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2课 课题:济南的冬天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记叙文的目标要求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做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赋予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2、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总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从济南的山、水两方面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最后以一句简明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优美的意境中,表达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教材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方法。
【教材难点】欣赏并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七年级的学生能文从字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熟读课文,知道如何预习课文,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对于一些问题已有自己的看法,但对文章的内容有初步具备概括和分析能力。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查找生疏字词,了解文章内容,概括段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学生能抓住特征有层次的进行景物描写以及情景交融这种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在本课中将对学生作进一步的引导,加深他们对写景散文写法的指导。因此,注重课前指导,课堂引导,课后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文章阅读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情、设若、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②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
2.能力方法目标:
①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4、创新支点:多种形式的诵读。
【教学评价】教师口头评价 书面点播、学生互评、自评
对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堂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情况展开合适的点评,以激励为主。小组互评以小组长的点评为主。互评针对学生的发言点评。
【教学方法与媒体】朗读感受法、质疑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利用电脑课件,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美景的喜爱之情;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层次;具体感知第1段的内容、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激情导入:
生活在济南,你喜欢济南的冬天吗?为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谈自己见解)
师引导学生走进老舍。老舍在《济南的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解决字词读音和释义。
2.查资料,了解作者其人。
3.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目的:重视字、词积累,打好基础,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为讲析课文作铺垫。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资料。
老舍(1899—1996),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那是作者刚从英国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济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1、同桌之间互查注音。明确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镶(xiāng) 髻(jì) 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猛烈、暴烈 响晴:晴朗无云。响亮:本文指天气晴朗、燥热。 安适:安静而舒适。澄清(chéng):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
(三)、交流探讨:
1、济南风光片,用课件显示。
2、教师配乐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目的:通过听觉激发美感和喜爱之情,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来的效果胜过朗读磁带。
三、整体感知、综合建模。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7分钟)
明确:—(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无风声、响晴、温晴(对比手法)
二(2—5)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2—4)和“水”(5),突出“温晴”的总特点。
三(6)总结、点题。
目的:培养阅读理解、概括的能力
1、具体讲析第1段,默读第1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个“宝地”?
明确:温晴的天气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济南”的“温晴”特点?请找出文中词语具体说明。
北平——济南(“没有风声”)
明确:对比 伦敦——济南(“响晴”)
热带的地方——济南(“温晴”)
3、齐读第一段,独处你的新发现新见解。(学生小组读小组交流研讨)
(二)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一)(5分钟)
目的:即时反馈练习,以提高课堂质量。
(三)课堂小结:
“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和北平、伦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带对比,赞美济南的冬天”。这就是济南,我们生活的宝地。课下,请你品读、赏析2—5段,背诵第3段。想想这部分具体描写了济南“山”和“水”的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一(1)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对比) 阳光下的山
山(2—4) 小雪后的山
二(2—5)具体描写,突出“温晴” 城外远山
水(5): 清亮
【作业设计】A:1、背诵课文“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2、预习下文,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课外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