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644年北京城内的三位皇帝
明崇祯帝
清顺治帝
大顺李自成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明朝的灭亡
第十七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末日帝国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深度高达手办热爱者”
——名气仅此于鲁班的工匠
爸爸: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爷爷: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深度肥宅爱好者”
——20年不上朝
我太难了!
明崇祯帝
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明朝中后期皇帝的概况。
相关史事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相关史事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政治日益腐败
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概况。
刘瑾(明武宗)
魏忠贤(明熹宗)
政治腐败的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顾宪成等人组成的“东林党”
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政治腐败的表现
材料:“(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郑廉《豫变纪略》
材料:“是时(崇祯),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
——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
辽饷+剿饷+练饷
“加派三饷520万两,超过全国总赋额的1\3。
——七下历史教参
材料:“皇上(神宗)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
——清张廷玉等 《明史.田大益传》
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活动:阅读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概况。
明神宗时期(爷爷)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哥哥)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自己)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政治腐败
促使
加速
社会动荡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甲编
土地兼并
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
活动:阅读材料,说出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概况。
明代中后期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导致
一、灭亡原因: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昏庸
宦官专权
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农民流离失所。
明朝末年
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赋税苛重;
连年灾荒,饥民遍野;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明末农民起义
大明悲歌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起义!!
根本原因
(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直接原因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活动:阅读材料,说出农民起义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到86页的内容,梳理起义的过程。
活动:阅读课本,梳理农民起义的过程。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政治腐败,赋税严重; 陕北连年干旱
提出_________口号
建立
_________
政权
________年4月
________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_____年
陕西起义
进军______
攻克______
攻克______
明朝灭亡
中原
均田免赋
均田:
免赋:
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减免沉重赋税,特别是不纳粮
农民阶级第一次对于土地提出明确要求
活动:阅读课本,梳理农民起义的过程。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P86材料研读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明朝官府
李自成起义军
广大人民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
均田免赋
发放钱粮
(民心丧尽)
(赢得民心)
活动:阅读材料,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政治腐败,赋税严重; 陕北连年干旱
提出_________口号
建立
_________
政权
________年4月
________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_____年
陕西起义
进军______
攻克______
攻克______
明朝灭亡
河南
均田免赋
西安
北京
1644
崇祯帝
276
大顺
活动:阅读课本,梳理农民起义的过程。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农民军很快腐败
前
后
农民阶级有其自身局限之处,尽管明朝政府是被李自成直接推翻,但导致明朝灭亡绝不是农民起义单一之力….
迅速发展
急速消逝
提出口号: “均田免赋”
平均土地,减免沉重赋税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
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追赃助饷,官绅人人自危
李自成一心关注登基大典
活动:阅读材料,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后金的兴起,消耗了明朝的的国力。
重要原因:
活动:阅读材料,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活动:纵观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结果,你有哪些认识?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2.起义领袖蜕变为新的地主阶级,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等。
总之:由于农民的阶级局限性,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可以打击封建统治,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封建制度。
封建暴政:封建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引起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一、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农民起义的结果:
1.大功未成先死或终被镇压,如陈胜、吴广、张角、李自成等;
官逼民反
活动:纵观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结果,你有哪些认识?
目标2.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分析材料,描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状况。
天下归清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太祖——努尔哈赤
1559年—1626年
(1)时间:
(2)建立者:
(3)国号:
1616年
努尔哈赤
大金(史称后金)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后金建立的概况。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八旗制度。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清朝建立的概况。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吴三桂
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
——《崇祯十七年》
1644年4月,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吴三桂入关概况。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九宫山李自成墓
活动:阅读材料,了解吴三桂入关概况。
目标3.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本,梳理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过程。
内忧
政治黑暗腐败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李自成起义
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山海关之战
(李自成战败
清军入关)
外患
陕北连年灾荒
明的灭亡
课堂小结
推翻明朝
社会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