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掌握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与职责,理解其设立的影响。
2.知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掌握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和危害。
3.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统治下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及清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表现,理解其深远影响。
这是什么机构?
故宫里,靠近雍正帝的寝宫养心殿有一排简陋的民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人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它却是大清帝国的中枢权力机关。
军机处
导入新课
清朝初年到乾隆时期中枢机构发生的变化。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材料一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
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雍正帝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跪受笔录,不能发表意见)
阅读材料,分析军机处有哪些特点。
材料1:
材料2:军机大臣须每天值班,等候皇帝随时召见。当天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下面送达的奏章,以保证军机处处理政务的极高效率。
材料3:军机处设在皇帝身边,与朝臣百官相隔绝;对印信管理极严。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
简
速
密
阅读材料,说说军机处的设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1: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材料2:
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
宋
明清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说说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康熙
雍正
乾隆
戴名世《南山集》狱
事由:同情前明政权,
使用南明年号。
结果:牵连三百多人,
戴名世被处斩。
查嗣庭狱
出考题:“维民所止”,被
指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
查在狱中死去被戮尸枭首,
其子坐死,家属流放。
胡中藻诗狱
“一把心肠论浊清”
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被杀,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大兴文字狱
“清朝时因文字犯禁或藉
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
设置的刑狱。”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案例
案名 事由 株连人数
庄廷龙《明史》案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70--120
戴名世《南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吕留良案 反对清朝统治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胡中藻案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 被指为侮辱清朝。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斩首,抄家
查嗣庭案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抄家,死于狱中
自主思考
根据材料,回答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清代的文字狱多因镇压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而发难。这显然是由于身为少数民族的清廷统治者,对数量巨大、文化悠久的汉民族的恐惧。清代帝王认为,汉人的民族意识一日不消灭殆尽,清廷的统治一日不得巩固。
目的: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P102最后一段,指出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寥寥,只得作罢。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
发展和进步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
借编书之名行查书之实,破坏古书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乾隆)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目的: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文化专制政策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禁锢思想
巩固统治
思考:历朝历代加强文化专制的目的是什么?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恭王府
军队颓废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
四大矛盾
官场腐败
清朝就像一个被虫蛀渐渐从内部腐烂掉的苹果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结果: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1.官场腐败
(1)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2)表现
①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②乾隆以后,贪风更盛,各级官吏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结果: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兵饷现象十分普遍
2.军队腐败
(1)原因: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2)表现: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财政危机
(1)原因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2)结果
嘉庆以后,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
(3)影响: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
(1)原因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
(2)结果
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以乞讨为生
(3)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
严格限制
≠
绝对禁止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
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倭患严重、荷占台湾、雅克萨之战….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天仙配》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3.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阅读课本105页,归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及其表现。
严厉海禁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颁布“禁海令”,
不准“片帆出海”。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康熙帝收回台湾后,开放
宁波、漳州、广州等口岸。
限制贸易
1757年乾隆时期只限
广州一口开放通商。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广州十三行西洋式建筑
18世纪末广州港盛况
英国的请求(部分):
1.将贸易扩展到舟山、宁波和天津。
2.照俄罗斯人之先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所货栈,以销售货物。
3.于舟山附近指定一未经设防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存放货物及停泊船舶
——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5-1834年)》
结合英国的请求分析,乾隆的担心是否有道理?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合作探究: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 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①闭关锁国政策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它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③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
影响: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以史为鉴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启示。
唐
宋
明
清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市舶司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领先
落后
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
对外开放
课堂小结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设立军机处
政治
大兴文字狱
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
文化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政策
社会危机重重,
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1.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赋 D.照旨拟文,上传下达
D
2.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
A.“广州十三行” B.市舶使 C.市舶司 D.宣政院
A
检测提升
B
3.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统治 B.压制文人 C.打击汉人 D.钳制思想
5.清朝前期,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这体现了清朝前期( )
A.闭关锁国 B.言论自由 C.文化专制 D.重文轻武
A
C
5、清朝规定出海商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这些规定体现清朝( )
A.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
C.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D.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
C
6.乾隆在答复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要求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一封信时说:“……正如您的大使能亲眼看到的那样,我们拥有一切东西。我根本不看重奇特或精巧的物品,因而,不需要贵国的产品。”出现这一回答的主要原因( )
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