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结合课文和材料,找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分权与制衡
国家初建,
政局不稳,
人心浮动,
我该怎么巩固统治呢?
关键是不能走上元朝的老路啊!
材料:“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九
——全面改革官制(在地方)
行中书省
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中央权力
(强化皇权)
布政使司
(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务)
思考3:朱元璋对地方官制的改动说明了什么?
朱元璋强化皇权
思考2: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史料: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思考1: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
三司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全面改革官制(在中央)
皇帝
工
刑
兵
礼
吏
户
中书省(丞相)
①废中书省和丞相,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行政权
②废大都督府,
分为五军都督府。
——军事权
皇帝
工
刑
兵
礼
吏
户
史料: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今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思考4:史料反映了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哪些措施?
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坐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跪
站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弹劾,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朱元璋立下“祖训”
材料一: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防止大臣专权,巩固明朝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皇权高度集中,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国家命运有赖于皇帝的个人素质,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阅读P68页相关史实
明成祖建立内阁
(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朱元璋独揽大权后,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下令设置四辅官
朱元璋强化皇权
——设“厂卫”机构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辨识:上述图片分别是什么?
思考1:这些图片印证哪一机构?谈谈你对该机构的认识?
思考2:阅读左边的历史小故事,说说朱元璋设立该机构的目的?
锦衣卫
锦衣卫印
东厂腰牌
强 化 皇 权
地方和中央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皇
帝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吏
部
户
部
布
政
使
司
按
察
使
司
都
指
挥
使
司
地方机构
中央机构
军政机构
特务机构
五
军
都
督
府
锦
衣
卫
东
厂
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科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 明朝科举制
考试内容 多样
文体格式 无限制
答题观点 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的 选贤举能
“四书”“五经”
八股文
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选拔皇帝的顺从者
阅读书本P68-69,比较隋唐科举制度和明朝科举制度的不同,完成表格。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八股取士”有哪些弊端?
材料一: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后四部分有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破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材料三: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宋元时期 67(件) 38 57%
明清时期 472(件) 19 4%
弊端:①扼杀了创造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教育发展。
②不利于选贤任能,培养的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③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小结:核心内容思维导图
设“厂卫”机构
(锦衣卫、东厂)
废丞相和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布政司
都指挥司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
地方
中央
分子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中央权力
禁锢人们思想,
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强化皇权
全国改革官制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叙说科举的兴起与变迁 B.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C.细述三省六部的分工职能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2.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C
材料一: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二、非选择题
(3)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强化皇权。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