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3 06:46:39

文档简介

政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C B C D A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D C B C A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2分)
17.(16分)(1)位于西风带上,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平坦开阔;植被稀少,风力强盛;气候干旱,温差大,气压差大;紧邻乌兰布和沙漠,沙源广布。(6分)
(2)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土地面积广,可用荒地多;地势平坦,便于铺设光伏面板;国家政策支持。(4分)
(3)光伏组件有挡风、防风作用;光伏板间种植防沙植物,场外种植防护林,可减少风沙对环境和交通的破坏;光伏面板遮阴作用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有利于恢复植被;滴灌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牧草产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沙尘减少,可提高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6分)
18.(18分)(1)①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②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所以河流含沙量少,河水清澈。(6分)
(3)优:饮水源地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河流水量较大,水质好;劣:线路穿越秦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开凿工程量大。(6分)
(4)观点1: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含沙量大,河道淤积;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
观点2:不正确。(2分)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地势落差条件达不到梯级开发的要求。(6分)
19.(18分)(1)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及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拓展市场,推动商品出口等。(6分)
(2)位于东非大裂谷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湿季降水量大;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生态环境脆弱等。(6分)(任答3点)
(3)带动相关产业的劳动就业;带动与服装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参与全球服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服装产业的生产、销售链条等。(6分)(任答3点)政和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到冬天,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南方也要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成为网上热搜话题,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读“我国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集中供暖分界线的分布,与我国下列分界线相近的是(  )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 
③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虽然网上对于南方集中供暖呼声很高,但却难以大面积推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集中供暖会加剧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 ②集中供暖的改建费用并不高,但后期管网的维护费用较高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北部海域,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读图,回答3~4题。
3.舟山群岛(  )
A.位于北纬30°附近,终年受副高控制 B.岛屿众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
C.距杭州湾近,由钱塘江泥沙淤积形成 D.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汇入黄海
4.舟山群岛传统民居外形低矮,屋檐短,窗户小,建造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植被状况 B.地形条件
C.气候条件 D.水源分布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2020年的调水调沙活动于7月4日上午9时开始,7月15日9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5~6题。
5.2020年黄河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地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即将进入雨季,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6.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部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读“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图”,回答7~9题。
7.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8.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 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C.除发达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9.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地区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冲刷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B.Ⅲ区域土壤冲刷量较小主要是因为地表径流量小
C.土质疏松度是影响该地土壤冲刷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D.季风气候降水的不稳定性与该地水土流失息息相关
11.下列关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为缓解人地矛盾,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立体农业是该地的发展方向之一
B.Ⅰ区域坡度较小,可以直接用来发展种植业
C.为保持水土,Ⅱ区域可以发展林牧业
D.Ⅲ区域以植被保护为主,以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德累斯顿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该地区曾是采矿、炼钢重工业区。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萨克森州开始建立市场经济,因其传统的苏联和东欧出口市场崩溃,又面临西德企业强烈竞争,当地工业几乎完全停滞。在转型伊始,德累斯顿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制药工业、机械与汽车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目前已经成为“德国硅谷”和“欧洲硅谷”的核心。据此完成12~14题。
12.德累斯顿重工业兴起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矿产丰富
13.导致德累斯顿重工业停滞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性钢铁过剩 B.矿产资源衰竭
C.原有市场丢失 D.生态环境恶化
14.决定德累斯顿产业结构转型的主导因素是(  )
A.产业基础 B.政府政策 C.市场需求 D.交通状况
造船业是资本、技术以及劳动力融合的密集型产业。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开始向亚洲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上世纪60年代日本造船业稳居世界第一,随后韩国后来居上超越日本。近十年来,中国在世界造船业中的完工量、手持订单、新增订单三大指标均已达到世界前列,让原本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韩国“亚历山大”。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建造难度极高,目前仅有美国、中国、韩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有能力建造。韩国定价是中国的近3倍,但仍然把持世界绝大多数LNG船的订单。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二战后,欧美主要造船国家转出造船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少 B.技术落后 C.人力成本高 D.资金短缺
16.中国船企订单量增长,但利润增长却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原材料价格上涨 ②高端船订单比重低 ③市场饱和低价竞争 ④质量问题导致利润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埋人脸”,这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谚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磴口县的气候条件及当地百姓所受的风沙之苦。磴口县地处黄河几字形河道的拐弯处,紧挨乌兰布和沙漠,全县有70%的土地面积是沙漠。20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对乌兰布和沙漠采取治理措施,但效果甚微。
2012年,磴口县创新性地提出了“光伏治沙、恢复生态”的思路。光伏治沙集光伏与治沙于一体,实施了“沙漠+光伏+设施牧草”的特色种植模式。光伏组件本身具有挡风、防风的作用,在光伏组件下面铺设了黏土和牛粪,并铺设了滴灌设施,在光伏板之间种植了苜蓿等防沙植物,并在场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将沙丘全部固定。该模式兼顾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多方共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图为乌兰布和沙漠示意图。
(1)分析磴口县风沙严重的原因。(6分)
(2)指出磴口县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优势条件。(4分)
分析该地实施“沙漠+光伏+设施牧草”特色种植产业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汉江水穿越秦岭隧洞引入渭河,以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该现象因时而异,据考证,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曾有过六次反复,年内冬夏季也不同。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系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自然条件的优劣。(6分)
(3)某校学生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6分)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植被。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矿产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我国是该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纷纷在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投资建厂。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及我国工业园分布。
(1)指出我国服装企业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6分)
(2)说明我国服装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厂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障碍。(6分)
(3)从产业联系角度,简述我国服装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对当地的积极影响。(6分)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