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
·课堂小练
·课堂总结
·结合资料,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
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影响。
·结合实地案例,分析影响聚落的空间
形态和城镇分布。
·结合资料,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发展
对区域发展的兴衰影响。
通州
杭州
扬州
京杭大运河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扬州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誉。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实现要素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实现产值增大
交通运输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思 考 探 究
① 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
支撑条件是什么?
② 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
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① 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② 便捷的交通、近木材原料产地、广阔
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国家政策等。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意义 致力于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实现沿海地区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沿线各国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加强我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通过中国内地交通网络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我国和沿线众多国家的工业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双赢机制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① 分别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和地区。
② 我国连云港的货物运至荷兰鹿特丹,请
从运距、运时、运费几方面,比较陆路运
输与海陆运输的优劣。
③ 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讨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①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通信网络、电网等。
② a: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中间是中亚,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连亚洲东部,中间为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西部为北非和欧洲南部。
③ 贸易保护壁垒 , 税收的平衡, 就业等。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影响聚落的发展
聚落,尤其是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也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节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影响聚落的发展
1904年5月,正太铁路正式动工,铁路线路总长243公里,全线建有隧道23座、桥梁1200多处,共设车站35个。而石家庄站作为正太铁路的东起点,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石家庄
影响聚落的发展
·株 洲
株洲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广、沪昆2大铁路干线在这里十字交汇,株洲站是中国客货运输特等站之一,日接发车达230趟之多,日均客流量1.6万
影响聚落的发展
·石家庄
·株 洲
在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如我国石家庄与株洲。
影响聚落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
影响聚落的发展
古代扬州:繁华都市
明清时期,扬州凭借水陆交通区位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以及商业繁荣的世界级大都市。
近代扬州: 逐渐衰落
19世纪初,随着海运兴起,加之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扬州交通地位大不如前。20世纪初,海运完全取代运河漕运,扬州作为内河水运枢纽地位衰落。特别是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建成通车后,铁路沿线城市迅速崛起,大运河沿岸的扬州地位一落千丈。
影响聚落的发展
古代扬州:
凭借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区位优势,扬州成为商业繁华的世界级都市。
近代扬州:
因运河淤塞和海运、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兴起,扬州迅速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典型案例:株洲、武汉。
株 洲
武 汉
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形态和发展的影响
古代
水运
陆运
沿江河湖泊分布
交点发展为城市
条带状
团块状
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形态和发展的影响
近代
铁路
公路
沿铁路、公路分布
沿交通轴发展,聚落多发展成星状形态
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形态和发展的影响
现代
综合运输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多方面分散发展,形态更多、更灵活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影响商业网点布局
山区商业网点
平原商业网点
地形平坦,交通通达度好,商业网点密集
·山区与平原商业网
点的密度相比有何
不同?原因是什么?
新建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而一些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聚落会逐渐消失。
传统的乡村聚落一般较分散,有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为促进农村的发展,我国正在有计划地对分散乡村聚落进行合并,建设相对集中的乡村聚落。
影响聚落的发展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石家庄快速发展成为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有利的地形条件
C.铁路的修建 D.军事因素的影响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高铁通车后从北京到张家口所需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图示意京张高铁线路及沿线站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京张高铁通车后有利于( )
A.提高张家口货物的外运能力 B.增加北京市户籍人口数量
C.加强东北和华北的经济联系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
D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高铁通车后从北京到张家口所需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图示意京张高铁线路及沿线站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京张高铁站点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南部人口密集,出行需求量大
B.东南部经济发达,修建资金雄厚
C.西北部地形崎岖,修建难度较大
D.西北部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A
2020年6月1日中央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按照海南全岛3.5万平方千米的范围来算,将远超1000平方千米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千米的迪拜,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是( )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地理位置优越
③海南省旅游发达④海南岛面积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020年6月1日中央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按照海南全岛3.5万平方千米的范围来算,将远超1000平方千米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千米的迪拜,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南的意义有( )
①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升国际知名度②开拓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③促进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④促进海南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资源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东京湾区(包括东京都、群马县、山梨县等“一都七县”区域)是日本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核心—边缘结构明显。20世纪60年代,在东京—极化程度较为严重的背景下,东京湾区全面布局推进3环9线高速公路建设,并于2012~2020年期间进入收尾阶段。研究显示,2012~2020年期间高速公路开通,东京湾区大面积县域人口由净流入变为净流出,且净流出区域由边缘区域逐步扩张至内部区域和高速公路沿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东京湾区全面布局推进3环9线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缓解区域发展不均衡
C.促进人口流动 D.缩短区域间通勤时间
B
东京湾区(包括东京都、群马县、山梨县等“一都七县”区域)是日本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核心—边缘结构明显。20世纪60年代,在东京—极化程度较为严重的背景下,东京湾区全面布局推进3环9线高速公路建设,并于2012~2020年期间进入收尾阶段。研究显示,2012~2020年期间高速公路开通,东京湾区大面积县域人口由净流入变为净流出,且净流出区域由边缘区域逐步扩张至内部区域和高速公路沿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高速公路的开通对东京湾区边缘地区冲击最大的产业有( )
A.农业 B.制造业 C.批发业 D.金融业
8.2012~2020年期间高速公路开通,东京湾区边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变化趋势是( )A.先下降,后上升 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 D.上升
A
B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正式开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征程,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下图为海南自由贸县港空间发展的时空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国家赋予海南首个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任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雄厚 B.岛屿单元独特 C.自然环境优美 D.开放政策优越
10.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最终目标是( )
A.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B.对外开放的国际海港
C.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D.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
B
D
扬州市城市空间呈“年轮”式图层格局,其中内圈层为内城区,距离城市中心约1.5千米;中间圈层为外城区,距离城市中心约5千米;外圈层为近郊区,距离城市中心约10千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扬州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外扩张,特别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城市化高速发展,形成产、城融合(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紧密融合)的典型特征。下图为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949年-2017年,扬州市居住空间热点的总体演化特征是( )
A.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逐渐扩展
B.由内城区—外城区—近郊区向外均衡扩展
C.由内城区呈同心圆模式向近郊区聚集
D.由内城区呈有规律向近郊区聚集
A
12.扬州市居住空间演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古运河水运的复兴 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市民居住要求提升 ④市区交通条件变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有关扬州市产、城融合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人口分散,缓解交通拥挤
B.产、城融合发展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C.产、城融合发展有利于缓解用地不足
D.产、城融合发展可扩大乡村规模,促进城乡一体
B
B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