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 法国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大家是否能找出一些这样“含泪”的“不朽”篇章来?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诗句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李煜(937-978)字重光,继其父位为南唐主,世称李后主。在位15年,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被封为违命侯,后被毒死。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 作者简介 1.把握节奏 :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往 事 知 多 少。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l2.找出韵脚:lllllll3.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诵读指导押韵特点:了、少、风、中、在、改、愁、流两句一换韵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
探究一“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
帝王尊荣等
精神层面上的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
探究二“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 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呢?从物质和精神两层面来思考。 “又东风”点明了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探究三“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往事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人生短暂无常)讨论: 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改”朱颜(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贺铸
类句赏析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抒情手法拓展阅读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试比较《浪淘沙》与《虞美人》两首词的异同,
可从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