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3 00:3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一次秘密飞行 :波罗行动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1923年—至今
1971年7.8日先抵达巴基斯坦首都,拜访叶海亚汗,在宴会上,基辛格声称吃坏肚子不舒服,离开记者视线.
7.9凌晨4点,巴基斯坦一架飞机飞往了中国。
7.9中午12点“身体不适”的基辛格出现在中国南苑机场。
7.9日下午至11日周总理接见了基辛格,并进行了会谈。
对中国长期敌对的美国,
为何进行访华行动?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
2.知道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新成果。
3.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新进展。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1、摆脱孤立—恢复席位
联合国旗帜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等距离方位投影
象征和平与安全的橄榄枝花环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成立时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总部:美国纽约
最初创始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
1.为何说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结束第二次秘密访华,离开中国前,他有把握的说……
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合国,明年差不多了。待尼克松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事实又是如何呢?
基辛格的判断是否准确?
2.背景: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②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1.背景:①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为了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拉越多国家的支持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的阻挠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2.阻力: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3.时间:1971年10月
4.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内容: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1971年11月15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受到各国记者的“包围”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会议。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发表了讲话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的努力与成果
1967—1971年历届联合国大会对“驱蒋纳我”提案的投票表决情况
支持新中国的票数是怎样变化的?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驱逐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意义:
(1)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
美国的阻挠下,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根本原因
1951年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什么对策?
中美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国际
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并支持中国
时间 重大事件
1953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国际地位
经济实力
国防科技
国内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美国经济“滞涨”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苏攻美守)
根本原因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中国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国家利益
(3)中美建交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先后经历了敌对—正常化—建交的过程。
敌对
正常化
建交
“小球转动大球”
中美关系变化:敌视→关系正常化→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中美两国为什么22年没交往?
“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
“跨洋握手”
中美敌对的时代结束了;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开始了。
二、中美、中日建交:
尼克松为这场“破冰之旅”做足了准备,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用筷子,在中国欢迎晚宴上让周恩来大为赞叹。
跨洋握手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8年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建交公报”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发展。
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聚焦热点——中美关系:
有合作、有竞争
从中美之间外交关系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2、迎来转机—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2.时间:改革开放后
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主要措施::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欧盟国家
中日关系
睦邻友好关系
政治经济合作
积极发展关系
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正常化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5.主要措施::
①注重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6.外交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7.外交成就:
(1)截止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杭州G20
第12次峰会
亚信峰会
金砖国家
领导人
第九次会晤
三、全方位外交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8.全方位外交的意义:
三、全方位外交
思考: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外交人才:
国际环境: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家们的努力;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交方针:
建交基础: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继续践行求同存异方针
始终坚守一个中国原则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赠送熊猫
巡展与商业租借
合作研究
熊猫外交
三、全方位外交
尊严来自实力
课堂总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10
1971.4
1971.7
1972
1979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
正常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1、某年,阿尔巴尼亚等17国驻联合国代表给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写信,要求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列入联大议程。这一提案的内容得以实现是在( )
A.1955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2、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
A
练一练
3、20世纪70年代我国“乒乓外交”的对象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非洲
4、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A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