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第一课时
必修上第四单元微专题三
当代文化参与
专题导入
我们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会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如果让你写一份建议书,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你会如何写呢?
沉甸甸的人情债
每到春节,农村不少人家喜事盈门,婚寿嫁娶,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到处是喜庆的唢呐和锣鼓,于是人情债也接踵而至。欢天喜地的春节对经济拮据的农户和居民来说,愁容多于笑颜。
埋下隐患的家赌
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有赌场,三代同堂筑方城,麻将声超过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声,家赌十分红火。夫妻对垒,公媳联手,三缺一时,没有桌面高的小孙子也能作替补队员。俗话说:赌钱桌上六亲不认。家赌贻害无穷,夫妻反目,妯娌干仗,小学生也染上赌瘾,实在是一大悲凉。
变味的压岁钱
压岁钱本来是为了图个吉利,可如今,压岁钱已产生嬗变。一是以压岁钱送礼;二是以压岁钱行贿;三是以压岁钱结帐等。
专题目标
1.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发展建设,为丰富或改进家乡文化建言献策。
2.学习建议书的写作技巧。
3.为家乡文化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并撰写一份切实可行的建议书。
活动过程
任务一
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写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倡议书、意见书。建议书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不具有号召性。
1.什么是建议书?
活动过程
2.建议书的格式
标题 一般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字体要大些。
称呼 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空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正文 建议书正文由三部分构成:①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建议打下基础。②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③提出希望被采纳的想法, 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 不说过头的话, 不用命令的口气。
结尾 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与一般书信格式相同。
落款 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 并署上成文日期。
活动过程
3.写建议书时要注意什么?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意见、写建议要根据具体问题、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而不能凭空想像,不着边际地提,这样才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开展有益活动。
2.说话得体,有分寸 所提意见和建议应当比较准确、比较合理,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分寸。意欲晓之以理,首先动之以情,这样写,意见容易被接受,从而到达目的。要使意见和建议在现实条件下行得通,不应该说过头话,也不应该提过高的要求,否则就无济于事了。
3.内容具体、清楚、实在 建议书的核心部分是所提建议的内容。因此,写建议书不管是分条开列,还是不列条款,都应当把建议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使人一目了然。这样领导、机关、单位和个人在考虑和采纳的时候才容易落到实处。切记不要说空话、套话,不要抽象、笼统。
4.语言准确、精练 建议书是人们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一种工具,因此,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练,要言简义明地把具体的办法、具体的措施准确地、一目了然地写出来,而不是过多的分析和去论证。
活动过程
任务二
为家乡文化建设撰写一份建议书
1.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可以参考以下角度。
风俗习惯
邻里关系
生活方式
文化环境
活动过程
角 度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否清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对象是否清晰?哪些属于优秀的,哪些是糟粕,是否能明确界定? 2.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是否有创新之举?能否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珍贵文物有没有得到有效展示?博物馆策展布展能力如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没有得到及时发掘整理或合理利用?除了节庆、会展活动,有没有深度开发?
3.是否存在“建设性破坏”的现象?优秀传统戏剧能不能很好地传承?剧本创作和演出与新时期要求能否对接? 4.有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机制?有没有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的法律和制度?
5.相关保障措施能不能有力执行? 有没有保护优秀文化的人才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很好地传承? 活动过程
2.发现了家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和小组成员讨论后拟定建议。
如:对上海方言进行调查的同学从方言传承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各级学校在开展普通话教育的同时也能适当增加和上海方言相关的课程,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愿说方言、会说方言。幼儿园、小学可以开展方言儿歌诵读、方言常用语知晓等活动,中学可以开展了解、学习方言的活动。
这样的建议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对上海方言的推广与传承无疑是有利的,也有可操作性。
活动过程
3.为家乡文化建设撰写一份建议书。
写作要求:
1.符合建议书格式要求。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扩展。明确建议内容,写明建议理由和步骤。
3.所提建议要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有利于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第二课时
必修上第四单元微专题三
当代文化参与
活动导入
你写完的建议书,适合你所调查的主题吗?我们一起去听听同学们怎么看吧。
活动过程
任务
开展“建议书”的分享交流会
1.班级举办“家乡文化发展”畅言会。
2.老师任意抽一小组发表自己对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老师和同学一起交流形成“建议书”写作评价量表。
4.其他小组向全班分享本组作品,班级同学和老师给出点评,并评出最佳作品。
5.修改提升。各小组结合品评和分享阶段师生给出的建议,调整、修改、润色自己的建议书。
6.通过网络把撰写的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投送给相关主管部门。
活动过程
建议书范文
尊敬的XXXX:
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开埠以来,东西文化在这里汇聚,移民文化在这里生根,形成了丰富多彩、中西融合的海派文化。其中,近代建筑是海派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比较著名的建筑,有国际饭店、武康大楼、马勒别墅等。这些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十分厚重,值得人们去了解与探究。
但在实地考察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建筑周边的商家与居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对这些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回到学校后,我们又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发现知晓率与了解程度更低。我们认为,对于上海市民来说,理应了解上海的历史与文化,这是传承与发扬海派文化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举措来改变这一现状。
对于加强上海建筑文化介绍与宣传的建议
活动过程
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们搜索之后发现介绍与宣传上海近代建筑的文章与视频都比较欠缺,想了解上海建筑文化能借助的资源不多。此外,在学校里我们也没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学习内容。毕竟,能够主动去了解与探究上海近代建筑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在相对被动的情况下更便捷地获取相关的信息、知识,从而得到最基本的启蒙。因此,我们提出对于加强上海建筑文化介绍与宣传的建议:
1.传统媒体应加大对上海老建筑的介绍与宣传力度。如报刊上可以多发表专业人士介绍上海建筑文化的文章,电视台可以制作由专业人士参与的电视纪录片或宣传片。
2.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有信息传播即时性和渗透性强的优势。媒体人可以与专业人士合作,借助新媒体进行最基础的介绍与宣传,同时引导人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3.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入校园开设上海建筑文化的讲座,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上海老建筑;可以合作开展探访老建筑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老建筑并进行深度的学习与了解。
衷心祝愿上海建筑文化发展!
此致
敬礼!
××学校高一学生×××
×年×月×日
活动过程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写作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分值 自评 他评 师评 修改建议
情况分析 真实性 10
客观性 10
措施建议 针对性 20
操作性 20
创新性 10
行文表述 简明性 10
逻辑性 10
得体性 10
总计 100
活动作业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为家乡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的建议,表现出了我们对家文化的重视和参与热情。如果现在需要你行动的话,你能做些什么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