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山行》说课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山行》说课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8:34: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山行》说课制作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板书
七、教学反思
说课环节
杜牧的《山行》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第四课第一篇古诗,本单元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展开,而《山行》一诗主要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理解诗句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山行》是《古诗两首》这课中的第二首诗,所以本课打算在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4)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②能根据插图和现在说话的习惯及时讲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模式
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2、生字指导。
3、整体感知,指导反复诵读。
4、创设情境,感悟古诗情感。
5、创设情境,情感升华,背读
全文。
6、教师小结。
四、说教法、学法:
1、图片激趣法。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法。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词句理解有些难度,所以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看图,自己展开想象,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古诗中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4、情境演读法。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山 行
杜牧
五、教学过程
课件1:复习激趣,导入新课,营造气氛。
意图:在课前让学生诵读学过的古诗,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营造好气氛。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人们称他为(小杜)。
课件2:作者简介。
意图:让学生大致了
解作者,清楚知道作者的
朝代。
教师示范朗读
意图:(放古筝曲,让古筝曲萦绕课堂。)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jìng
xié
fēng

我会认
我会认
意图:检查基本识字情况,以个别提问
的方式,让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从而能激发
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欲望,课堂效果显著,达
到教学设计的目的。
径 斜
枫 于
交流识字方法。
1、开火车认读生字。
意图:男女开火车认读生字,用简单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简单轻松的环境下识字来检查他们的识字情况,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2、交流识字方法
意图:交流识字方法:因为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大,所以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识字方法,尤其是换部首的识记方法,这样会让学生区分形近字,并且能增加同部首字的积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记住很多字,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方法。如:猜字谜;组词记忆;拆字记忆等多种识记生字的办法,让学生自主识记,自主学习,达到识字,记字的最好目的。


我会写
我会写,学习生字:枫、于。
意图:先学习生字目的主要在于,在识记生字后,再来学习要写的字,更能加深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词语的积累,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朗读这首古诗,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字放到了前面,这样的话在后面古诗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的把这首诗通过读通、读顺而再读出感情来。
山 行
整体感知古诗,请生自读古诗2遍。
意图:目的是为了检查识字情况,是否仍有不认识的字,或是读错的字。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通过课件让生直观的理解“石径斜”,请生自己说说看到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随机指导理解古诗第一句大意。
意图: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通过观察,再体会,读,教师指导读,读出停顿,读出感情。个别读、齐读,是为了检查和了解学生品读情况。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请生直观的看图说明,你觉得山上的云怎么样?像什么?你觉得山上的景色怎么样?
意图:让生意境体会景色的美,并能让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和想象的空间,学生能各抒己见,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设计意图:
看图理解并能复习当堂学的知识,对前面学习的巩固,通过直观体会,意境体会,各种方式的朗读,最终达到有感情的背诵前两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意图:请生观察图中诗人近处都看到什?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他给身边的马夫都说了些什么?请生通过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回答。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读好后两句。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观察枫叶在深秋时节的变化,通过课件展示直观理解诗句的内容。
霜叶红于二月花。
看图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意图:观察枫叶在深秋时节的变化,通过课件展示直观理解诗句的内容。
再次体会后整体感知后两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后两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划分全诗
意图: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划分全诗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正确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使学生“读得美”,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去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山 行
杜牧
(唐)
设计意图:放古筝曲,让古筝曲萦绕课堂,创设意境。在理解全诗的意思后,看图有感情,有意境,能正确流利的背诵全诗,达到教学目的。
课件16-19播放有关秋天美丽风景的图片欣赏,兴趣延伸,观察有关自己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意图:教师应该趁着此时的秋景和古诗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秋季景色的美,并爱上古诗。
山行
(唐)杜牧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林 喜爱
霜叶
六、教学板书:
《山行》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它以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而流传至今。所以,本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会意境,这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所以,我对本次课文教学的安排首先是这样的:
一、熟读古诗,读中体会。
二、结合课件图画,请学生自己说说都看到什么?借此比较直观的让生了解古诗中字面的意思,从而一步步理解全文。
三、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第二句时,我让生自己说说你看到的白云,你感觉它像什么?像是在什么地方?你感觉这枫林像什么?学生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像纱裙,有的说像仙境,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学习后两句时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有可能对马夫说了什么?作者还会在哪去欣赏枫林?学生都能各抒己见,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四、但在此次教学中,也发现自己的一些教学漏洞,在开篇学习中请生找出作者都看到那些景色 我们班的赵思秒同学说还有“二月花”,对于学生的问题未有解答并板书。其实这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文脉,在学习古诗最后一句是可随机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遗漏,但在课后都向学生一一解答,学生们也都清楚古诗内容,并完全理解其意。在最后板书总结时,由于时间关系结束的有些草率,学生们都能体会作者对这片枫林和这美丽景色的喜爱,情感上应该有所升华,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作者不仅仅是对这枫林的喜爱,更是对这秋天景色的喜爱,以此并回归单元“美丽的秋天”。如果情感上要有所升华,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课后都将一一补充,学生们也都体会深刻。
七、教学反思
谢谢大家!
说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