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秦统一中国
从李斯的仕途变迁
探
秦 统 一 中 国
李斯像
一、上蔡小吏入咸阳
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史记·李斯列传》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一、上蔡小吏入咸阳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听其计,阴(暗中)遣谋士赍( jī ,拿着)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离间)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史记·李斯列传》
BC230挥师灭韩
BC228破赵逼燕
BC225占领魏地
BC223大举伐楚
BC222攻破燕国
BC221吞并齐国
咸阳
远交近攻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形势图
南海
陇西
东海
东并六国
开凿灵渠、统一岭南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灵渠
长城
二、 迁任廷尉论朝堂
臣(廷尉斯)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像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能穷乐之极。
——李斯《行督责书》
皇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三公
掌管军事
事务
为百官之首,
掌全国政务
掌管监察
事务
丞相王绾( wǎn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史记·秦始皇本纪》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chóu,仇怨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郡
县
乡
里
亭
郡守
县令\长
中央
基层组织
太尉
管理军事
丞相
协助皇帝
处理政事
御史
大夫
监察百官
皇帝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三、位极丞相助始皇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文
化
统一文字:
小篆
货币的统一,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经济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铜量
铜权
经济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交通
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轮间距6尺)
李斯像
楚国上蔡
秦国咸阳
上蔡小吏
迁任廷尉
位极丞相
秦的统一
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邹纪万:《秦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