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
1.读“中国地势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2)图中曲线a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是半湿润区与 区的分界线。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河(填序号),内流河是 河(填序号)。
(4)图中连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铁路线名称是 线。
(5)图示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
2.读中国局部地区图、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农业区:① 支流:②
(2)“一带一路”的建设为A铁路线(连云港阿拉山口)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是 线。
(3)据图可知乌鲁木齐和连云港气候差异大,请分析主要原因 。
(4)甲、乙两座山脉中,甲山脉大致经过 毫米等降水量线:在乙山脉南侧的吐鲁番盆地,千百年来人们利用 引水灌溉,发展了绿洲农业。
(5)黄河D河段流经丙地,丙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导致黄河C河段河床抬高,形成 。请写出一条治理C河段的措施 。
(6)丁工程东线是把水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区,说说该地区缺水的原因 。
(7)B省区地广人稀,农业可以实行机械化生产,这里的棉花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在全球也占到了百分之二十,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请分析这里产棉的有利条件是 。
3.读图回答问题。
(1)环渤海经济区以京津冀为核心,冀的行政中心是 ,该经济圈内涉及的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2)长江三角洲地区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依靠自然条件这里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和 。
(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 (填城市名)为核心。
(4)两个经济区的发展条件各具优势和劣势,其中制约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资源缺乏;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单项选择)。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江地带与沿海地带的结合部
②能源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毗邻港澳、华侨众多
④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⑤面向海洋,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经济发展水平高,借助发达的高速 和高速 (填交通运输方式),人们往返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概况
位置 位于我国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 以南,南至国界
范围 包括 、 省和四川省西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
地形 特点 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 的高原,有“ ”之称,其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等
气候 特征 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 ,太阳辐射强烈
河流 青藏高原是 、黄河、澜沧江、 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青藏地区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寒牧区 牧场类型 高寒牧场
主要牧区 牧区、 牧区
植被 高山草甸
高原环境 、缺氧、低气压
优良畜种 (“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 农业区 类型 农业
农业区 谷地、 谷地
条件 不利 地势高,气温较低, 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有利 时间长;地势较低, 较高;土质肥沃;水源丰富
农作物 、 、豌豆
人文特色 饮食 、牛羊肉、青稞酒和酥油茶
服饰
民居 牧民居住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
5.关注区域。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有 “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区域定位 “我国部分省区图”体现了“弓箭”的区位模式,其中东部沿海地区被称为“弓”, 被称为“箭”,箭头是指 地区,是江海交汇之地。它包括上海市、 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地区。请在“我国部分省区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渤海和东海 。
(2)对比分析参照图中对A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B地区的描述。
(3)发展优势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
(4)关注环境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当地的湿地。当地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双选)( )
A.退耕还湿地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在① 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2)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广东省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的主要分布特点。
(4)绿洲地区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方面和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
(5)简述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建设给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7.为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资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资料二:粵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思考:
(1)“一桥连三地,同心谱新篇。”港珠澳大桥连接的三地分别是图中① 、② 、③ 。
(2)根据资料二,描述粤港澳大湾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稀缺,说出两地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所采取的措施。
(4)为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优势,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逐步深化。请分析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在经济发展中各自具有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 (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 400 半干旱
(3) ① ④
(4)京广
(5)南方
2. 河套平原 渭河 陇海兰新 造成连云港与乌鲁木齐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连云港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乌鲁木齐距海远深居内陆, 400 坎儿井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加固大堤,清沙除淤 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蒸发旺盛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 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3. (1) 石家庄 辽中南 京津唐
(2)渔业
(3)上海
(4) 水 A
(5) 大 铁路 公路
4. (1);西南部;祁连山脉;西藏;青海;高;世界屋脊;柴达木盆地;高寒;大;长江;雅鲁藏布江
(2);西藏;青海;高寒;牦牛;河谷;雅鲁藏布江;湟水;热量;日照;气温;青稞;小麦;糌粑;藏袍;碉房
5.
(1)长江;长江三角洲;江苏;;
(2)这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3)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等;
(4)AD
6. (1)天山;
(2)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3)高山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盆地四周边缘;
(4)土地荒漠化。出现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人口增长过快;
(5)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7. (1)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澳门特别行政区;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热带地区;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或南部沿海),濒临南海;
(3)“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4)港澳地区的优势: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沿海良港优势;国两制的政策等;祖国内地的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等。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4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