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作者:魏征
导入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何况是谏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遭逐就是千古明证。然而,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曾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将其放置于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征过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品质,传承优秀文化。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作者简介
魏征
(繁写体为“徵”)(580—643)
“诤臣”
魏征从政十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其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卷 。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作品简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和魏徵
一个爱才惜才,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
皇上,你这么干可不行,你得这么着!
哦哦哦,我记下了,老哥!
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事,不是在劝谏,就是在劝谏的路上,李世民全然接纳。可见李世民心胸颇为宽广。
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背地里议论)
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的过失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体知识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节私
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背景介绍
听朗诵,自感知
求木之长 浚
塞源 殷忧
黜恶 谬赏
垂拱 壅蔽
载舟
zhǎng
yīn
chù
miù
gǒng
yōng
sè
zài
jùn
读文正音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提出问题
以“固本思源”为喻
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分析问题
总结历史教训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3.解决问题
提出具体做法
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jù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要求,追求
取独
生长
形使动,使…牢固。
树根
形作动,流得长远
疏通
恩德,恩义
泉流
代词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
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递进
指望
丰厚
虽然
最愚笨无知的人
何况
明智,有才能的人
第一段 第一层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思国安
积德义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德不厚
思国理
比喻论证
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
反面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思考
这一层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
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
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主持,掌管
帝位
形作名,重权
天地间
形作名,重位
至高无上的皇权
美好,福禄
考虑
形作动,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动词,实行
转折连词,同“而”
保持
战胜,克服
堵住
第一段 第二层
神器之重 域中之大
极天之峻 无疆之休
人君责任重大
伐根 求木茂
塞源 欲流长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强调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思考
第二层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出论点
厚积德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对比论证
正面论述
反面论述
人君当思
魏征是如何提出论点的?这样的说理方式具有怎样的好处?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对比论证(反差鲜明,令人警醒)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
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
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所有帝王
重大的
深切忧虑
显著
连词,“却”,表示转折
的确
能够
语气词,表推断
难道
代词,代指天下
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因为)深切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
思路梳理
殷忧而道著
善始者实繁
功成而德衰
克终者盖寡
能创业
不能守成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
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
反问
设问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
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连词,表修饰
放纵情感
连词,表并列
轻视别人
北方与南方
路人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百姓),用威风怒气来吓唬(百姓),最终(百姓)苟且免于刑罚,却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督责
代词,代指百姓
介词,“用”
通“震”
连词,“却”,表转折。
感念,感激
名词作状语
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警惕的事情。飞速前进的车驾却用着腐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大小
百姓
深切警惕
疾驶的车辆
难道
轻视
1、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对比—善始与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
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思路梳理
殷忧
竭诚以待下
胡越为一体
得志
纵情以傲物
骨肉为行路
得民心
失民心
载舟
覆舟
深慎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 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 壅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 无 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名作动,统治
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
兴作建筑
表目的
约束
使…安宁
打猎
名作动,居于…之下
骄傲自满
以…为乐
考虑到
堵塞
猎网只布三面
谨慎地把事情做完
蒙蔽
通“毋”
排斥、罢免
使…端正
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5喜爱田猎就想到网开一面作为限度;
翻译: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
大:形作名,重大的地位。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
处:保持 胜:克服 长:形作动,流的长远
赫赫扬扬:①光明盛大的样子。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重权
老有所终:年老者有终老的保障。
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身为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
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警诫自己;
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
喜爱田猎就想到网开一面作为限度;
担心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担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考虑到可能出现谗佞之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斥退奸邪;
恩泽施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一时高兴致奖赏不当;
刑罚动用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要因一时发怒而滥施刑罚。
十思
君人者,诚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研读文本第三段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以怒而滥刑
思三驱以为度
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
戒奢侈扰民
戒骄傲自满
戒纵欲过度
戒轻信人言
戒赏罚不公
(生活)
(待人)
(处事)
(用人)
(执法)
(克制欲望)
(适可而止)
(谦虚自养)
(广开言路)
(三面为限)
(慎始慎终)
(虚心纳谏)
(端身黜恶)
(奖赏得当)
(用刑有度)
总此十思,弘 兹 九德。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
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 无为 之大道哉!
据说是上古两位仙人:赤松子、王子乔
忧烦的事情
教化
竭尽
用尽
献出
选拔
九种德行
这,此
有能力的人
好的建议
散播、扩大
管理
出游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损毁
奴役
第三段
3.听从善言(择善而从之)
1.弘扬九德
(弘兹九德)
2.选拔任用人才
(简能而任之)
智者尽其谋
除十思外, 还要
文武
并用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垂拱
而治
中心论点:积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正
反
取江山
守江山
在殷忧必 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则 纵情以傲物
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
见可欲…
将有作…
念高危…
惧满盈…
乐盘游…
忧懈怠…
虑壅蔽…
惧谗邪…
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固本思源
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
壹
对比、比喻论证
贰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克终盖寡
善始实繁
对比论证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反面
正面
手段
积德义
主旨
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亦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答魏徵手诏》(节选)
魏公的进谏直言,使我知道了我的过错。我应该把你的奏疏放在书案旁,作为像柔丝与韧革一样的警示勉励之物时刻提醒自己,这样,他日必定会有收获,等到过些年月,国家不是就会更加繁荣富庶,不仅仅自我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因为有你的扶持)就像鱼儿有水一样,所以现在治理国事非常畅快。我现在才回复您的良策,是因为我没有保留而无所隐瞒。此后,我将使怀虚若谷,恭敬地听取你德言,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魏征提出的“十思”在构思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特点:
① 陈述意见具有针对性。这奏疏是给皇帝的,所以“十疏”的内容无不针对皇帝的易犯病,无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者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
② 思考问题具有全面性。“十思”的内容涉及与帝王治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
③ 安排条款具有序列性。“十思”的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
④ 语言表达具有齐整性。“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
思考:《谏太宗十思疏》是否有局限性呢?说说你的理由。
②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并不是为了启迪后人。
魏征毕竟是一个古人,是一个封建社会从乱到治的政治家,自有其历史和阶段的局限性:
①他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一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他认为统治阶级只要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可以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
成语积累
休戚相关:休:喜庆,欢乐。戚:忧愁,悲哀。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关系一致。
休戚与共:休:欢乐,喜悦。戚:忧愁,祸患。彼此之间忧喜祸福都共同承受。形容同甘共苦。
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祸害。
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善始善终:做事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以:连词,表并列。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卑以自牧: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慎始敬终:自始至终都谨慎。
简贤任能:选用贤能。
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垂拱而治:指不费力气就使地方或国家得到管理,安享太平。含褒义。
耳聪目明:视听灵敏。形容头脑清楚,目光敏锐。
1.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作者强调良好开端和坚持到底很重要,但很少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作者强调君王要仁慈,要有可持续发展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
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作 业
背诵课文,总结全文文言知识,理解魏征的劝谏内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