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2.1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2.1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3 22: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校园中的生物资源,掌握生物大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大搜索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生物观察和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观察和调查,如何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年龄为12-13岁,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但缺乏生物观察和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观察和调查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五、准备工作
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物品,如放大镜、塑料袋、笔记本、相机等。
2. 教师需要提前对校内的生物资源进行调查,了解校内的生物种类、分布和特点。
3. 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校园中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哪些特点?这些生物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3.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环节
1. 通过教学课件或PPT等方式,介绍生物大搜索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生物大搜索的意义和目的。
2.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介绍校园中的生物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让学生了解这些生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三)实践环节
1. 引导学生出门进行生物大搜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生物的特征和所在地点。
3. 引导学生使用笔记本、相机等工具,记录生物的特征和所在地点,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四)总结环节
1. 学生回到教室,对生物大搜索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和记录的生物信息。
2. 学生总结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校园中的生物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
(五)作业布置
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践活动记录的生物信息,设计一份生物分布图或生物相册,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五、板书设计:
校园生物大搜索
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2. 校园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特点。
3. 生物大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物观察和调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但是,有些学生观察和调查的方法和技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