出去了。于是,“我”很伤心,很绝望。
师:这样一说就比刚才更清楚了。对照表格,回想课文,我们可以发现史铁生的表达特色:按照时间的变化,一边写妈妈行为的变化,一边又在表达“我”心情的变化。
四、细读文段,深入体会罗列事例表真情的表达方法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我”的情感写清楚、写具体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星期天的上午,走进“我”等待妈妈去买菜的那段时光。
课件出示: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师:小声地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围绕着“这段时光不好挨”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情?
生:首先是跳房子,然后是看云彩,第三件事情是拨弄蚁穴,接着是坐在草丛里翻看画报,最后是在看院子。
课件出示: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举动
早上 买菜 跳房子
看云彩
拨弄蚁穴
翻画报
看院子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母亲去买菜的时间会不会特别特别久?
生(齐声):不会。
师:而这五件事中的其中一件,只要玩投入了,一件事情都可以玩很久。但是,就在母亲买菜的这一点时间里,作者却写“我”做了这么多事情,作者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段时光不好挨。
师: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表达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吗?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这段话,看看作者在写“我”在做这五件事情的同时,还写了什么内容?
师:我们一句一句来。你们说,我来勾画。作者一边写自己跳房子的快乐,一边又在说——
生(齐声):“我”在等母亲回来。
师:一边写看天,看云彩走着很享受的样子,一边又在告诉我们——
生(齐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师:一边写拨弄蚁穴,寻找一个又一个蚁穴,感觉很专注,但是,作者同时又在告诉我们——
生(齐声):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师:一边写“我”坐在草丛里翻看画报,感觉想象得天花乱坠,想得很快乐,很投入,但他同时又在告诉我们——
生(齐声):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师:作者一边写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里好大好有生机,但是又说——
生(齐声):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师:作者一边在写他做的事情,一边又在写这些内容,他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想表达什么?
生:我觉得他很孤独,很无聊。
生:更加衬托出他想要母亲带他出去玩。
生:他一个人在院子里,空空落落,很无聊。
师:是的!作者写他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院子其实都不是目的,他是想通过写这么多件事情来表达他很无聊,想母亲快点回来带他出去玩。
课件出示:
时间 母亲的行为 “我”的举动 同时在写 流露的情感
早上 买菜 跳房子 等母亲回来
看云彩 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拨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翻画报 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看院子 空空落落
师:一边叙述“我”的举动,一边又在强调“我”等待、期盼母亲回来带“我”出去玩,这样的表达能传递“我”怎样的心情,是想传递给读者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小组合作学习,谁来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 填一填:读读这几件事情,揣摩出“我”的心情。
2. 议一议:关注“我”的举动和心情,横着看,竖着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合作学习
师: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学习,哪一组愿意自告奋勇展示一下?请你代表你们小组来,其他孩子认真听他讲,你们的意见是不是和这一组一样,如果不一样就站起来补充,或者纠正。
生:第一件事,“我”的举动是跳房子,同时也写了等母亲回来,流露的情感是非常期待。
生:第二件事,“我”的举动是看云彩,同时也在写等母亲回来,流露的情感是焦急又兴奋。
生:第三件事,“我”的举动是拨弄蚁穴,同时也在写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和“我”玩,流露的情感是孤独而寂寞。
生:应该再加一个“无聊”,因为他一个人玩,没有人陪他玩。
生:第四件事,“我”的举动是翻看画报,同时也写了“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流露的情感是非常无聊。
生:我认为还有无奈。
生:请问为什么?
生:因为他已经看了很多回了,但无事可做,只有拿起来反复地看,看得出他很无奈。
生:第五件事,“我”的举动是看院子,同时也在写“空空落落”。流露的情感是非常失落。
生:我发现作者的情绪越来越失落了。
师:你是在竖着看他的情感,请先横着看。
生:作者表面上是在写自己的举动,实际是在写自己等母亲回来。
师:其中背后想流露的是什么?
生:他的心情,他的期待。
师:每一个都是这样,对不对?作者表面上在写“我”做的这一件件事情,实际上每件事情都在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盼着母亲回来,背后所流露的其实是他复杂、细腻的情感。像这样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来表达,这就是罗列事例表真情。
师:孩子们,像这样把人物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情感的写法,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探究。
第二课时
一、聚焦“语言”的细节,感受“反复”背后的情感。
师:言为心声,浏览课文,圈画“我”与母亲的对话。
课件出示:
①第2自然段:去,当然去。
②第3自然段:走吗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 嗯。
③第5自然段: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真奇怪……/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 走吧……
④ 第6自然段: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还去吗 去。走吧 洗完衣服。
师:读读这些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对话内容很多重复,比如“去”“走吗”“去吧”“走吧”等词语,让人觉得“我”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心情是很迫切的。
生:我发现这些对话,有的是“我”和母亲口头上直接说出来的对话,有的是“我”在心里默默说的。比如,“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 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就是作者内心的自言自语。
师:像这样自言自语,我们叫它内心独白,将对话和内心独白穿插起来写,从这样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很委屈,很不解……感受到“我”越来越焦急的心情。
生:我发现这些对话所在的句子很短,基本上没有提示是谁说的,而且没有双引号。
师:老师把这些对话变一变,加上双引号和提示语,对比读一读,你又有哪些发现
生:加提示语后觉得对话总是被打断,没有提示语感觉对话更流畅,能感受到“我”更急切。
生:没有双引号和提示语,感觉这些对话更简洁,更能表达“我”
迫切的期盼。
师:再把这些对话放回相关的段落读一读。你会发现,这些对话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叫母亲带“我”出去玩。这些内容重复的对话,为什么要在不同的段落里反复出现呢
生:我觉得是为了强调“我”很迫切地想出去玩的心愿。
生:这样反复出现,更能体现等待的时间是很无聊、很难挨的。
二、发现“动作”的细节,体验“反复”的妙处。
师:其实那个星期天,“我”的一些举动也是反复出现的,从中也能看出“我”的心情。找一找,圈画相关语句。
师:“我”最多的“举动”是什么
生:想象,读相应的句子。
课件出示: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她们此刻在干什么,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她们的声音。
师:只留下一个“想象”,行吗
生:用四个“想象”,写出“我”看着画报发呆,体现出时间之久。
生:从四个想象,我感受到文中的“我”无聊到需要借此消磨时光,文字间包含着淡淡的失落。
师:我最多的举动还有什么?
生:一声不吭。
课件出示: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师:“一声不吭”出现了3次,只保留一个可以吗 揣摩“我”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生:天色越来越晚,此刻“我”已逐渐心灰意冷,只能用这样“孩子气”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得失望与不满,期望母亲能够发现,满足“我”得第一次盼望。
师:作者把情感藏在这些反复的动作里,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留意这些反复的地方,写文章的时候更要有意的去使用这样的方法,把情感藏在人物的动作里,间接的表达出来。
三、前后对比,体会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师:作者除了把情感融入到人和事中,还把情感融入到了哪里,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课件出示: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生:这些句子都是写光线变化的。
师:从光线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生:感受到“我”越来越失望,希望破灭了。
师;是的,光线的变化不仅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展现了“我”的心情变化。读着句中的环境描写,你有没有发现,前面也交代过光线
生:我发现了,课文第3自然段写到了“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师:请同学们对比思考一下:第3自然段交代“阳光明媚”的目的是什么 而此处写光线变暗又是要暗示什么呢
生:第3自然段交代“阳光明媚”是要衬托男孩儿愉快的心情,而此时写光线变暗是在暗示时间在慢慢推移,“我”的期盼也在随着天色变暗而渐渐破灭,“我”的心情越来越沮丧。
师:你说得很对。这里对光线变化的描写,衬托了“我”怎样的心情
生:衬托出“我”悲伤、失落的心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情感融人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中,所有描写都是为了表达情感。这就叫--
生:融情于景。(课件出示:融情于景)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地方,也把情感融人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你发现了吗
生:“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这句话是“我”独自在院子里等母亲买菜回来时看到的景象,衬托了“我”无聊又孤独的心情。
师:瞧,当“我”的心情不同时,“我”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课件出示:初试身手
师:下课后孩子们自己选择一种情境,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作者在表达这些真情实感时,运用了多种方法,男孩儿的情感不仅体现在内心独白、他与母亲的对话,以及一件件简单的无聊的小事当中,还体现在对周围事物具体的描写当中。作者就是这样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中,从而把它自然地表达出来。
课件出示:《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半自传式的作品。这部作品行文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种千万人温暖的心痛。——韩少功
师:在这篇课文中,你们明白“温暖的心痛”是指什么了吗?
生:妈妈为了这个家一直操劳着,忙前忙后,她一次次答应孩子要出去,可最后还是没能满足孩子的心愿。天下没有哪个母亲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的,但是她也没有办法,让人心痛。
生:“我”虽然很想出去,但是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只是在心里自言自语,最后看到忙前忙后的母亲我也只是一声不吭,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么小就能理解母亲的不易。
四、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
师: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我们试着用学习单中的这个表格来梳理一下。
课件出示:表格
生:我觉得两篇课文的语言都很流畅,情感都很真实细腻。
生:这两篇课文都把情感融入景物或事情之中了。
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吗?
生:在《匆匆》中,作者用太阳象征时光,通过写太阳从早到晚的“挪移”“跨过”“飞去”“溜走”,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在《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对太阳光线的描写,“明媚”“渐渐暗下去”“消逝”等,表现“我”从兴奋到失望的心情变化。
师:你们说得很对。那这两篇课文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在《匆匆》的第4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把情感直接地表达了出来;而《那个星期天》这一课,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间接地表达了情感。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师:没错,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匆匆》是直接表达情感,《那个星期天》则侧重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间接表达感情。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男孩儿的心情变化,也知道了在写作中如果能用上融情于事、融情于景、写出内心独白的方法,以及之前学习的直接抒发情感的方法,就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真情实感。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