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反向)2023.5.19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20—15:50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考古发掘的器物、建筑物等是重要的实物史料,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三皇五帝的传说 B.陶寺遗址的宫殿 C.《史记·夏本纪》 D.西周分封示意图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突出表现是( )
A.铁犁牛耕 B.采集渔猎 C.改革变法 D.统一货币
3.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此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4.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思想上表现为( )
A.颁布“推恩令” B.盐铁官营 C.开疆拓土 D.尊崇儒术
5.“雁塔题名”在唐朝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租庸调制 D.九品中正制
6.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 )
A.南方经济发展 B.中央集权加强 C.门第观念淡化 D.社会阶层流动
7.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绪皇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士推动下,颁布多道除旧布新的诏令,史称(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8.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完全腐朽,“必须以一个新的政府代替旧的政府”。为此,他领导了( )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9.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
A.追求民主 B.崇尚科学 C.爱国主义 D.英勇奋斗
10.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被称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壮举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D.红军长征
11.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伏击日军,取得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胜仗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大捷
12.陈毅同志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显示出( )
A.战术科学 B.人民伟力 C.军纪严明 D.武器先进
13.电影《长津湖》讲述了在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军实施分割围歼,多次打退美军进攻的英勇事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剿匪镇反 B.越南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抗日战争
14.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边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从调查结果中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 )
A.法制建设 B.教育发展 C.改革开放 D.“双百”方针
15.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16.某古代文明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城邦制度发展,涌现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学家。这一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代西亚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7.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广泛吸收印度、波斯、希腊等地的故事。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排斥外来文化 B.融合东西方文化 C.保护传统文化 D.否定本土文化
18.新航路的开辟使欧亚大陆的马、牛等家畜进入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作物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开辟促进( )
A.物种交换 B.奴隶贸易 C.货币贬值 D.人口迁移
19.有同学在研究思想解放运动时提炼出关键词: 18世纪、法国、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他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近代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逐渐确立了( )
A.封建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表明当时企业生产( )
A.以手工劳动为主 B.缺乏资金 C.重视与科技结合 D.具有盲目性
2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 )
A.华夫脱运动 B.不结盟运动 C.印尼反殖斗争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3.下图为某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笔记,其笔记主题是( )
(
1917年2月
,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1917年4月
,
列宁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策略;
1917年11月(俄历10月),革命武装占领冬宫。
)A.“空想社会主义”
B.俄国十月革命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巴黎公社
24.二战中后期建立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要求,但也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这一国际秩序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5.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是( )
A.热战 B.冷战 C.平等 D.结盟
二、材料解析题
26.(25分)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对于近代工厂主来说,其在工业生产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训练工人们放弃工作散漫的恶习,并与复杂的机器那永不变化的运转节奏保持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商业、金融贵族被推向后台。但是,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继续被排斥于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与其雄厚的经济势力越来越不相协调,他们迫切要求改革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以便能够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贵族分享国家统治大权。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四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エ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エ。
——摘编自张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
材料五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教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一一浅析工业革命影响》
根据材料一到材料五,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5 6-10 ADBCD 11-15 BBCCD
16-20 DBADB 21-25 CDBCB
26.【答案】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建立起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其中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工业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变化,如女性走出家庭,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作用;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每点5分,共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