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2023.5.19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20—11:35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种姓制度 B.象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
2.中世纪城市是靠工商业维持生存,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权力的集体法人,不同于希腊、中国的城市,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是一种特殊实体的代表。城市争取自治权利的努力使其自身成为新的共同体,其内部生发出新的社会元素——市民阶级。材料意在强调欧洲的城市( )
A.成为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B.不受封建领主的任何制约
C.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与中国城市地位明显不同
3.“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②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收取地租的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英国理财法院收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图中信息可以说明( )
时间违法行为类型 1566年 1605年 1608年 1613年
囤积谷物 17 58 205 401
其他囤积 3 57 30 29
在市场和集市售卖 9 16 4 18
抢先批购 5 12 4 3
居中转售 0 0 1 3
总计 34 143 244 454
A.商业革命扩大了市场贸易范围 B.英国以法律化解贸易纠纷
C.价格革命加剧了市场秩序紊乱 D.“光荣”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5.1787年宪法被批准前,汉密尔顿表示,“(新政府)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联邦的商业”;鲁弗斯 金强调,“这个(宪法)体系……就是要在社会中建立起两个秩序,一个由富人组成,另一个则由穷人和文盲构成”。这反映出,新生美国的宪政(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B.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剥夺了各州的经济自治权 D.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6.在达 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75-1564)、拉斐尔(1483-1520)等人的艺术创作中,基督教的信仰内容从象征符号变成现实摹写,圣像神完与古典艺术、自然山水、人类身体等并列同观,都是美的欣赏对象。当时欧洲艺术创作风格的变化体现了( )
A.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B.理性主义的价值追求
C.教会神学的文化权威 D.自由平等的社会构想
7.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巴黎公社的许多重要决议和措施,常常是群众首倡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巩固了工农联盟 B.践行了马克思主义
C.体现了主权在民 D.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8.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说明( )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 B.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9.“据统计,1914年世界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这标志着( )
A.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开始形成 B.非洲大陆被列强瓜分完毕
C.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与此同时,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也在不断高涨,下列属于“亚洲觉醒”的斗争是( )
埃及的抗英斗争 B.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C.伊朗立宪革命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1.为应对饥荒,1921年春,列宁在与美国商人哈默会谈时表示:“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下对列宁的主张认识准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适应苏俄现实需要 B.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
C.列宁想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苏俄有条件地接受美国人的帮助
12.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都是为军事战略的需要服务的,突出的特点是以牺牲农民和榨取农民为代价,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列宁曾努力改变这一传统,但列宁的早逝使这一尝试没有成功,列宁的这一尝试包括(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实施租让制
13.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在1945年被命名为“英雄之城”,在那里德国遇到了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的阻击,这场战争不仅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也给了纳粹德国当头一棒,让嚣张的法西斯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这座城市是( )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雅尔塔 D.斯大林格勒
14.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15.下图是英国1938—1999年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有关开支占比变化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1938—1950年呈上升趋势,这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有关
B.1950—1973年呈上升趋势,是因为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英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D.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程度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16.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的咨文中,提出遏制共产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标志着( )
美国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B.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雅尔塔体系已经瓦解
二、材料分析题(4道,共计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材料二中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分)
(3)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8分)
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848年)几乎在这个宣言发表的同时,欧洲好几个国家都爆发了革命。
材料二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他虽然也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却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载体不是数量较少的工人,而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
——以上二则材料皆选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实际上,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夺取政权,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及其发表的重要意义? (6分)
(2)毛泽东所选择的“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依据?(6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初衷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政府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4分)
20.制作学习卡片是积累和掌握历史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卡片一
主题:二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大事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强大的实力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同年,美国开始制定和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1947年,美、英等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7年,苏、波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苏联等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卡片二
主题:20世纪50—70年代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
1.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3.1957年,中国完成“一五计划”,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4.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它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根据卡片一,指出二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2)根据卡片二,列举20世纪50—70年代崛起的新兴力量?(8分)
(3)综合卡片内容,概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2分)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A
6.A 7.C 8.C 9.D 10.C
11.A 12 B 13 D 14.D 15.C
16.B
17.共14分
(1)“人”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4分)
(2)武器:理性主义;(2分)
(3)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8分)
18.共12分
(1)“宣言”:《共产党宣言》. (2分)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4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分)
依据:中国革命的载体是农村的广大贫苦农民。(2分)
19.共14分
(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分)
(2)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4分)
(3)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工业化。(2分)
认识: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共12分
(1)两极格局(2分)
(2)日本、殴共体、不结盟运动、中国(8分)
(3)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