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1.(2023五上·安新期末)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2.(2023五上·安新期末)空气中的____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可以制造肥料,用作灯泡填充气。(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
3.(2023五上·安新期末)火灾救援电话是( )
A.110 B.119 C.120 D.122
4.(2023五上·安新期末)将紫甘蓝汁滴到白醋中,搅拌后的液体会呈现____色。( )
A.紫 B.绿 C.红 D.白
5.(2023五上·安新期末)金属在____环境中,容易生锈。( )
A.干燥 B.寒冷 C.温暖潮湿 D.涂抹油漆
6.(2023五上·安新期末)长时间玩游戏、刷短视频伤害最大的是____。( )
A.心脏 B.眼睛 C.脑 D.手
7.(2023五上·安新期末)____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
A.心脏 B.眼睛 C.脑 D.手
8.(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行为对脑的健康没有好处的是( )
A.合理饮食 B.充足睡眠 C.晚睡晚起 D.锻炼身体
9.(2023五上·安新期末) 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对身心健康不利的是( )
A.合理饮食 B.充足睡眠 C.锻炼身体 D.紧张惶恐
10.(2023五上·安新期末)标志的含义是( )
A.易燃 B.易爆 C.剧毒 D.放射性
11.(2023五上·安新期末)爱护环境与健康不利的行动有( )
A.垃圾分类 B.预防污染 C.多用农药 D.减少噪音
12.(2023五上·安新期末)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以前是( )
A.海洋 B.湖泊 C.沙漠 D.鱼市场
13.(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球结构由外到内排列为(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幔,地壳
14.(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震的形成原因是( )
A.岩石运动 B.土壤移动 C.山脉震动. D.地壳运动
15.(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球内部的____在巨大压力下会沿着裂隙上升,有的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
A.水 B.岩石 C.岩浆 D.地震
16.(2023五上·安新期末)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含(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17.(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手电筒 D.萤火虫
18.(2023五上·安新期末)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传播的。( )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D.跳跃
19.(2023五上·安新期末)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器材有( )
A.眼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潜望镜
20.(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 它们就像____一样,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
A.小冰晶 B.水晶球 C.三个镜子 D.三棱镜
21.(2023五上·安新期末)冬天,我们坐在室外的石凳上,感觉凉。这是因为热量发生了(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整合
22.(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物品在传热比赛中,传热最快的是( )
A.石头棒 B.黄铜棒 C.塑料棒 D.玻璃棒
23.(2023五上·安新期末)熬粥时,要不停地搅拌,是为了让热量在锅内形成( )
A.锅巴 B.辐射 C.香味 D.对流
24.(2023五上·安新期末)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都是倾斜的?( )
A.三角形有稳定性 B.装更多水
C.吸收更多热量 D.美观
25.(2023五上·安新期末)暖气片做成片状,中间有很多空隙,是为了( )
A.保温 B.散热 C.美观 D.坚固
26.(2023五上·安新期末)____保温箱,保温效果更好。( )
A.圆形 B.方形 C.三角形 D.与形状无关
27.(2023五上·安新期末)我们在制作保温箱时,以下填充材料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土壤 B.树叶 C.羽绒 D.木头
28.(2023五上·安新期末)为了防止新冠病毒入侵身体造成的伤害,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佩戴口罩 B.锻炼身体 C.注射疫苗 D.随意聚集
29.(2023五上·安新期末)房屋外墙加装一层厚厚的泡沫板,是为了( )
A.散热 B.保温 C.美观 D.防盗
30.(2023五上·安新期末)能够损害听力,造成听力下降的是( )
A.空气污染 B.噪音污染 C.家庭污染 D.水体污染
31.(2023五上·安新期末)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材料:500毫升烧杯2只、蜡烛2支、细铁丝1根、石灰水等。
实验方法: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如图5-1所示。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烧杯内壁出现 。
(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如图5-2所示。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 。
(3)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32.(2023五上·安新期末)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掉漆的铁栏杆,卫生间的铁螺丝、咸菜瓶的铁盖等物品容易生锈,这是为什么呢?
(1)假设:我认为铁生锈可能和 有关。
(2)材料:铁钉5枚、试管5支、食用油、盐等。
实验方法:把5枚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给试管编上号码。1号试管保持干燥,用橡皮塞密封;向2号试管中加满食用油,用橡皮塞密封;向3号试管中注满水,用橡皮塞密封;向4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敞口放置;向5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并放入少许盐,敞口放置。连续观察十天左右。
实验现象: 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最少, 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最多。
(3)实验结论:铁生锈与 、 、 等因素有关。
33.(2023五上·安新期末)“传热比赛”实验。
(1)如图,在实验中为了比赛公平,实验用的圆棒粗细应该 、浸入热水中的长度应该 、粘贴感温变色纸的位置应该 ,只有制作圆棒的材料 。
(2)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不同材料传热快慢 ,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 ;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 。热的 适合做隔热材料。
34.(2023五上·安新期末)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材料: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卡片1张、发光物品1个、手电筒1个等。
(1)实验(一)
将一个发光的物品放到盒内,盖上盒盖,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再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2)实验(二)
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上部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3)实验(三)
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侧面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4)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结果,我们的结论是:来自于 的光或物体的 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35.(2023五上·安新期末)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如何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呢?请你写出三条建议吧。
(1) ;
(2) ;
(3)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空气中的氧气是支持燃烧的。
2.【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其中氮气占的比例最大,并且可以制作氮肥。
3.【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我国的火警119,不仅是一部电话,而是一套先进的通讯系统。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指示剂,常用它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金属在有空气、潮湿、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
6.【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 长时间玩游戏、刷短视频时使用最多的是眼睛,所以伤害最大的部位是眼睛。
7.【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8.【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早睡早起可以让大脑获得更好的休息,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9.【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紧张惶恐属于不好的情绪,会对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10.【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剧毒品的标志是骷髅头,危险品标牌是白色底,黑色骷髅头,骷髅头下面写剧毒。
11.【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农药过多过量使用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数量增加,并且可能造成植物产生药害,属于对环境与健康不利的行动。
12.【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很可能是海洋,所以才能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14.【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15.【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冲出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
16.【答案】D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7.【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18.【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根据光在空中传播的特点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19.【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
20.【答案】D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虹总是出现在夏天的雨后,因为刚下过雨,空气中非常湿润,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就会被不断折射和反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光谱,小水滴充当的就是三棱镜的效果。
21.【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沿着物体传递的方式叫传导;通过物质流动进行传热的方式叫对流。我们坐在石凳上会感觉凉是因为发生了热传导。
22.【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最高。
23.【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沿着物体传递的方式叫传导;通过物质流动进行传热的方式叫对流。熬粥时不停搅拌是为了形成对流。
24.【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热水器面积有限,而阳光与地平面有角度照射,所以为了受照射面积最大化,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倾斜安装方式。
25.【答案】B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暖气片做成片状,中间有很多空隙,增加散热面积,片间距使空气流通更加快,热交换效率更高。
26.【答案】A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圆形的保温箱的表面积最小,最小的表面积意味着传热面积最小,加之夹层可以抽真空,有利于获得最佳的隔热保温效果,所以圆形的保温箱保温效果最好。
27.【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其隔热性能越好,所以羽绒的保温性能最好。
28.【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新冠病毒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所以为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不能随意的聚集,出门要戴口罩,加强锻炼提高自免疫力,注射疫苗进行预防等。
29.【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房屋的外墙贴泡沫板可以有效地阻碍热传递,从而减少房间里的热能的损失。
30.【答案】B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家庭污染、水体污染对听力是没有直接影响的,噪音污染可以直接影响到听力。
31.【答案】(1)水(或小水滴、小水珠)
(2)浑浊
(3)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蜡烛燃烧的反应。
(1)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所以杯壁上会有小水滴。
(2)蜡烛燃烧后会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蜡烛燃烧会形成水和二氧化碳。
32.【答案】(1)空气、水、盐(猜想不必是最后结论,写出一个也可以)
(2)2;5
(3)空气;水;盐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1)铁生锈与温度、空气、水都可能有关。
(2)在水分、空气充足的情况下更加容易生锈。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与水分、空气、盐等因素有关系。
33.【答案】(1)相同;相同;相同;不同
(2)不同;良导体;不良导体;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1)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时,其他条件是相同的,只有材料不同。
(2)容易导热的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34.【答案】(1)能;否(或不能)
(2)能
(3)否(或不能)
(4)光源;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1)物体发光时是可以看到物体的,物体不发光时是看不到的。
(2)通过手电筒照射入盒内,盒内的字会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在侧面照射时,手电筒的光是不能进入盒子内的。
(4)物体自身发光或者反射光时,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物体的。
35.【答案】(1)合理营养
(2)锻炼身体;
(3)充足睡眠。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保证身心健康,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锻炼身体等。
1 / 1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1.(2023五上·安新期末)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空气中的氧气是支持燃烧的。
2.(2023五上·安新期末)空气中的____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可以制造肥料,用作灯泡填充气。(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其中氮气占的比例最大,并且可以制作氮肥。
3.(2023五上·安新期末)火灾救援电话是( )
A.110 B.119 C.120 D.122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我国的火警119,不仅是一部电话,而是一套先进的通讯系统。
4.(2023五上·安新期末)将紫甘蓝汁滴到白醋中,搅拌后的液体会呈现____色。( )
A.紫 B.绿 C.红 D.白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指示剂,常用它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2023五上·安新期末)金属在____环境中,容易生锈。( )
A.干燥 B.寒冷 C.温暖潮湿 D.涂抹油漆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金属在有空气、潮湿、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
6.(2023五上·安新期末)长时间玩游戏、刷短视频伤害最大的是____。( )
A.心脏 B.眼睛 C.脑 D.手
【答案】B
【知识点】眼睛
【解析】【分析】 长时间玩游戏、刷短视频时使用最多的是眼睛,所以伤害最大的部位是眼睛。
7.(2023五上·安新期末)____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
A.心脏 B.眼睛 C.脑 D.手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8.(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行为对脑的健康没有好处的是( )
A.合理饮食 B.充足睡眠 C.晚睡晚起 D.锻炼身体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早睡早起可以让大脑获得更好的休息,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9.(2023五上·安新期末) 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对身心健康不利的是( )
A.合理饮食 B.充足睡眠 C.锻炼身体 D.紧张惶恐
【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紧张惶恐属于不好的情绪,会对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10.(2023五上·安新期末)标志的含义是( )
A.易燃 B.易爆 C.剧毒 D.放射性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剧毒品的标志是骷髅头,危险品标牌是白色底,黑色骷髅头,骷髅头下面写剧毒。
11.(2023五上·安新期末)爱护环境与健康不利的行动有( )
A.垃圾分类 B.预防污染 C.多用农药 D.减少噪音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农药过多过量使用会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数量增加,并且可能造成植物产生药害,属于对环境与健康不利的行动。
12.(2023五上·安新期末)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以前是( )
A.海洋 B.湖泊 C.沙漠 D.鱼市场
【答案】A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很可能是海洋,所以才能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13.(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球结构由外到内排列为(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幔,地壳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14.(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震的形成原因是( )
A.岩石运动 B.土壤移动 C.山脉震动. D.地壳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15.(2023五上·安新期末)地球内部的____在巨大压力下会沿着裂隙上升,有的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
A.水 B.岩石 C.岩浆 D.地震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冲出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
16.(2023五上·安新期末)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含(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答案】D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7.(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手电筒 D.萤火虫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
18.(2023五上·安新期末)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传播的。( )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D.跳跃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根据光在空中传播的特点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19.(2023五上·安新期末)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器材有( )
A.眼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潜望镜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
20.(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 它们就像____一样,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 )
A.小冰晶 B.水晶球 C.三个镜子 D.三棱镜
【答案】D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虹总是出现在夏天的雨后,因为刚下过雨,空气中非常湿润,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就会被不断折射和反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光谱,小水滴充当的就是三棱镜的效果。
21.(2023五上·安新期末)冬天,我们坐在室外的石凳上,感觉凉。这是因为热量发生了(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整合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沿着物体传递的方式叫传导;通过物质流动进行传热的方式叫对流。我们坐在石凳上会感觉凉是因为发生了热传导。
22.(2023五上·安新期末)下列物品在传热比赛中,传热最快的是( )
A.石头棒 B.黄铜棒 C.塑料棒 D.玻璃棒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最高。
23.(2023五上·安新期末)熬粥时,要不停地搅拌,是为了让热量在锅内形成( )
A.锅巴 B.辐射 C.香味 D.对流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沿着物体传递的方式叫传导;通过物质流动进行传热的方式叫对流。熬粥时不停搅拌是为了形成对流。
24.(2023五上·安新期末)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都是倾斜的?( )
A.三角形有稳定性 B.装更多水
C.吸收更多热量 D.美观
【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热水器面积有限,而阳光与地平面有角度照射,所以为了受照射面积最大化,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倾斜安装方式。
25.(2023五上·安新期末)暖气片做成片状,中间有很多空隙,是为了( )
A.保温 B.散热 C.美观 D.坚固
【答案】B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暖气片做成片状,中间有很多空隙,增加散热面积,片间距使空气流通更加快,热交换效率更高。
26.(2023五上·安新期末)____保温箱,保温效果更好。( )
A.圆形 B.方形 C.三角形 D.与形状无关
【答案】A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圆形的保温箱的表面积最小,最小的表面积意味着传热面积最小,加之夹层可以抽真空,有利于获得最佳的隔热保温效果,所以圆形的保温箱保温效果最好。
27.(2023五上·安新期末)我们在制作保温箱时,以下填充材料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土壤 B.树叶 C.羽绒 D.木头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其隔热性能越好,所以羽绒的保温性能最好。
28.(2023五上·安新期末)为了防止新冠病毒入侵身体造成的伤害,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佩戴口罩 B.锻炼身体 C.注射疫苗 D.随意聚集
【答案】D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新冠病毒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所以为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不能随意的聚集,出门要戴口罩,加强锻炼提高自免疫力,注射疫苗进行预防等。
29.(2023五上·安新期末)房屋外墙加装一层厚厚的泡沫板,是为了( )
A.散热 B.保温 C.美观 D.防盗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房屋的外墙贴泡沫板可以有效地阻碍热传递,从而减少房间里的热能的损失。
30.(2023五上·安新期末)能够损害听力,造成听力下降的是( )
A.空气污染 B.噪音污染 C.家庭污染 D.水体污染
【答案】B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家庭污染、水体污染对听力是没有直接影响的,噪音污染可以直接影响到听力。
31.(2023五上·安新期末)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材料:500毫升烧杯2只、蜡烛2支、细铁丝1根、石灰水等。
实验方法: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如图5-1所示。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烧杯内壁出现 。
(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如图5-2所示。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 。
(3)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答案】(1)水(或小水滴、小水珠)
(2)浑浊
(3)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蜡烛燃烧的反应。
(1)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所以杯壁上会有小水滴。
(2)蜡烛燃烧后会形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蜡烛燃烧会形成水和二氧化碳。
32.(2023五上·安新期末)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掉漆的铁栏杆,卫生间的铁螺丝、咸菜瓶的铁盖等物品容易生锈,这是为什么呢?
(1)假设:我认为铁生锈可能和 有关。
(2)材料:铁钉5枚、试管5支、食用油、盐等。
实验方法:把5枚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给试管编上号码。1号试管保持干燥,用橡皮塞密封;向2号试管中加满食用油,用橡皮塞密封;向3号试管中注满水,用橡皮塞密封;向4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敞口放置;向5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并放入少许盐,敞口放置。连续观察十天左右。
实验现象: 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最少, 号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最多。
(3)实验结论:铁生锈与 、 、 等因素有关。
【答案】(1)空气、水、盐(猜想不必是最后结论,写出一个也可以)
(2)2;5
(3)空气;水;盐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1)铁生锈与温度、空气、水都可能有关。
(2)在水分、空气充足的情况下更加容易生锈。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与水分、空气、盐等因素有关系。
33.(2023五上·安新期末)“传热比赛”实验。
(1)如图,在实验中为了比赛公平,实验用的圆棒粗细应该 、浸入热水中的长度应该 、粘贴感温变色纸的位置应该 ,只有制作圆棒的材料 。
(2)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不同材料传热快慢 ,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 ;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 。热的 适合做隔热材料。
【答案】(1)相同;相同;相同;不同
(2)不同;良导体;不良导体;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1)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时,其他条件是相同的,只有材料不同。
(2)容易导热的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34.(2023五上·安新期末)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材料: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卡片1张、发光物品1个、手电筒1个等。
(1)实验(一)
将一个发光的物品放到盒内,盖上盒盖,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再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2)实验(二)
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上部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3)实验(三)
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侧面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4)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结果,我们的结论是:来自于 的光或物体的 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答案】(1)能;否(或不能)
(2)能
(3)否(或不能)
(4)光源;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1)物体发光时是可以看到物体的,物体不发光时是看不到的。
(2)通过手电筒照射入盒内,盒内的字会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在侧面照射时,手电筒的光是不能进入盒子内的。
(4)物体自身发光或者反射光时,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物体的。
35.(2023五上·安新期末)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如何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呢?请你写出三条建议吧。
(1) ;
(2) ;
(3) 。
【答案】(1)合理营养
(2)锻炼身体;
(3)充足睡眠。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保证身心健康,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锻炼身体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