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2 21: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在自主探究中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
通过折纸、涂色,感悟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观察,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
举例验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
对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的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
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它在整个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经历探索、发现、验证从而抽象概括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3)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之间的关系。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学习新知所必备的知识基础。
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学习新知所具备的能力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第一题
全班31人,13人答案正确,18人错误。只有9人回答是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得出的。
学习新知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第二题
21人能正确比较出三个分数的大小,10人错误。13人是通过画图知道的。
学习新知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第三题
学习新知可能遇到的困难。
分析:10人答案是:分子依次+1,分母依次+3;1人答案是:分母都是分子的3倍;20人不能发现规律。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2)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算式中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在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我的思考: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2
教学方式与教学媒介的选择
创设一种“情境导入、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以“自主探索”贯穿全课。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提供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彩笔等学具 。
1
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类比推理能力。
3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体验、感悟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流程图
情境中引入

探索中发现

拓展中应用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猜想、验证,引发思考
沟通联系,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情境中引入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猜想兴趣。
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
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
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
谁得到的饼最多
教学过程
1.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
猜想、验证,引发思考
(一)
探索中发现

2.集体交流多种验证方法。得出 = =
3.既然三只小猴得到的饼同样多,那么每块饼剩下的部分也相等,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
=
=
4.提出问题:这两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分别不相等,为什么分数的大小会相等?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设计意图:感悟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分数大小相等。
教学过程
1、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序观察和全面观察的方法。
2、集体交流发现的规律。
监控:(1)你是怎么观察的
(2) 和 比,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和 比,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二)
3、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4、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5、反思得出的性质,补充完善。
(1)现在请大家看看这样一道题目
请判断是否正确 = ( )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同时乘0”?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者减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变吗?
探索中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与刚才得出的结论形成矛盾,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补充:“0除外”) 
教学过程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二)
6、趣味比拼,挑战智慧。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既对又多。
交流汇报后,提问: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不能写,到底能写几个?
探索中发现

设计意图: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探索中发现

沟通联系,深化理解
(三)
1、你们发现没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我们学过的一个什么性质相似?
2、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设计意图: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拓展中应用

练习分数的相等与不等
运用性质比较大小
运用性质的游戏练习
先运用性质判断相等
两种方法
板书设计
=
2
1
4
2
8
4
4
1
8
2
12
3
2
1
4
2
8
4
2
4
2
8
4
×
2
×
2
×
1.5
÷2
÷1.5
×3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从左往右
从右往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
2
1
4
2
8
4
4
3
8
6
12
9
2
1
4
2
8
4
2
4
2
8
4
×
2
×
2
×
1.5
÷2
÷1.5
×3
÷3
=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填一填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思维的灵活性
---- = ------- = ---- ( ) ---- = ------- = ---- ( )
24
8
24÷6
8÷4
4
2
5
2
5×4
2×4
20
8
---- = ------- = ---- ( )
---- = ------- = ---- ( )
7
3
7+2
3+2
9
5
11
8
11-3
8-3
8
5
1.数学诊室
2.数的较量
5 1 19 6 5 10
--( ) -- --( ) -- -- ( )--
15 3 21 7 8 17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思维的深刻性
智力大比拼。
1.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 )。
2.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3倍,得到的新分数是原分数的( )倍。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一评价吧。
用分数表示这节课的评价,快乐和遗憾各占多少?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通过测试评价,都能建立起自信。
本教学设计特色
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1
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比较、观察、分析、推理,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课教学设计特色
2
跟以往教学不同的是,例1引出两组相等的分数,便于学生充分感悟和发现在分数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增加直观素材,充分感悟变与不变的规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