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比较 2.某同学提出的有关动、植物细胞工程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的融合可以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C.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含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无性生殖的过程,形成的新个体中只含有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而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遗传物质来自不同个体,遗传性状受不同亲本遗传物质的共同控制。
【答案】 D3.(2013·扬州高二模拟)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病毒、PEG等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幼龄动物为材料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D.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需要用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培养杂种细胞【解析】 动物细胞中幼龄动物细胞有持续分裂能力,在动物细胞融合中可用灭活的病毒、PEG(聚乙二醇)作为促融手段,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而对杂种细胞的培养运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 C4.利用下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能培育出只含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后代的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转基因技术 D.核移植技术【解析】 组织培养是由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个体,属无性生殖,因而新个体只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细胞融合是由两个细胞融合在一起,融合后的细胞同时具有原来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即为杂种细胞。转基因技术为外源基因在异种生物中表达的技术,故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核移植技术为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与一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组细胞,最终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故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答案】 A5.(多选)(2012·珠海一中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高效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整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解析】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答案】 AB【解析】 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还要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并产生单一抗体。
【答案】 B7.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37 ℃下用__________消化30~40分钟,在5%________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基是模拟了人体________的成分配制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1是________细胞,曲线2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时,切取的动物组织要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在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基的成分与内环境的成分相似,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是抑制细菌的生长,防止杂菌污染。(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和化学方法合成。(3)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而将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中。(4)导入P53基因的肝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而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可以无限增殖。【答案】 (1)胰蛋白酶 CO2 内环境 防止杂菌污染
(2)化学方法合成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3)将P53(目的)基因导入肝癌细胞
(4)肝癌细胞 转入P53基因的肝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