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16:00: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们能看到科学书上的字主要是运用了(  )的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2.(2023五上·西山期末)下列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关系不大的是(  )。
A.海市蜃楼 B.一叶障目 C.立竿见影
3.(2023五上·西山期末)白光通过折射可以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其中不包括(  )。
A.红色 B.蓝色 C.黑色
4.(2023五上·西山期末)雨后出现彩虹的原因是(  )。
A.阳光被雨后的水滴折射
B.阳光遇到水滴后发生了反射
C.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水滴阻碍
5.(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有(  )。
A.正在发光的台灯 B.夜空中明亮的月球 C.燃烧的火焰
6.(2023五上·西山期末)日晷是根据日影(  )的变化而计时的工具。
A.长度 B.方向 C.颜色
7.(2023五上·西山期末)(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 B.多开发耕地 C.植树造林
8.(2023五上·西山期末)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沙漠和荒野中
B.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C.高山上
9.(2023五上·西山期末)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  )。
A.地震 B.山脉 C.火山喷发
10.(2023五上·西山期末)“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弯处堆积了许多泥沙形成了沙滩,这是由于水的(  )作用形成的。
A.沉积 B.侵蚀 C.湿润
11.(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
12.(2023五上·西山期末)如图,将长短不同的两个木块分别系在长短相同的两根绳子的一端,将另一端固定,做成两个摆,则两个摆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相比(  )。
A.①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B.②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C.一样多
13.(2022五上·西山期末)大树也会记录时间,大树的(  )就是记录时间的痕迹。
A.年轮 B.种子 C.树叶
14.(2023五上·西山期末)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无关。
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水量 C.容器的颜色
15.(2023五上·西山期末)伽利略最早发现了(  )。
A.水滴的等时性 B.单摆的等时性 C.光影的变化
16.(2023五上·西山期末)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的器官是(  )。
A.关节 B.骨骼 C.肌肉
17.(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关于身体肥胖的说法不正确是(  )。
A.肥胖患者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B.肥胖容易导致患糖尿病几率增加
C.肥胖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不大
18.(2023五上·西山期末)根据研究,如果社交网络中有一个人感到快乐,他的朋友和家人感到快乐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这说明(  )。
①人的情绪有感染性
②只有快乐情绪才会感染人
③一个人的情绪容易影响到和他亲近的人
④人的情绪由他人控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19.(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做法会伤害神经系统的是(  )。
A.坐车系好安全带 B.过量饮酒 C.保持心情愉快
20.(2023五上·西山期末)当感到学习压力大时,以下哪种做法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  )。
A.熬夜补习
B.放弃不做
C.听听音乐、到室外进行运动
二、探究实践。(42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21.(2023五上·西山期末)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它的光射进小孔,如图一、图二:
(1)图一中,最后一张纸屏上(  )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2)图二中,最后一张纸屏上(  )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3)为了该实验成功,要保证(  )。
A.纸屏中间小孔的高度要一致
B.纸屏的大小要相同
C.纸屏的颜色要相同
(4)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清晨在雾气朦胧的森林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光从树林的缝隙中呈束状射向地面,这个现象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22.(2023五上·西山期末)平平学习了科学课中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之后,和同学一起做了两个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手放在纸的两端,如图六。
(1)这是一个(  )实验,“纸”模拟的是(  )。
A.模拟、地核 B.模拟、地壳 C.对比、地壳
(2)第一次实验中,平平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  )。
A.凸起 B.断裂 C.没有变化
(3)平平用同样的纸进行第二次实验,他用两只手把纸慢慢用力向两边拉扯,当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纸的中间会(  )。
A.凸起 B.断裂 C.没有变化
(4)根据以上的实验平平推测地震是由(  ) 运动产生。
A.地壳 B.海洋 C.大气
(5)地震灾害发生时,不能采取的做法是(  )。
A.远离门窗、玻璃制品和其它可能坠落的物体
B.上课期间可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迅速有序撤离至空旷场地
C.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
23.(2023五上·西山期末)如图宁宁用支架、细绳、钩码制成不同的摆(如图七),研究摆锤的质量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宁宁测试不同的摆在,15秒钟里的摆动次数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第一次 19 20 19
第二次 19 19 20
第三次 20 20 20
(1)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摆锤的质量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B.摆绳的长度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C.摆的摆动幅度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2)要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只能改变摆锤的(  )。
A.长度 B.质量 C.大小
(3)通过实验宁宁知道摆的摆动次数与(  ) 无关。
A.摆动的幅度 B.摆绳的长度 C.摆锤的质量
(4)宁宁家有一个挂钟,通过测量他发现比准确时间慢了一些,宁宁可以(  )让挂钟走快一些?
A.缩短挂钟的摆绳 B.增加挂钟的质量 C.使劲推摆锤
(5)宁宁采用了(  )的方法来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A.模拟测试 B.重复测试 C.单独测试
三、想一想。(18分)
24.(2023五上·西山期末)你知道地球各个结构的名称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25.(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各大工作系统都包含哪些什么器官吗?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脑、脊髓、神经
②心脏、血管
③鼻腔、气管、肺
④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都是消化系统的成员。
(2)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  )等。
(3)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  )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神经系统由(  )所组成。
(5)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它系统也出现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到科学书上的字主要是运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才会产生视觉。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与光的直射无关,故A符合题意;
B.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也是因为光的直射造成的,不透光的物体遮挡光的直线传播,产生了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光是一种混合光,能够被分解,白光分解后的七色光按顺序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红色、蓝色属于白光通过折射分解成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黑色不是白光通过折射分解成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故A选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燃烧的火焰属于光源;夜空中明亮的月球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6.【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的方向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7.【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土地坡度、降水量的多少、有无植被覆盖,都影响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8.【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10.【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弯处堆积了许多泥沙形成了沙滩,这是由于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11.【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12.【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摆绳越短,摆的摆动就越快。读图可以看出,①号摆和②号摆的木块长短不同,虽然系的是长短相同的两根绳子,但是①号摆的木块长,重心低,②号摆的木块短,重心高,相等于①号摆的摆绳长,②号摆的摆绳短,所以①号摆的摆动次数少,②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13.【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大树的年轮可以记录时间, 一个年轮就是大树一年的生长量。
14.【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影响滴水速度,漏水孔越大、水位越高,滴水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滴漏的滴水速度与容器的颜色无关,C符合题意。
15.【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摆具有等时性;后来,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摆钟。
16.【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具有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骨骼具有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人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17.【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肥胖一般是由于饮食油腻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即摄入的食物或脂肪过多,肥胖患者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容易导致患糖尿病几率增加,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肥胖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
18.【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其实也是人体面对外界刺激所做的一种反应。如果社交网络中有一个人感到快乐,他的朋友和家人感到快乐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这说明人的情绪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容易影响到和他亲近的人,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错误,观点太绝对,消极情绪也会感染人;④错误,人的情绪由自己控制。
19.【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有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等。不系安全带、过量饮酒、遇事情烦躁焦虑会伤害我们的神经系统。
20.【答案】A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当感到学习压力大时,听听音乐、到室外进行运动适合用来缓解压力,C是正确的选项;熬夜补习、放弃不做,不适合用来缓解压力。
21.【答案】(1)A
(2)B
(3)A
(4)C
(5)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图1中三个孔在同一条直线上,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2)图2的三个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手电光不能从小孔穿过到达纸屏上,最后一张纸屏上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为了该实验成功,要保证纸屏中间小孔的高度要一致,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清晨在雾气朦胧的森林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光从树林的缝隙中呈束状射向地面,这个现象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光沿直线传播。
22.【答案】(1)B
(2)A
(3)B
(4)A
(5)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用纸表示地壳,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
(2)第一次实验中,平平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会向上凸起。
(3)平平用同样的纸进行第二次实验,他用两只手把纸慢慢用力向两边拉扯,当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纸的中间会断裂。
(4)根据以上的实验平平推测地震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5)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能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23.【答案】(1)A
(2)B
(3)C
(4)A
(5)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摆锤质量,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短和摆幅的大小。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2)根据对比试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要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只能改变摆锤的质量。
(3)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摆锤用1个勾码、2个公码、3个勾码,摆锤质量不断增大,但是摆动次数完全相同,由此判断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4)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的摆动就越快。宁宁家的挂钟比准确时间慢了一些,宁宁可以缩短挂钟的摆绳,挂钟走的就会快一些。
(5)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宁宁为了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了重复3次实验的方法。
24.【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球的构造由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5.【答案】(1)④
(2)③
(3)②
(4)①
(5)合理即可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5)学习生活中,我有不利于健康的习惯,比如熬夜学习,不喜欢运动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计划或建议分别是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不能熬夜;培养体育爱好,坚持体育锻炼。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一选。(每题2分,共40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们能看到科学书上的字主要是运用了(  )的原理。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到科学书上的字主要是运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才会产生视觉。
2.(2023五上·西山期末)下列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关系不大的是(  )。
A.海市蜃楼 B.一叶障目 C.立竿见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与光的直射无关,故A符合题意;
B.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也是因为光的直射造成的,不透光的物体遮挡光的直线传播,产生了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3.(2023五上·西山期末)白光通过折射可以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其中不包括(  )。
A.红色 B.蓝色 C.黑色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白光是一种混合光,能够被分解,白光分解后的七色光按顺序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红色、蓝色属于白光通过折射分解成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黑色不是白光通过折射分解成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4.(2023五上·西山期末)雨后出现彩虹的原因是(  )。
A.阳光被雨后的水滴折射
B.阳光遇到水滴后发生了反射
C.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水滴阻碍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故A选项符合题意。
5.(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有(  )。
A.正在发光的台灯 B.夜空中明亮的月球 C.燃烧的火焰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燃烧的火焰属于光源;夜空中明亮的月球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6.(2023五上·西山期末)日晷是根据日影(  )的变化而计时的工具。
A.长度 B.方向 C.颜色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的方向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7.(2023五上·西山期末)(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 B.多开发耕地 C.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土地坡度、降水量的多少、有无植被覆盖,都影响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8.(2023五上·西山期末)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沙漠和荒野中
B.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C.高山上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9.(2023五上·西山期末)地球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  )。
A.地震 B.山脉 C.火山喷发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10.(2023五上·西山期末)“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弯处堆积了许多泥沙形成了沙滩,这是由于水的(  )作用形成的。
A.沉积 B.侵蚀 C.湿润
【答案】A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石鼓镇。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弯处堆积了许多泥沙形成了沙滩,这是由于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11.(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12.(2023五上·西山期末)如图,将长短不同的两个木块分别系在长短相同的两根绳子的一端,将另一端固定,做成两个摆,则两个摆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相比(  )。
A.①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B.②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C.一样多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摆绳越短,摆的摆动就越快。读图可以看出,①号摆和②号摆的木块长短不同,虽然系的是长短相同的两根绳子,但是①号摆的木块长,重心低,②号摆的木块短,重心高,相等于①号摆的摆绳长,②号摆的摆绳短,所以①号摆的摆动次数少,②号摆的摆动次数多。
13.(2022五上·西山期末)大树也会记录时间,大树的(  )就是记录时间的痕迹。
A.年轮 B.种子 C.树叶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大树的年轮可以记录时间, 一个年轮就是大树一年的生长量。
14.(2023五上·西山期末)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无关。
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水量 C.容器的颜色
【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影响滴水速度,漏水孔越大、水位越高,滴水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滴漏的滴水速度与容器的颜色无关,C符合题意。
15.(2023五上·西山期末)伽利略最早发现了(  )。
A.水滴的等时性 B.单摆的等时性 C.光影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摆具有等时性;后来,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摆钟。
16.(2023五上·西山期末)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的器官是(  )。
A.关节 B.骨骼 C.肌肉
【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具有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骨骼具有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人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17.(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关于身体肥胖的说法不正确是(  )。
A.肥胖患者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B.肥胖容易导致患糖尿病几率增加
C.肥胖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不大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肥胖一般是由于饮食油腻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即摄入的食物或脂肪过多,肥胖患者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容易导致患糖尿病几率增加,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肥胖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
18.(2023五上·西山期末)根据研究,如果社交网络中有一个人感到快乐,他的朋友和家人感到快乐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这说明(  )。
①人的情绪有感染性
②只有快乐情绪才会感染人
③一个人的情绪容易影响到和他亲近的人
④人的情绪由他人控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其实也是人体面对外界刺激所做的一种反应。如果社交网络中有一个人感到快乐,他的朋友和家人感到快乐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这说明人的情绪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容易影响到和他亲近的人,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错误,观点太绝对,消极情绪也会感染人;④错误,人的情绪由自己控制。
19.(2023五上·西山期末)以下做法会伤害神经系统的是(  )。
A.坐车系好安全带 B.过量饮酒 C.保持心情愉快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保护神经系统的方法有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等。不系安全带、过量饮酒、遇事情烦躁焦虑会伤害我们的神经系统。
20.(2023五上·西山期末)当感到学习压力大时,以下哪种做法可以缓解我们的压力(  )。
A.熬夜补习
B.放弃不做
C.听听音乐、到室外进行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当感到学习压力大时,听听音乐、到室外进行运动适合用来缓解压力,C是正确的选项;熬夜补习、放弃不做,不适合用来缓解压力。
二、探究实践。(42分)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21.(2023五上·西山期末)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它的光射进小孔,如图一、图二:
(1)图一中,最后一张纸屏上(  )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2)图二中,最后一张纸屏上(  )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3)为了该实验成功,要保证(  )。
A.纸屏中间小孔的高度要一致
B.纸屏的大小要相同
C.纸屏的颜色要相同
(4)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清晨在雾气朦胧的森林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光从树林的缝隙中呈束状射向地面,这个现象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答案】(1)A
(2)B
(3)A
(4)C
(5)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图1中三个孔在同一条直线上,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2)图2的三个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手电光不能从小孔穿过到达纸屏上,最后一张纸屏上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为了该实验成功,要保证纸屏中间小孔的高度要一致,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清晨在雾气朦胧的森林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光从树林的缝隙中呈束状射向地面,这个现象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光沿直线传播。
22.(2023五上·西山期末)平平学习了科学课中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之后,和同学一起做了两个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手放在纸的两端,如图六。
(1)这是一个(  )实验,“纸”模拟的是(  )。
A.模拟、地核 B.模拟、地壳 C.对比、地壳
(2)第一次实验中,平平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  )。
A.凸起 B.断裂 C.没有变化
(3)平平用同样的纸进行第二次实验,他用两只手把纸慢慢用力向两边拉扯,当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纸的中间会(  )。
A.凸起 B.断裂 C.没有变化
(4)根据以上的实验平平推测地震是由(  ) 运动产生。
A.地壳 B.海洋 C.大气
(5)地震灾害发生时,不能采取的做法是(  )。
A.远离门窗、玻璃制品和其它可能坠落的物体
B.上课期间可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迅速有序撤离至空旷场地
C.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
【答案】(1)B
(2)A
(3)B
(4)A
(5)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用纸表示地壳,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
(2)第一次实验中,平平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会向上凸起。
(3)平平用同样的纸进行第二次实验,他用两只手把纸慢慢用力向两边拉扯,当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纸的中间会断裂。
(4)根据以上的实验平平推测地震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5)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能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23.(2023五上·西山期末)如图宁宁用支架、细绳、钩码制成不同的摆(如图七),研究摆锤的质量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宁宁测试不同的摆在,15秒钟里的摆动次数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1个钩码 2个钩码 3个钩码
第一次 19 20 19
第二次 19 19 20
第三次 20 20 20
(1)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摆锤的质量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B.摆绳的长度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C.摆的摆动幅度是否影响摆的摆动次数
(2)要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只能改变摆锤的(  )。
A.长度 B.质量 C.大小
(3)通过实验宁宁知道摆的摆动次数与(  ) 无关。
A.摆动的幅度 B.摆绳的长度 C.摆锤的质量
(4)宁宁家有一个挂钟,通过测量他发现比准确时间慢了一些,宁宁可以(  )让挂钟走快一些?
A.缩短挂钟的摆绳 B.增加挂钟的质量 C.使劲推摆锤
(5)宁宁采用了(  )的方法来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A.模拟测试 B.重复测试 C.单独测试
【答案】(1)A
(2)B
(3)C
(4)A
(5)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摆锤质量,控制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短和摆幅的大小。这是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2)根据对比试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要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只能改变摆锤的质量。
(3)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摆锤用1个勾码、2个公码、3个勾码,摆锤质量不断增大,但是摆动次数完全相同,由此判断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4)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的摆动就越快。宁宁家的挂钟比准确时间慢了一些,宁宁可以缩短挂钟的摆绳,挂钟走的就会快一些。
(5)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宁宁为了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了重复3次实验的方法。
三、想一想。(18分)
24.(2023五上·西山期末)你知道地球各个结构的名称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球的构造由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5.(2023五上·西山期末)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各大工作系统都包含哪些什么器官吗?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脑、脊髓、神经
②心脏、血管
③鼻腔、气管、肺
④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  )都是消化系统的成员。
(2)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  )等。
(3)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  )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神经系统由(  )所组成。
(5)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它系统也出现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
【答案】(1)④
(2)③
(3)②
(4)①
(5)合理即可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4)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5)学习生活中,我有不利于健康的习惯,比如熬夜学习,不喜欢运动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计划或建议分别是制定合理作息时间,不能熬夜;培养体育爱好,坚持体育锻炼。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