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四单元第一节
第一课时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地考 虑在哪里修路、修什么路,以及交 通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 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有什么关系。
图4-1-1 “要致富,先修路”(漫画)
问 题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①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②结合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的特点指出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③理解不同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交通布局特点和影响
④理解交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树立和谐的人地观
一
交通运输概况
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是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人和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主要手段,它是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并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历史上的交通运输方式
手提肩扛
南船
北马
01
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40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10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500000石油 新疆—上海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连续性差,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适宜运输的货物: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10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500000石油 新疆—上海
2、现代交通运输的选择
优点:机动灵活方便,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费较高
适宜运输的货物:短程、量小的货物。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公路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10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500000石油 新疆—上海
2、现代交通运输的选择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尤其海运)
缺点: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10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500000石油 新疆—上海
2、现代交通运输的选择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修建铁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等 )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1吨活鱼 郊区—市区
10000吨大米 武汉—上海
10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500000石油 新疆—上海
2、现代交通运输的选择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缺点: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适宜运输的货物:液体和气体货物。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
管道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的货物,量大,远程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自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易死亡,易变质的鲜货,活物,短程
水运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的货物,量大,远程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
管道 运输成本低 ,连续性强,量大 ,占地较少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归纳总结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考虑基本要求:
运
距
短距离
长距离
公路
运量
小
大
航空
铁路
水运
运费
低:水运
高:铁路
交通运输方式的一般选择方法
2、考虑特殊要求
3、考虑现实交通条件
”多、快、好、省” 运距→运量→运费
铁路
水运
航空
◆四大评价指标: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通达性
◆选择的一般原则:
货运
贵重急需货物、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公路
铁路
航空
管道
水运
性质、数量
运距、价格、时效
客运
价格、安全
时效、目的
短途
远程
交通运输方式的一般选择原则
(1)运距<8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 ,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 。
(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80km<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轻、贵、急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北京
东西铁路干线——“四横”
京 哈 线
京
广
线
京 沪 线
宝
成
线
成
昆
线
京
九
线
焦
柳
线
包
兰
线
京包线
线
陇
海
兰新线
沪杭线
浙 赣 线
湘 黔 线
贵昆线
滨 洲 滨 绥 线
兰州
乌鲁木齐
连云港
一
交通运输概况
3.交通运输网的概念
交通运输网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知识窗】
3.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运输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伸方向。例如,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聚落多沿江河、湖泊、海港、海湾分布,形态多呈条带状。例如重庆。
依山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重庆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汇合处。重庆原是一座水运便捷的小城,2000多年前,长江干流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段的川江已通行木船。南宋时期,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主要经由长江水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
1890年重庆开埠后,长江三峡段开始通航轮船,重庆发展成为一座以商业为主的内河港口城市。抗日战争期间,大批工厂经长江水路内迁,加上人才汇聚和战时军事工业的发展,重庆成为“大后方”最大的工业中心。此后,长江航道经多次疏浚,特别是三峡大坝竣工后,通航能力大大提高,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带动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赣州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
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布达佩斯、
金边
(2)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3.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运输方式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例如,运输工具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环保化、智能化,货物运输向多种运输方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综合化方向发展。
货运专线
集装箱运输
一
交通运输概况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
集装箱运输在保证货物安全、节约包装材料和理货手续、提高运输效率、加快货物中转,便于机械化装卸和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专业化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大型化
大型化是规模经济在交通运输业的具体表现
重载列车、重载汽车、大型船舶和宽体客机不断出现
重载列车
大型船舶
宽体客机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
运输速度的提高一直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努力方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迅速发展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环保化
节能减耗成为运输业一直努力的目标,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运输业的发展也必将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
机器人分捡快递
一
交通运输概况
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网络化
★
一
交通运输概况
5.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 ★ 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 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
★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社会(政治)意义 ★ 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
★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 有利于加快地区脱贫致富的速度
战略意义 ★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 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际共同发展
(3)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增强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例如,铁路比水运速度快,比飞机运量大、运费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优先发展的运输方式。在铁路线及其交会站点形成的些聚落,往往成为区域发展新增长点。
3.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窗】
重庆:交通运输推动区域发展
【探究】运输方式与城镇聚落发展
读图4-1-6,说明不同时期城镇区城规模及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时期 运输方式的变化 聚落分布 聚落形态
古代 步行—马车时期 交通工具不发达,以人力、畜力和风力为主要动力,城市居民几乎都集中在城区内 沿陆路、水路及其交点形成与发展 小范围的带状、块状
近代 轮船—火车时期 交通的发展,城市居民可在较大范围内选择居住地,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 沿公路、铁路分布 多呈条带状或星状
现代 汽车时期 私人汽车,使人们出行更方便,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 城市郊区沿交通线向外扩展,并在外围形成次级城镇,城市密度增大 呈多层次星状
综合立体交通时期 地铁、高架公路的发展使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城市规模和密度进一步增大,空间联系加强,出现城市群和立体化城市圈 呈组团状
【课堂小结】
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1.交通运输的作用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3.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4.运输方式及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