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20: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汪”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读懂第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题,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勾连回忆。
(1)师生交流大海是怎么样的。
(2)出示“大海”图片: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是那么多姿多彩,又充满生机。
2.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大海深处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去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看一看吧!(板贴课题)齐读。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检查词语:警报 差异 窃窃私语 单细胞海藻
(1)指名朗读,随机正音:“警”是后鼻音;“差”是多音字,这里读“chā”。
(2)同桌之间做做窃窃私语的动作,指导理解“窃窃”“私”在词语中的意思。
(3)看图感知“单细胞海藻”
(4)齐读词语。
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1)教师引导:读完课文,大家知道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2)指导完成《作业本》第4题,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的。
①引导对比课文第六自然段和《作业本》答案的异同,发现《作业本》对关键语句作了修改。
②回顾本册第四单元“交流平台”内容,复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③引导思考: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来概括大意,哪些自然段的关键语句需要修改?
④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通过修改关键语句“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理解这段话主要写“海底很宁静”。
⑤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⑥投影学生的《作业本》进行交流展评,补充修正,特别关注第三自然段的概括方法,进行点拨指导。
预设:
◆海底很宁静、光线很暗
◆海底是有声音的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3)借助《作业本》的框架图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了解课文大意。
板块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把握段意,理解顺序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海底很宁静?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指导“深海里有光点”中体现的宁静之感。
3.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1)引导思考:第二句主要写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圈出“风浪”“影响”,补充“不大”)
(2)学生自主圈画第三、四句的关键词语,读懂句意。
(3)请个别学生完成板贴,贴到黑板上,进行互动评议,修改完善。
预设:第三句为“水越深光线越暗”或“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第四句为“深海里有光点”。
(4)根据板贴简要说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启发思考:可以把这三句话的顺序换一换吗?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段话从海面逐渐写到海底,很有顺序。教师在黑板上添加箭头符号。)
5. 课件播放从海面“波涛澎湃”到“深海里有光点”的动态变化图,促进对本段写作顺序的理解。
6.指导合作朗读。第一句话全班一起读,其余句子分小组朗读。
板块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窃窃私语”的表达效果
1.提问:让我们先走进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海底有哪些有趣的声音?轻声读一读,找一找。
2.交流发现“围绕一个意思”介绍的方法。
(1)播放微课,引入词语:为什么戴上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声音?到文中找找原因(窃窃私语)。
(2)理解“窃窃私语”。
①借助字理理解:“窃”是我们要学的一个生字,在古文中的“窃”表示的是老鼠偷偷地米或谷子搬进鼠洞中。(出示: )
②借助字典理解: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窃窃私语”中的“窃”应选哪一个意思?“窃窃私语”又是什么意思?
③教师启发:大家都说到海底的动物们发出的是轻轻的声音,那是不是可以把这句话改一改?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句子,用心体会。出示:
原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对比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轻的声音。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小结:用“窃窃私语”,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让我们仿佛看到动物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的场景,读起来很有情趣。
④结合语境朗读: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些声音。
(3)小结方法:这里所有的话,都是围绕哪个词语来说的——(出示,生读:窃窃私语),作者就是围绕这一个意思(板书:围绕一个意思),把海底声音的奇异给介绍(板书:介绍)清楚的。
3.对比阅读,发现“有选择地介绍”。
(1)引导关注省略号:海底的动物只有这些声音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2)想象说话:省略号里还藏着哪些声音?发挥想象,学着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3)出示句子,引导比较:好,刚才你们讲得很多,大多数就是这些内容。这样多好啊,都是小动物的声音,大家又都能明白。我们把课文中的句子替换成下面的句子好不好?和同学讨论讨论。
(4)交流,引导发现:咱们来看(出示批注),蜜蜂属于—— (生:昆虫),小鸟属于——(生:鸟类),小狗是——(生:哺乳动物),打鼾的是——(生:人类)。
教师小结,形成板书:看来,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作者在说它们叫声的时候,选择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海底动物来介绍的。(板书:有选择地 介绍)
(5)过渡:海底还有哪些声音呢?它们在哪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发出怎样有趣的声音呢?
4.创设情景,引导进一步发现。
(1)指名读,出示句子。(出示)
(2)指名模拟:小狗的声音我们最熟悉,现在这个动物发出的声音就像小狗一样,他吃东西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呢?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又是怎样的?谁来模拟一下?
(3)全班模拟:多有意思啊!现在请你们自己选择上面四种动物中的一种,老师来提示你们遇到的各种不同的情况,请你们自由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4)教师小结,集体朗读:多有趣啊!我们听到海底有那么多有趣的声音。作者的写法很有特点,我们一起说——(师指板书,生:围绕一个意思;有选择地介绍)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感受海底奇异的声音。
板块五 理解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
1.借助形成的板书,启发思考:第二自然段写海底很宁静,但是,其实海底是有声音的,这两段话是通过哪个句子连接起来的呢?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句子: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3.指导明确:这句话就好像一座桥梁,把两段话连接起来了,这样,段落的意思更清楚,段与段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板块六 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宁、官、汪。
2.请学生说说笔画较少的字书写应该注意什么。随机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书写提示: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3.引导学生交流哪些笔画要写开一些,而后进行练写。
4.反馈评价。
附板书:
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等生动的表达,体会表达效果。
2.感受第四、五自然段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仿写其他海洋动物活动的方法。
板块一 复习检查,朗读回顾
完成《作业本》2.3题
朗读课文1-3自然段
板块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表达
1. 读课文,圈画动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回顾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默读思考,这段话通过写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对的活动”这个意思写清楚的?在文中圈一圈,完成《作业本》第5题(1)
(3)反馈:作者写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这5种动物
的活动方法。(板贴: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
2.问题探究,互动交流
(1)同桌合作学习:作者是怎么把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写清楚的呢?出示学习要求:
(2)根据学生学习卡板贴,随机交流。师相机指导。
预设一: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四米。
①学生交流板贴:四米 慢 肌肉伸缩爬行
②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是啊,这就是肌肉伸缩爬行。你走四米用多少时间?(2—3秒钟)海参却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真是太慢了!
③指名朗读。
预设二: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①学生交流板贴:游得快 几十千米 比较
②出示梭子鱼游动图片:作者把数字一列,和普通的火车一比,就把梭子鱼游得快的活动方式给写清楚了。
③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出梭子鱼游得飞快的感觉。
预设三: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学生交流板贴:喷水 反推力 特别
②指名读,交流:什么是反推力?
③读一读,演一演: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多数海里的动物都是往前进的,而乌贼和章鱼却是后退着行走的,它们的活动方式多么与众不同啊!
预设四: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①学生交流板贴:巴在轮船底下 免费的长途旅行 有趣 聪明
②出示两个句子,对比后交流。
③朗读指导:看动图图片,找找贝类在哪儿?它们多聪明啊!----“免费的长途旅行”把贝壳当成人来写,多么有趣啊! 谁想读一读,把它积累下来。
④小结:把这些贝类当作爱免费旅行的人来写,就把这些贝类有趣的活动方式给写清楚了。
3.合作朗读,总结写法
(1)出示段落,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作者是怎么把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写清楚的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总结:作者选择了4种非常有特点的动物,用上了列数字、把它当做人来写,和其它事物比较等方法,让我们知道海里的动物活动时有的靠肌肉伸缩爬行,很慢,有的游得飞快,有的活动时向前行,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却喜欢做免费旅行。就这样,把各种不同的活动方法给写清楚了。
板块三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知特点
1. 植物:
①这一段和前面一段一样,也是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
②差异:色彩、形态。(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观看视频,体会其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③在描写植物时,也是抓住了最大、最小这两个典型的藻类来写,突出植物的“差异很大”。
④指导朗读。
2.矿物:(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进行选择)
①抓一个“富含”,请学生补充资料,体会矿藏的丰富。
②指出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③齐读这一自然段。
板块四 总结延伸,激发探索兴趣
学到这儿,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是啊,我们不得不由衷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作者围绕着“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重点介绍了海底的环境、声音、动物、植物和矿产资源等这几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把海底世界讲明白了。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你是否也能学着海底世界的方法,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呢?(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1)
出示合作提示:
3.但是对于海底,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它,我们还要想办法去打开这个秘密仓库,这就需要科学,需要勇气。一起来读读《人类的秘密仓库》的最后一节:
“在弱者的眼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可是快速增长的人口,是多么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憧憬而神秘的仓库啊!小朋友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土吧!”)
4.推荐阅读:《人类的秘密仓库》、《海底两万里》。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