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课《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课《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1 16: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 课题:钱塘湖春行
【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古诗文(文体)的目标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体)的教学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诵读记忆,考察他们能否及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不作为考试内容。
2.《钱塘湖春行》 这篇课文……
{钱塘湖春行这一首诗是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三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是白居易,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阳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给读者展现出一派江南特有的春光。
【教材重点】学会体验充满诗情画意的西湖春景,绘景手法灵活多样。
【教材难点】《钱塘湖春行》通过哪些典型景物描写早春的季节特点,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作者的简单知识,知道这首诗大体上是讲的什么内容。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学生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资料,来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学生需要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一些重点意象,重点词语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诗的主旨。7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为止,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诗歌的有关知识。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诗歌,体会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创新支点:通过卡片游戏,小组合作,来猜是那一句诗。
【教学评价】
{通过对学案,学习检测,背诵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 }
【教学方法与媒体】为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容易品味诗的形象和意境,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影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入课题。
   2、引出白居易,简介作者。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诗,知诗意
   1、给生字注音:啄没堤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诗的要求学生集体读课文,四人学习小组互读课文。
   4、请个别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5、学生说出标题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情:出游)
   6、明确诗的体裁(七言律诗)
   7、学生读后讨论提出诗中难理解的字词:水面初平云脚低暖树乱花不足
   8、诗题说“春行”,说说作者的游踪:孤山寺—贾亭—白沙堤
  三、再读诗,赏美景
   1、学生自读后讨论: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找理由说明:
     写的是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是“早莺”,而且几处,不多,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是不多的几家,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
   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
     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涨,春水淙淙;白云重叠,同湖面相连,水云相接连成一体;早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刚回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数量多,颜色艳,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刚能淹没马蹄印。
  四、品读诗,赏妙笔
   1、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颜色之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2、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学生讨论找出并说说妙在哪里?
     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3、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教师配乐朗诵。投影钱塘湖的春景图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早莺争暖树
【板书设计】春行所在——春行所见 新颜啄春泥 春行所感
乱花迷人眼
【作业设计】 浅草没马蹄
A层:背诵
B层:默写
【教学反思】1)注重文言文的朗读,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熟读成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多读、精读、美读中对诗意逐步了解,以至熟悉诗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读,进一步品味诗的好词妙句,感受诗中的优美意境,最后达到诗词教学的目的,熟读成诵。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赏析诗中的好词妙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在合作小组中讨论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趣
     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音乐,有关的春的图片,有关的课件,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使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