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07: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有一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这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反语手法的一句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对下面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
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B.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
C.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D.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语的一项是(  )
A.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帕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B.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6.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清国留学生"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A.比喻 排比 B.比喻 反语 C.反语 拟人 D.比喻 对比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反复)
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
D.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8.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9.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③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⑤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①句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 B.②③句都用了比喻。
C.④⑦句都用了反语。 D.⑤⑥句也用了比喻。
10.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1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B.猎人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去……
1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手法的一项是(  )
A.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
A.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4.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恹恹欲睡、不能自已、密匝匝、变卖典质都是补充短语。
B.“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山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老师帮我改正并指出了缺点。”这句话没有语病。
D.“唉,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是(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16.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二、语言表达
17.文章中巴特勒上尉期待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这场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而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激愤之下,用大量反语来写,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增强了文章的抨击力量。
请你仿照文中的写法,运用恰当的反语来批评材料中贩卖假货的现象。(100字左右)
材料: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让造假商贩们看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们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宣称自己是“官方授权店”或者“工厂直销店”,将仿冒的名牌鞋履服饰伪装成正品。又通过物流伪装,明目张胆地谎称自己是“正品海淘”,甚至故意拉长发货周期,让顾客相信他们的货物来自遥远的海外。只有当客户选择退货时,才可能发现这些所谓的“海淘正品”真正的“故乡”是国内某个小作坊。
18.课文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具有极其辛辣的嘲讽意味,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赞誉”等。请你仿照文中的写法,运用反语来批判生活中浪费饭菜的现象。
三、综合题
19.语言赏析
阅读下面的语句,分析其使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
(1)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
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形象地表现出了圆明园无法形容的艺术美。
(2)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运用   的手法,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上的   。
(3)从前他们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彻底”“漂亮”运用   (修辞),抨击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讽刺了英法联军   的特点。
2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   ,正确的书写是   。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
(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四、语段阅读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③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给划线汉字注音:
绯红(
) 油光可鉴(  ) 殚精竭虑(  )
(2)找出上述选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3)解释划线词语:殚精竭虑:
   
(4)“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标致”是   。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jì(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油光可鉴(  ) 发jì(  )
(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这种用法:   。
2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接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辩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绯红(  ) 油光可(jiàn)(  )
(2)文中有一个书写错误的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语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4)“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标致”一词的意思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sǒng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签,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绯红(  )      斗乱(  ) sǒng(  )起 发jì(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2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①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②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耸   起 ②发jì   
(2)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B.但 C.由于 D.所以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   两种修辞手法。
(4)文段中“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意思是   ,“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一词的意思是   。
答 案
1.B 2.B 3.B 4.B 5.B 6.B 7.A 8.D 9.D 10.B 11.B 12.C 13.B
14.B 15.D 16.C
17.了不起的商人们,在“官方授权店”里高调售卖“海淘正品”,利用物流信息保护产品高贵的“海淘”身份。真是聪明绝顶,真是货真价实!请问这些“文明商人”:你们置消费者的权益于何处?你们可曾为手中肮脏的钞票而羞愧?
18.敢于剩下饭菜的人,一定是十分“自信”的人。一方面对自己“自信”,相信自己的财力负担得起这“些许”浪费;另一方面对国家自信,坚信泱泱大国绝不会因为这点浪费有所损失,反而,这样的浪费会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此说来,他们竟还是我们彰显国力的“代言人”!敢于剩下饭菜的人,也一定是有深刻“认识”的人。他们不仅认识到饭菜的实用价值,还看到了饭菜的审美价值,因此要吃一部分看一部分,不,是“欣赏”一部分,如此说来,剩饭剩菜背后竟站着一批“艺术家”,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19.(1)比喻;圆明园;一个个梦 (2)类比;价值和地位 (3)反语;无耻和野蛮
20.(1)熳;漫
(2)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3)反语。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21.(1)fēi ;jiàn;dān (2)熳;漫 (3)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4)“标致”是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留学生不伦不类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憎恶、讽刺。
22.(1)jiàn ; 髻
(2)标致多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是反语的用法,就是说反话,用来讽刺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反语示例: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审题出了问题,老师爱说,你多“厉害”呀,厉害一词就是反语的用法。
23.(1)fēi ;鉴 (2)成群接队;成群结队 (3)夸张或比喻
(4)漂亮;反语;对清国留学生只知玩乐、不学无术的丑态极端厌恶、鄙视
24.(1)fēi ;dǒu; 耸 ;髻 (2)签;鉴;志;致 (3)反语
(4)“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
25.(1)sǒng;髻(2)B(3)比喻;夸张(4)照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