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
10
1. 结合课文的助读系统,参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目标,初拟本课的学习目标(3个);
(单元提示p37、阅读提示p48、课文注释p45—48、课文旁批p45—48)
2. 思考几种在自读课文时拟采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3. 用默读的方式读完课文,并提出初读课文所产生的问题。
自读课文
——一读课文,自拟学习目标
单元目标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1.学会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3.解读本文的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体会美好的童真、童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回忆性散文的视角)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学习生活的乐趣。
1. 结合课文的助读系统,参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目标,初拟本课的学习目标(3个);
(单元提示p37、阅读提示p48、课文注释p45—48、课文旁批p45—48)
2. 思考几种在自读课文时拟采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3. 用默读的方式读完课文,并提出初读课文所产生的问题。
自读课文
——一读课文,自拟学习目标
(默读、理解标题、抓关键句、品词析句、解读写作视角、联系生活……)
单元目标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学会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3.解读本文的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体会美好的童真、童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回忆性散文的视角)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学习生活的乐趣。
《再塑生命的人》
学习目标
1.运用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具体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深情。
3.解读聋哑盲人的视角,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4.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单元目标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学会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3.解读本文的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体会美好的童真、童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回忆性散文的视角)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学习生活的乐趣。
《再塑生命的人》
学习目标
1.运用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具体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深情。
3.解读聋哑盲人的视角,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4.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每组自主选择其中1-2个学习任务,完成自读研讨任务。
1.说一说标题、开头、结尾和你找出的关键句的意义或作用。
2.找出莎莉文老师动作描写的句子,说一说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3.找出描写作者触觉感受和心灵体验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心路历程。
4.场景表演(9—12段)并穿插画外音:一人演海伦,一人演莎莉文老师,一人画外音解说海伦的心理,一人画外音解说莎莉文老师的心理。
5.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并搜集介绍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成功人士(至少三人),说一说对你的启迪。
自读课文
——二读课文,完成自选任务
学习目标
1.运用默读,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基本内容。(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具体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深情。
3.解读聋哑盲人的视角,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4.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1.组员就自选任务互相交流阅读方法、自读收获、自读困惑并进行演练。
2.组长就疑难问题进一步组织讨论并记录汇总。
3.确定展示的内容、形式。
(1)说一说标题、开头、结尾和你找出的关键句的意义或作用。口述
(2)找出莎莉文老师动作描写的句子,说一说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口述+板演
(3)找出描写作者触觉感受和心灵体验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心路历程。
口述+板演
(4)场景表演(9—12段)并穿插画外音:一人演海伦,一人演莎莉文老师,一人画外音解说海伦的心理,一人画外音解说莎莉文老师的心理。表演
(5)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并搜集介绍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成功人士(至少三人),说一说对你的启迪。口述
自读课文
——三读课文,合作探究展示
思想内容:
语文知识:
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自读课文
——四总结收获,拓展课外阅读
作业:课外阅读海伦·凯勒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
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拓展延伸
“……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
世界上有看得见的残疾,
也有看不见的残疾。
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改变不了,
但,可以改变的却是我们的心理残疾。
史铁生(1951-2010)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苏联作家 。
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
斯蒂芬·威廉·霍金
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