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日记形式的好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涴漫的狱中日记①
瞿秋白
考古学家新近在东亚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那地方本来“人”迹稀少,毒蛇猛兽横行;现在还是莽莽苍苍,一片凄凉荒芜的秽土,白骨如山的堆积着毒虫的旧穴,可惜也塞满了泥沙——这是洪水之后的遗迹。要想考察地下的化石及地面的废址,来研究此地古时的社会,真正不容易。至于那些文件——当然都是烂纸破簿,水痕涴漫,还有乱七八糟,泥污血染的“鸟兽之迹”,实在难以看清楚,加以上面所写的文字,又像埃及古字似的所谓象形字。——很要像拿破仑第一次征埃及时那些学者的刻苦研究一番。果然,这些文件之中居然有几位东亚语族学家考究出一张破烂的文字。
这张纸还是1923年(2月7日)的,距今已有三千零六年,是一篇狱中日记的一页,单是这一个“狱”字就很费考据,至今还没有能详细知道此字的定义。听说这几位学者不久就要发表一篇细密考证的文章,将登在《东亚古史研究》杂志的《猛兽时代号》上。我这里先把这页日记的“白文”发表,学者已经研求出来的,至于模糊处及残破处只得暂缺。那些学者的笺注亦暂不刊布,因为他们自己说研究尚未成熟,可以缓些发表。
“……好不容易我们办到如此的成绩!这一次我们非得大家集合起……我们长辛店……”
“二月□日”“我这一气非同小可!(姓吴的老五总说我学着写日记,还是套《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滥调,从此以后我再也写不了。)非同小可!……这个地方又不像牢监,又不像……真气闷。……曹贼真正可恶!哼,不过一时得意罢,我们几百万几千万人现在不过刚想团结;这一股气已经直冲出来,大家勇的很呢,什么好的世界都可以造得成,一两个曹贼挡得住么?捉了我们几人就有用么?还有那不要脸的,自己从前说是帮助我们工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兵先杀人。……我们自己伙里明白人本也不多,他们这么一来,倒也好……教训,大家长了不少知识……
“老五可怜呵。我们在厂里,在车站上,一天做十点钟,他在会里一天到晚十六个钟头也不止,时时刻刻的麻烦不了。我们下了工到会里还要大家商量事情。——乏得很。可是以前我是像死人似的;从那时起,就不同了:我现在厂里,看大家兄弟们一块儿做事,仿佛一团和气;无论轮机声怎响,——愈响愈妙——我总听得见似乎有人喊着:‘这就结连起来,就结连起来!’老五这人真可爱,他说得明白,讲得出此中的道理,我自己反不如他。
“老五从小又没吃过这样的苦……他是念书人。我问他,他还生气,常常说:“你们怎么不明白,咱们的事大得很,各方面都要人才,都要干。我不穿这样的衣,吃这样的饭,那能住在这里?譬如还有别的几位同志他们有应办的事,便不能如此,又是一种……
“唉!□□军□……可恶。看不见了。写不得了。……好臭!”
“□月九□”“奇怪!他们竟是开玩笑。今天突然间带我们到刑场上去……愤气……什么都忘了,我们之后还有不少人呢;不说现时的工人多不过,国内此后将要做工人的人更不知道几万万……杀得净么?我只觉得那时眼光是直的,耳里听得声响分外的清楚。四五天没见天日了,今天刑场却成了我的天日!街上走的人,有我们的同事,我似乎看见他们眼睛里……面色白得……白得可以显出我们这几万人的心,几万人的力量。□□副□又……怎么样?又回到监狱里了。不杀?哼!
“听说前天扬子江边我们的人被杀了不少……又听说‘大家’都走开了。怎么了?我想那一个人头(姓林的),血淋淋的挂在……睡梦中都可以看得见那切齿忿恨的形容,听得见那天昏地暗的一片惨呼的声音。呵。什么!无缘无故三十多人杀了,死了。我们不怕!我们这里也是这样。——那时我记得,一望过去,只见簇簇的人头拥住了那穿金丝绣的洋服的。“开枪!”都没有穿呼呼的冷风,乌黑的深夜里,跣着脚……”
“□□□日”“前天看牢的忽然给我们松了一松刑具。……两个月不能写日记……
“今天老五对我说,他前天递出去一封信……他说:‘笑话!谁说唯物论的人没有人的感情!更大!外边有人替我们干得利害。我又写信劝大家不要尽为我们忙……’老五满身生了疮,我亦是如此,一两月来搬了几个地方,挨了打不少数。有两位站了站笼,我们手铐脚镣带着,肩了大枷……我是皮破肉绽,精神恍惚得不行。老五却还精细明了,吃了这些苦,竟还想得到……”
1923年 8 月 9 日
(有删改)
【注】①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血腥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史称“二七惨案”,作者以此为原型写下本文。流漫,即污秽漫滤。
1.《涴漫的狱中日记》是中国文坛最早的革命文学创作实践之一,凸显了觉醒的工人阶级形象。小说的主体部分采用了日记形式,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绣水夕阳
查俊华
我从武汉赶赴铜城,直奔铜城市中心医院。
医院重症监护室是一位中老年女子在看护我爸。她自我介绍叫乔麦,三十五年前是我爸的学生。
从乔麦、消防队员、医生和邻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像一张被撕碎的稿纸,我把它们慢慢地粘贴拢合。
我爸虚岁八十,身体硬朗,他为这一点自豪和骄傲。爸爸一辈子当教师,习惯恬静、自律的生活,晚年生活更是有规则,所以我们子女平时并不担心他。
爸爸打开煤气灶准备晚餐,没想到刨丝瓜的时候,有两片瓜皮掉在地板上,一脚踩在丝瓜皮上,一个趔趄撞到灶台,油盐酱醋打翻在地,各种液体洒了一地,窗帘被点燃了。他摔在地上,就再也动弹不得。摔倒的时候,手中的碗被重重地摔到身后墙壁上,将墙壁砸一个洞。
火光通明之明,爸爸的手机响起来。
乔麦跟我说,她门敲不开,就一直没有离开,及时报了火警。直至救出爸爸,在医院重症病房守护着爸爸。
大哥做了临时分工,三兄弟在医院轮流值班,守护爸爸,我待在家里,做后勤保障,准备爸爸的后事。
有什么准备的呢?寿衣店里各种款式型号的寿衣都有,公墓里的墓穴妈妈去世的时候就一起购买了,骨灰安放下去就是。我很不情愿地开始整理爸爸的衣物。爸爸是铜城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热爱教育,性格温和,可谓桃李满天下。爸爸坚持写了四十多年日记。
收拾爸爸书房,看到了爸爸摆放整齐的日记,整整占去大半个书柜。我随手抽出今年的两本日记,翻阅开来。
2月18日 (农历正月初三)
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
2月28日
真是倒霉透了,年还没有过完,后天才元宵节,一不小心感冒了。经过长廊去上厕所,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
也许爸爸上圈套了。
3月1日 (元宵节)
昨天打了点滴,今天感觉好多了,烧退了,脑壳也没有那么沉了。乔麦八点钟准时来接我去医院。她还说,别见外,赵老师,我要为您负责到底。
3月4日
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
乔麦没有收我分文的报酬,我始终心存不安。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
3月15日
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乔麦来给我过生日,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
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
感谢乔麦同学!
我合上日记,一阵难抑的愧疚涌上心头。爸爸生日我只微信祝福,并没有想到回家陪伴爸爸。一边又想,爸爸好像越陷越深。
3月25日
我们这个小区叫绣水名城,乔麦帮助小区的退休老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绣水夕阳”。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
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
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
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
我眼睛已经模糊。我们经常像教小学生那样给爸爸布置作业,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妈妈去世整整十年了,我们兄妹四个整齐地陪伴爸爸过春节,仅有一次,就是妈妈去世的那一年。
我们围拢到爸爸的病榻前。爸爸整个身体起伏了一下,眼皮抖动了一下,却没有睁开。爸爸就这样,跟我们永别了。
医院诊断的结果,爸爸是被浓烟窒息,因呼吸道严重感染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
安葬了爸爸,我们带着悲伤回到爸爸居住的房子,我们童年的家。沉默良久,我说,我读过爸爸近两年的日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感谢一个人,爸爸的一个学生,叫乔麦,爸爸留下了一笔存款,我们给她十万,行不行?
二哥说,少了,二十万吧。
三嫂控制不住了,尖着嗓门说,有必要吗?她又不是爸爸的小老婆。
三哥吼道,闭嘴!
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
我们听了,满屋久久沉默。
(有删改)
2.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摘录父亲的日记,这种写法有怎样的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大勇的生活
杜鹏程
太阳向陇东高原上喷火,路上的烫土发烧。蝉儿耐不住热,在草丛里、树枝上,不歇气地叫唤。
高原下边的川道里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簇簇小树林子。树下的荫凉地里,有战士在开会。河里有战士边洗澡边打水仗,他们欢乐的喊声,远处都能听见。
周大勇在陇东高原上,经过近一个来月的行军打仗,脸色黝黑,筋肉更结实,精力也更旺盛了。他迈着大步往连部走,又健壮又愉快。他经过一棵棵大树边的时候,总要停住脚站一站。天空飞过的小鸟,起劲地叫:“旋黄,旋割!”他想从树叶的空隙间,瞧瞧那叫“旋黄,旋割”的鸟儿是什么形样。瞧了半天不见踪影,他拣了块石头扔上去,也不见鸟儿飞起来。
“孩儿,你就有这份闲散心肠!来,吃一碗凉面!”周大勇走进连部驻扎的院子,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房东老太太。她端一碗凉面,站在那里,笑嘻嘻的又和善又亲热。老太太说:“你又要说‘不吃’,是不是?我的大小子土地革命的时光就当了红军,这阵还在咱们队伍上哩。你住在我家,就跟我儿回来一样啊。你再要虚情假意地说‘不吃’,我就要把你赶出我的门。看你敢不敢!”
周大勇满脸稚气,调皮地瞪大眼,说:“我刚吃了晌午饭,肚里连口凉水也添不进去。饭不吃,情分我可领啦!”
老太太恼啦:“你不吃就不吃吧。从今向后,不管你也不管是你们连部的人,都不准帮我们担水呀,劈柴呀,割草呀!你们谁来动手做活,我都不答应!”
周大勇贴着老太太的耳朵说:“老妈妈,王指导员回来,我们一道去你家里吃饭,只要你能管得起,我就吃十八碗!”
“那就好!”
老太太看周大勇衬衣上有个纽扣吊着。她从针线包里拿出个针,说:“孩儿,我给你缀两针。”她边缀边说:“你们该不会再走了吧?”
“这可说不上来!”
老太太缀好纽扣,用牙咬断线……周大勇想,自己从小失去了家,失去了爹跟娘,可是到处都是自己的家,到处都是关照自己的爹跟娘。
那天是端午节,是他十岁的生日。家里刚分到田地和几件衣服。娘把分到的一件细布长衫给他改做成一套衣服。他就乐得睡不稳,天不明就爬起来,穿上新衣服。娘还给他胳膊绑上了红布条,说这算是一个红军了。他乐得像脱缰的马,跑出去跟一帮小孩子在池塘边用泥巴打仗,比赛爬树,那身新衣服扯得稀烂。娘把他一阵好揍啊!他性子强,躺在院子里从前晌哭到后晌。娘把他的衣服洗了,坐在院子里缝补。娘不忍心看他哭,把他抱拢来,边补衣服边讲故事。
那是多美的故事啊!很久以前有个会作法的活神仙,那活神仙有一副好心肠;有人求他帮助,他慷慨相助。有一年,天上没雨,河也干了,庄户人活不了,都求他来搭救。他把自己的手指割破把血朝空中一洒,大雨唰唰下,河水潺潺流……
此后,周大勇成天想找那个活神仙去学法念咒,连做梦都梦见他;五六丈高的个子,力气大得出奇,很有同情心……他时常做这个梦,一直到参加工农红军。
亲人的音容,古老的传说,家乡的流水景物,连家乡给了他的苦难,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中。像周大勇这些人,不仅没有因长期的战斗生活消磨掉那些朴素的记忆,而且是更强烈。因为他感觉到这记忆中的事物,是包含着辛酸的生活,沉重的劳动,美好的愿望和那不能遏止的生命力量。
指导员王成德从团政治处开会回来,看见周大勇背朝门坐在桌子边写日记。他伸长脖子从周大勇肩头上望下去,只见他写得又快又齐整。王成德夺过日记本,翻了几页看:
六月二十一日 环县城郊
今天团政治委员报告了陇东战役的情况:我们野战军,在陇东高原激战半月多,消灭了许多敌人。会上,有几个干部眉眼皱得像喝了黄连水,直喊困难,说什么部队疲劳得撑不住。有的人还说:“我们营里有不少战士,在河边洗衣服,洗着洗着,就打瞌睡滚到河里去了。因此,要求休息一个时期。”李政委才回答的妙:“我们到这世界上来,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战斗。同志们,战斗的生活告诉我们:伟大的目的会产生无穷的精力;艰难困苦会增加人民战士的光荣。……”走!打!这就是目前生活中的一切。
六月二十二日 环县城郊
今天读完《铁流》这本书。工作紧张,读书时间少。有时候,我睡觉前读十来页。工作一忙我就把学习丢开了,这是要不得的坏毛病。
为了坚持学习这件事,在山西作战的时候,李政委把我狠狠地尅过一顿的。他说:“这是一个缺点,一定要克服。战胜自己的缺点,哪怕这个胜利很小,也可以十倍地加强你的毅力。”我不能坚持学习,这就表示:我的缺点已经战胜了我很多次。没有比让缺点战胜自己更可怕的事……
王成德一页一页翻着周大勇的日记。周大勇纯真的眼睛盯着王成德。
王成德想起了前些时候李政委说过的几句话:“对周大勇这样的人说来,生活是很单纯的:战斗、学习、前进,一共六个大字。”他望着一旁,自言自语地说:“不错,一共六个大字!”
(节选自《保卫延安》,有删改)
3.小说节录周大勇的两则日记,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利用日记格式巧妙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扣合“二七惨案”史实,有利于揭示现实的血腥和残酷;
②日记便于通过自述真实细腻地展现人物心理,表现出工人阶级的觉醒、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更具感染力;
③采用日记涴漫的形式便于形成时间的间隔,剪裁得当而使叙述简约聚焦。
2.①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老年人难为人知的晚年孤独生活,增强了真实性;
②片断式写法,选材自由,交待的相关内容为故事情节的突转打下伏笔;
③更加丰富了父亲和乔麦的人物形象;
④勾勒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子女、社会应该如何养老。
3.第一则日记重点写的是革命部队紧张而激烈的战斗生活,表达了革命战士要勇于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坚定决心。
第二则日记重点写的是革命战士在战斗之余的学习生活,表现了周大勇虚心接受意见、积极追求进步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