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识字等方法,会写3个生字,读准通假字“见”;能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理解“渚”“别枝”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想象画面、拓展链接等方法,理解三首古诗词描绘的景象,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能从所读的古诗词想开去,体会《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用想象画面、拓展链接等方法,从所读得古诗词想开去,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识字等方法,会写生字“德”。
2.通过想象画面、拓展链接等方法,理解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的景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从所读得古诗词想开去,体会《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衔接主题,任务驱动
1.任务驱动
引导:同学们,在本单元前两课学习中,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一起随着老舍先生游览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跟随着宗璞欣赏了独特而美丽的丁香花,同学们还制作了精美的旅行手账。
这节课,我们将在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山水画,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在旅行手账中吧!(呈现学生作品)
2.揭示诗题
(1)引入诗题《宿建德江》,理解诗题意思。
①阅读注释。你们知道建德江在哪里?(生:注释1中告诉我们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宿”是什么意思?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和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宿”都是住宿的意思。齐读课题。
②联系生活识记“德”,反馈课前预习“德”字。
(二)朗读古诗,读出画面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泊”是多音字,停泊bó;“渚”是翘舌音,意思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2.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1)同学们,要想象出这首诗的画面,得理解诗意,请你连起来说说诗意。有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打问号。
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汇总学生问题: 移舟泊烟渚?野旷天低树?日暮客愁新?)
在理解答疑:
(2)朗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丰富画面
1.同学们不知不觉读出了画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解疑3)
预设:愁。我们知道“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 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这文字的背后又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拓展链接
3.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图?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 非常鲜明的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一起再来读一读、背一背这首古诗吧!(指名背诵、配乐齐诵)
(四)合作研读,再现画面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从古诗中读出了一幅孤舟新愁图。接下来,我们合作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我们又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一句诗句就是一幅图,每一个小组还原一句诗句。先说说是一幅什么图,再说说这幅图是怎样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我从“ ”这句诗中“看”到 。
2.小组汇报交流。
完成练习,反馈预设:
想象画面交流中见机酌词酌句,品味诗妙。
预设: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这正是 这首古诗美妙所在, 我们把四幅图串成一幅画卷, 感受到这幅画卷变化怎样 变化快, 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顷刻间云消雨散则让我们惊叹。
4.齐读古诗。
(五)聚焦“醉”字,升华主题
1.这是夏日一场暴雨。从诗题中,我们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①时间是六月二十七日,有句谚语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是一个善变的天。作诗的地点是望湖楼。
②从“醉”字知道苏轼是喝了酒之后创作的古诗。
2.大自然多么神奇呀, 大家从朗诵中听到诗人怎样的心声,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深深的赞美之情,概括成一个字就是 “醉”。
读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如果我们遇到人生的困境,也会吟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配乐齐诵。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所读的两首古诗内容想开去,结合注释,借助资料、查找背景资料等方法,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游历了暮色中的建德江,体会了诗人的羁旅愁思,观赏了西湖的雨中奇景,陶醉在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古诗词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