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1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现代达尔文主义 可变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 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基因频率 全部个体 基因的总和 某一等位 某种基因型 基因突变 自然选择 1.一个自然种群连续多代交配之后,发现种群中的各基因的基因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种群发生进化了吗?
【提示】 种群没有发生进化。因为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 变异 适应环境 形态 结构生理功能 可育后代 突变 选择 隔离 生殖隔离 不能自由交配 2.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 不一定。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木村资生 中性突变 信息大分子 中性的 既无利也无害 3.中性学说认为,什么情况下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用而导致表现型进化?
【提示】 当中性突变积累导致生物性状出现差异之后,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用而导致表现型进化。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 现代生物科学 控制 和改造生物 1.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
【提示】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体是种群。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提示】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3.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进化没有意义。(×)
【提示】 如环境影响造成了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进化是有意义的。4.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提示】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迁移,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5.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 现代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 【问题导思】
现代达尔文主义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那么
①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②哪些方面是它们的共同点?【审题导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及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精讲精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具有不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答案】 A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问题导思】
①怎样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②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计算公式: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例如: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该定律指出: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特点【审题导析】 (1)植物种群中AA占30%,aa占20%,Aa占50%。(2)该植物为自花传粉即进行自交。【精讲精析】 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30%+50%/2=55%;
亲代:30%AA 50%Aa
↓ ↓
F1:30%AA 1/4×50%AA,1/2×50%Aa,1/4×50%aa
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12.5%=42.5%。
【答案】 B【审题导析】 (1)蜗牛种群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2)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
(3)自由交配的情况下,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
【精讲精析】 先计算蜗牛种群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55%+1/2·30%=70%,a的基因频率为30%。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2·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2·70%·30%=42%。
【答案】 D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机制 【问题导思】
①物种的形成经过哪些环节?
②物种的形成和生物进化有什么关系?1.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3.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4.种群和物种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审题导析】 (1)理解图解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物种形成的过程。【精讲精析】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A项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就是在进化,B项错。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C项错。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只有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引起基因库发生较大改变,才可能产生生殖隔离,D项正确。
【答案】 D
结 论 语 句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三个基本观点是:(1)物种是可变的;(2)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4.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5.中性学说是从分子水平解释生物进化的理论,它认为DNA分子产生的突变大部分是中性的,既无利也无害。 1.(2013·通州市高一质测)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项正确;物种是神创的和物种是不变的是荒谬的观点,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学说内容,A、B、D三项均错。
【答案】 C2.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B.一个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
C.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生殖的基本单位
D.种群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解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而不是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A项错。
【答案】 A3.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解析】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全部个体具有的基因,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不同,只是具有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
【答案】 C4.(2013·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测试)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 )
A.使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C.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认识
D.使不同种群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解析】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所以其根本作用是使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答案】 A5.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 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a的频率有可能相等;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在持续选择条件下,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适应环境,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除环境的选择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等也可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 D6.有关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生物进化决定了自然选择的方向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析】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不是群落。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答案】 D7.(2013·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测试)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个体游泳能力强,分趾个体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基因的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而存活,分趾的海龟则因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千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就表示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就表示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中,ww基因型个体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0.8×0.8×100%=64%。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Ww)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2×0.2×0.8×100%=32%。【答案】 (1)基因库 64% 32%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种群就在进化 (4)没有产生新物种,因为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课时作业(十六)课件47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真核细胞 脊椎动物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多细胞 简单 化石 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
【提示】 (1)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2)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 遗传信息 组成 能量利用方式 真菌界 原核单细胞 光合作用 消费者 2.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1.地球上的生物先有原核生物后有真核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先出现无氧呼吸后出现有氧呼吸。(√)
3.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生物的进化。(√)
4.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
【提示】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问题导思】
①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有哪些关键的事件?
②生物进化过程中结构和代谢的演变有什么规律?1.生物进化的顺序
2.生物进化的趋势
单细胞→多细胞;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级→高级。3.生物代谢类型的演变
(1)原始地球环境没有氧气,原始生命构造简单,体内无复杂的酶体系,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因此原始生命是异养厌氧型。
(2)随着有机物的逐渐消耗,自养型生物出现。
(3)出现了绿色植物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需氧型生物开始逐渐增多。故代谢类型出现的顺序最可能是:异养厌氧型、光能自养型、异养需氧型。【审题导析】 (1)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特点。
(2)生物进化过程加快是由于变异类型增多。
【精讲精析】 通过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答案】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问题导思】
①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什么?
②生物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遗传多样性:指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
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目前已经有记
↓ 录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1)自养型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
①生物由消耗有机物变为制造有机物。
②能产生大量氧气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
①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②推动了动植物的进化。3.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2)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有利的变异逐代积累,从而形成了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而环境是多变的,不同的变异类型适应不同的环境,逐渐形成了适应各种环境的多种多样的生物。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
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气候特点【审题导析】 (1)理解题图代表的含义。
(2)回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特点。
(3)明确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精讲精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各种生态系统因其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中而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答案】 C 结 论 语 句
1.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
2.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生物化石。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命是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和漫长的时间,一步步演变而来的。
5.五界生物系统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2013·南京中华中学高一期末)根据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最早出现的生命是古细菌
B.古生代原始祼子植物和原始爬行动物出现并发展
C.原始的哺乳类和鸟类的出现是中生代在进化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
D.人类出现于新生代的第三纪【解析】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是最高级的生物,应该出现的最晚,即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
【答案】 D
2.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历程的是( )
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级到高级
D.从陆生到水生
【解析】 生物进化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 D3.推测地球上最早诞生的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是(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解析】 根据新陈代谢部分的知识,有的学生会误认为最早的生命是自养型而误选。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断定为厌氧型。生命的诞生一定是在原始地球有机物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成的,最早的生命的简单结构还不足以完成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所以是异养型而不是自养型。
【答案】 D4.(2013·常州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晚的多,由此可知(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解析】 根据生物进化的趋势,越早出现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物种B虽比物种A出现得早,但物种A不一定由物种B进化而来。
【答案】 B5.(2013·苏州第十中学高一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与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故A项叙述不完整。
【答案】 A6.如图表示五界系统进化树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分类系统主要是根据生物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差异,将生物界划分为五界。
(2)从生物发展史方面来分析,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即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3)从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来分析,反映了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属于____;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摄食有机物的________,属于________。
(4)①和④的营养方式特征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②的细胞类型特征为_____;③的细胞数目特征为_______;⑤的运动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五界系统的有关内容。
(1)分类依据是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不同。(2)五界系统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核多细胞阶段,又显示了进化的三大方向: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为自然界的生产者;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真菌,为自然界的分解者;摄食有机物的动物,为自然界的消费者。【答案】 (1)细胞的结构特征 能量利用方式
(2)原核单细胞 真核单细胞 真核多细胞
(3)植物 生产者 真菌 分解者 动物 消费者
(4)自养或异养 自养 真核细胞 单细胞或多细胞 大多数能自由运动,少数营固着生活 课时作业(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