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09 22: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被瓜分怎么办?出路?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第6课1.维新变法运动在什么背景下兴起?他们是些什么身份的人?他们学习的对象是谁?学习目的什么?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变法道理?2.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么制度?维新变法的内容有哪些?变法是什么原因失败?有什么作用?1.维新派身份:资产阶级 2.学习对象: 西方先进制度(或君主立宪制3.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二.“维新变法” 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①开办学堂④组织学会③创办报刊②培养人才《时务报》
《国闻报》强学会万木草堂制造变法舆论严复和《天演论》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称赞严复的话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反复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物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影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百日维新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乱机遍伏,既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清帝是指谁?2、“瓜分豆剖”和“揭竿斩木”各指什么?3、总结当时的清帝为什么会同意变法?光绪帝帝国主义的瓜分和中国人民的起义反抗民族危机日趋严重1.维新派身份:资产阶级 2.学习对象: 西方先进制度(或君主立宪制3.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二.“维新变法” 4.戊戌变法 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变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要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内容:性质: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康广仁、杨锐杨、深秀 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如何理解谭嗣同临刑前说的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卖国偷生的顽固派。因为维新派变法没有发动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遭到顽固派镇压的时候,无力反抗,才发出了“无力回天”的感叹。但是谭嗣同认为自己为变法而死值得,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的斗争意识,也希望能激励后人继续斗争。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作用: 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戊戌变法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1.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A2.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袁世凯 D.梁启超B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B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