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六国论
北宋·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作者简介
指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说理透辟。分为两种:
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题解
论
文体知识——论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六国指哪六国?
文化常识——六国
战国疆域示意图
北宋所处的时代和战国有何相似之处?
分裂割据
背景介绍
北宋疆域示意图
战国疆域示意图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财政入不敷出,军事软弱无能,外交妥协求和,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背景介绍
听读课文
赂秦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获邑
思厥 暴霜露 草芥 与嬴
洎牧 殆尽 当与秦 悲夫
为…之所 日削月割 苟以 下咽
lù
yì
jué
pù
jiè
yǔ
jì
dài
wéi
gǒu
sàng
tǎng
fū
shuài
xuē
yàn
读文正音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武器
战:动词,打仗、作战
善:形容词,好
弊:弊病
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而:连词,就
之: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道:原因 判断句
或曰:有人说。
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耶:助词,表疑问
完:形→动 保全
以:介词,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
“弊在赂秦也。”
判断句
疏通文意·第一段
【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思考: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
文本研读·第一段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中心论点
总
分
总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介词,用、凭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小、大:形→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则:连词,就
所得:所得到的土地
其:代词,贿赂获得的土地
其实: 古今异义
古:它的实际数目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患:忧虑、忧患
固:本来
亡:动词,丧失、丢失
疏通文意·第二段
邑:①都城 ②城镇
③古时帝王分封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祖辈和父辈(古今异义)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暴:同 曝
以:连词,相当于“而”,才
尺寸:比喻面积小
之:助词,的
视:动词,看待、对待
之:代词,代“尺寸之地”
甚:副词,很、非常
举:动词,拿、用
以:连词,表目的,来
然后:这样以后
安寝:安稳熟睡
而:连词,表转折,却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之:助词,的
暴:形容词,凶残
之:助词,的
厌:满足
奉:送 之:代秦国
弥、愈:副词,越、更
繁:形容词,多
颠覆: 灭亡、覆灭(古今异义)
理:按道理 固: 本来
之:赂秦的各国
判:决定,确定
以:连词,用
事:动词,侍奉
薪:柴草
得:适宜、得当
之:代上面说的道理
【译文】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达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丢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丢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达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忧患,本来就不在战争了。
回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之时;诸侯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经确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就这样了。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对啊!
疏通文意·第二段
文本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分论点一: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秦国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多
诸侯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多
数量上
先人开辟难—后人割让易
得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态度、效果上
事理上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原因不在战,在赂
“固不在战矣”
赂秦的危害性
靠赂秦苟且偷生
不可取
赂秦的危害性后果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三组对比
事实论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把城池比作草芥——比喻论证
六国破灭
之原因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诸侯赂秦
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疏通文意·第三段
终:最终
继:副词,接着、随后
迁灭:迁,改变 灭亡
何:为什么
哉:助词,表疑问 呢
与:亲附、亲近
赢:秦王的姓
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判断句
既:已经
之:助词,的
始:副词,当初、起初
其:代词,他们的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而:连词,表转折,却
斯:代词,这
之:助词,的
兵:武力
“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以…为:把…作为
计:策略
始:才
速:动词,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于:和、跟
于秦:状语后置
再:古:两次
今:又一次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之:代秦军
洎:及、等到
以:因为
诛:被杀(含被动)
其:代赵国
而:连词,表转折,却
终:动词,坚持到底
革:革除;灭:灭亡
殆:几乎;
之:的 ;际:时候
“处在秦国把其它各国消灭完的时候”
可谓:可以说
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孤:单独
危:危险
而:表顺承
诚:副词,确实、实在
不得已:没有办法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副词,从前、过去
使:连词,假使、如果
三国:韩、魏、楚,这三国都曾割地赂
其:他们的
附:亲附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行:动身、出发
犹:还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数、理:指天数、命运。
之:助词,的
当:通“倘”t ng。假如、如果
相较:相抵、相抗衡,实力差不多
或:或许
易:轻易
量:估量
【译文】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和秦国五次作战,二败三胜。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秦国。等到李牧因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各国消灭完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孤立危急,战败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疏通文意·第三段
论证严密: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
齐:与嬴
燕:刺秦
赵:杀牧
智力孤危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鄙夷
赞美
惋惜
文本研读·第三段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以:介词,用
之:助词,的
封:封赏
礼:名→动,礼遇,礼待
西:名→状,向西
向:朝向(秦国)
之:主谓之间取独
下:名→状,向下
咽:吞食
疏通文意·第四段
之:助词,的
而:表转折,却
为:表被动,被
之:助词,的
劫:胁迫
日、月:名→状,每日/每月
以:连词,以至
于:到
为:动词,治理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使:动词,让、叫
为:表被动,被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文本研读·第四段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其:代六国
于:比
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而:连词,表转折,却
可:可以
以:凭借
而:连词,表顺承
之:代秦国
之:助词,的
苟:如果
以:凭借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下:降低身份
而:连词,表转折,却
从:跟随
之:助词,的
故事:旧事
是:这
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不要重蹈覆辙)
结论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对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在六国下
六国与秦:诸侯
古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今
比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弊在赂秦(总)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
燕赵
申明主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点明主旨,借古讽今
论证方法
引证法
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
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比喻论证、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必修下第八单元文言知识考核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
包括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重点实词、特殊句式、重点虚词,共60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分120分,限时40分钟。
【5月18日周四晚读】
17:50-18:10,结合《优化方案》“语言自主梳理”版块、课下注释、课堂重点字词笔记,复习本单元四篇文言文;
18:10-18:50全年级文言基础知识过关竞赛。设班级团体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三等奖3名,学生个人优胜奖30名。
文本小结
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比喻、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从“赂秦”与“不赂秦”两方面充分论证六国破亡的原因,委婉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鉴,对辽、西夏的侵犯主张反抗,勿重蹈覆辙。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以古鉴今,切中时弊,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有力,气势充沛,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拓展探究
单元学习任务二.2:
战国时的六国,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却亡于秦国,吸引了众多论者的目光。杜牧认为是由于六国之君未能“各爱其人”,苏洵则认为弊在赂秦。阅读杜牧《阿房宫赋》、苏洵《六国论》,比较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两篇文章各有怎样的针对性。
答案示例:
(1)比较文章思路的不同:
《六国论》思路:文章重在思辨论证。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总分总)
《阿房宫赋》思路:文章在铺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作者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阿房宫的建筑之胜、宫女之众、珍宝之富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在充分叙事绘景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批判秦朝统治者暴民取材、不施仁爱,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借以讽谏晚唐统治者。(先体物,再言志)
先要了解两文的写作背景。其次,文章的写作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决定了文章的“针对性”。分析文章的“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来展开。
答案示例:
①《六国论》的针对性:针对国家外交策略失当,为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苏洵生活的时代,宋朝的边患主要是辽和西夏,在强敌面前,北宋统治者采用六国故技,每年向辽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赂敌求和,换取苟安的局面。贿赂的结果是,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洵以六国破灭的历史事件为话题,在“赂”字上做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走赂敌求和的历史老路。
②《阿房宫赋》的针对性:针对统治者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的做法,为其敲响了历史警钟。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鹃等纷纷袭扰,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已处于崩溃的前夕。唐穆宗李恒因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作《阿房宫赋》,表面批判六国及秦朝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和昏庸残暴,实质上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