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地理试题(四)(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地理试题(四)(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2 19:31:27

文档简介

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
地理试题(四)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B A C C A D B A C D C D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答案】
(1)地处山西中部,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以省会城市太原为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对外辐射能力强;是山西人口、经济的主要聚集地,产业基础雄厚;太原、忻州、晋中、吕梁、阳泉五市联合,城市群规模大;山西省内优质大学的主要集中区,高素质人才多,科技水平高;煤炭、铝土矿、旅游等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答出4点得8分)
(2)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材料工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吸引京津冀等周边的高层次人才、高端制造业、新材料工业等产业链集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太原直通忻州的快速交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区域内产业协同、人才交流和信息共享。(答出2点得4分)
(3)大同、朔州等中心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周边小城镇和地区流动,形成城市辐射;在晋北城镇圈内,形成规模不同、等级不同的城市体系,产业的层层辐射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镇空间体系日趋完善。(答出2点得4分)
(4)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山西的区域竞争力(1分);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1分);提高山西城镇化水平(1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拉动经济发展(1分);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1分)。(5分)
17.【答案】
(1)江淮地区梅雨期缩短,降水量减少;(2分)江淮伏旱天气时间延长,高温干旱;(2分)华北和东北雨期提前,降水量增加。(2分)
(2)纬度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夜短,太阳辐射量大;(2分)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持续形成晴朗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弱,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而升温;(2分)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形成高温天气。(2分)
(3)干热天气促进土壤水分加速蒸发,土壤严重缺水,影响森林生长;(2分)干热天气造成植物死亡,并引发森林大火;(2分)进一步影响森林生物多样性。(2分)
18.【答案】
(1)纬度较低,光热充足;(2分)河流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淤泥质海岸(滩涂广布)。(2分)
(2)该区地势平坦、低洼;(2分)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沿河流上溯范围扩大;(2分)沉积物沿河流向上游沉积,潮间带范围逐渐扩大,红树林种子随涨潮水的动力沿河流上溯生长,(2分)红树林适生范围向河流上游扩张。
(3)强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导致当地(上升气流减弱或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引发干旱;(2分)该地(因东南信风减弱,海水补充减少)海平面大幅下降,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2分)气温异常升高,蒸发加大,土壤孔隙水(或海水)盐度升高,(2分)当地红树林无法适应干旱、高盐环境而大面积枯萎。秘密★启用前
2023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模拟试卷
地理试题(四)
本试卷共6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内蒙古草原区煤炭资源富集,而煤炭资源开采形成的废弃地的恢复与重建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内蒙古某露天煤矿排土场(指采矿废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如下图)基质主要为采矿剥离物、采矿废弃物、灰渣等,岩土混排后覆土,形成覆土坡。某研究单位在该地进行人工恢复植被试验,下表示意该试验地设置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在4-5年后土壤养分和物种多样性状况(样地Ⅰ一Ⅳ为四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V为未进行植被恢复的对照区)。据此完成1—3小题。
样地编号 pH值 有机质(g·kg-1) 全氮(g·kg-1) 全磷(g·kg-1) 钱钾(g·kg-1) 物种多样性指数
Ⅰ 9.08 6.39 0.42 0.32 34.37 2.543
Ⅱ 9.92 9.83 0.51 0.26 43.65 2.594
Ⅲ 9.13 8.66 0.47 0.34 39.94 2.465
Ⅳ 8.75 5.91 0.38 0.28 44.18 2.174
Ⅴ 9.25 3.80 0.25 0.13 30.71 1.852
1.该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系统恢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 B.降水极少 C.风沙肆虐 D.坡度较大
2.该试验成果中,最具推广价值的植被配置模式是样地
A.I B.Ⅱ C.Ⅲ D.Ⅳ
3.该地选择生态修复植被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A.优先选择最耐旱物种 B.优先选择最耐盐碱物种
C.优先选择当地的物种 D.物种尽可能的丰富多样
风险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极大,威胁生产生活安全。某矿区采用智能化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边坡风险,提前加固边坡,保障了生产安全。下图分别示意边坡传感器布设形式和边坡等高线,传感器数量精简化和特种排列方式是地面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4—6题。
4.该系统利用布设在边坡的传感器的位移量监测边坡风险,其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5G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为保证该系统的有效运行,传感器的布设应符合
①避开断层和破碎带 ②尽量在一条直线或平面上
③尽量远离开采区 ④尽量集中放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根据该地边坡形态,传感器更新改造后布设形式是
A.星型 B.网格型 C.环型 D.分散布置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水坝的主要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水坝下游流量 B.抬高水坝上游水位
C.加快水坝下游流速 D.增加水渠总体流量
8.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是7-8月的原因主要是
A.该地此时伏旱现象严重,灌溉需水量大
B.此时该地为雨季,降水量大,防洪需要
C.该地常年受副高控制,此时农作物需水量大
D.此时农作物播种面积小,农田排水需要
9.图中甲处河岸泥沙淤积作用最强,其不同于丙的独特原因是
A.地势平缓 B.位于河流的凸岸 C.水坝阻挡 D.上游方向侵蚀强
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0.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最强的时段是
A.3月1~3日 B.3月4~15日
C.3月16~19日 D.3月21~25日
11.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B.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积雪释放热量给地面 D.积雪吸收大气热量使气温降低
12.3月16~19日,地气温差略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消融时吸收热量降低土壤温度 B.积雪消融时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C.土壤湿度增大使地表反射率显著减小 D.地面辐射减弱使地表热量散失减少
下图为闽西山区甲镇(26°N,116°E)周边的等高线地形,2022年1月9日12时16分小李在图中P处观测光影分布,测得高杠北端A点光影正落于低杠支杆中点。据此完成13~15题。(注∶tan30°≈0.6,tan60°≈1.7)
13.春分日,在P处晨练的小李看见日出时,太阳应位于
A.正东方 B.东北方 C.正南方 D.东南方
14.推测一年中该地正午时刻A光影不会落于低杠支杆上的时长约为
A.3个月 B.5个月 C.7个月 D.9个月
15.小李再次在该地相同时刻观测到右图所示的光影分布,其日期最可能是
A.2月9日 B.5月4日 C.10月9日 D.12月4日
二、综合题:(共3题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黄河之东,太行之西,表里山河的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受产业结构影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冷热交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存在感一度较弱。基于省情,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山西省提出了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如右图。
材料二 “一群”指山西中部城市群;“二区”指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太忻经济区,是“一群”发展的南北引擎。太忻经济区将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三圈”指晋北、晋南、晋东南三个城镇圈。
(1)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太忻经济区协同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
(3)简要说明晋北城镇圈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4分)
(4)概括山西省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布局的意义。(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2年6 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时间、位置、范围异常,对我国东部地区江淮、华北、东北三地的雨带推移时间和降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下图示意2022年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
(1)简述在图示异常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我国江淮和华北地区雨带移动的异常
表现。(6分)
(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今年8月川渝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原因。
(6分)
(3)简述2022年8月长江流域持续的极端干热天气对该流域森林环境产生的负面
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滨潮间带滩涂上的特有植被,其分布受地形、潮位、海水盐度、气温等因素影响。范迪门湾南部为低洼的平原,有多条入海的潮汐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受气候变化影响,海湾沿岸的红树林逐渐向河流上游扩张。2015~2016年,赤道太平洋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范迪门湾海平面大幅下降的同时伴随海水异常升温等现象,当地的红树林大面积枯萎。下图示意范迪门湾南岸水系与红树林分布。
(1)分析范迪门湾沿海平原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4分)
(2)说明近30年来范迪门湾南岸沿海红树林向河流上游扩张的过程。(6分)
(3)2015~2016年出现的强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范迪门湾红树林大面积枯萎,
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