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泊 船 瓜 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感受诗人眷恋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2.抓住重点词语和诗的韵脚,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学习目标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但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1075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他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重(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泊 船 瓜 洲
宋 王安石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归、回。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多音字
间
jiàn
jiān
间隙,间隔,离间
中间,田间,瞬间
数
shù
shǔ
shuò
数目,天数,数日
不可胜数,数落
数见不鲜
重
chóng
zhòng
重复,重逢,重叠
举重,重病,重视
还
huán
hái
还乡,还击,归还
还好
古诗详解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停船靠岸。
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隔开。
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几;几个。
这里做动词,是吹绿的意思。
返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学习诗文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句析:这两句写眼前景象,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州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时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是十分浓厚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回到家乡的意思。这里读huán。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译文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写于王安石再次出仕的途中。作者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旨感悟
泊船瓜洲
写景
抒情
京口——瓜州
一水间
京口——钟山
数重山
所见所感
春风——江南岸
又绿
明月——照我还
何时
触景生情
天涯咫尺无归期
心系家乡情意浓
梳理结构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苏一王欧韩柳,一个和尚跟后头。
唐宋八大家
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一王:
王安石
欧韩柳:
欧阳修,韩愈,柳宗元
一个和尚:
曾巩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劳财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对后来学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也为其改革奠定了基础。
王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列宁称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课本。
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宋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