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训练——4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 泉州二模)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b+氧气
A.a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b中储存的能量
2.(2022 福建一模)乐山是我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下列与生产、运输有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C.低温冷链延长运输距离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3.(2023 三明二模)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向水果仓库充加二氧化碳
B.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D.收获的小麦晒干后贮藏
4.(2022 漳州二模)以下生产实践中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措施是( )
A.科学合理密植 B.夜间降低大棚温度
C.延长光照时间 D.移栽幼苗时根部带土团
5.(2022 南安市模拟)龙眼肉质爽脆,浓甜带蜜味。长途运输龙眼时常常进行低温储存,主要目的是抑制(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6.(2022 海沧区模拟)如图是关于呼吸作用的概念图,有关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有在不进行光合作用后才进行呼吸作用
B.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Y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在保存种子的时候,要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7.(2022 思明区校级模拟)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新疆棉花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增强
B.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多
C.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增强
D.夜晚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少
8.(2022 仙游县模拟)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对庄稼进行松土,促进根的吸收作用
B.种子晒干后入粮仓,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9.(2022 将乐县模拟)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O2)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为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B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A强
B.当光照强度为7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强
D.如图分析,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的是植物A
10.(2022 政和县二模)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呼吸作用
B.要使植物甲和乙都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至少应等于d点
C.e点时,单位时间内甲积累的有机物等于乙
D.光强为f时,单位时间内甲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等于乙
11.(2022 鲤城区校级模拟)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这是因为( )
A.植物生长会消耗二氧化碳
B.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C.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D.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2.(2023 厦门一模)如图①、②、③表示水稻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B.②可拉动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
C.③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白天只进行②③,晚上进行①
13.(2022 集美区二模)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的速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A比植物B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
B.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会一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当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B光合作用强度更强
D.当植物A开始积累有机物时,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70μmol光子/m2 s
14.(2022 三明二模)科技人员研究夏日8时至14时温度对某大棚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表示有机物的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B.从T1至T2期间蔬菜光合制造的有机物量为S1
C.从T2到T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S3
D.从T1到T3期间,蔬菜增产量为S1﹣S3
15.(2022 南安市模拟)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该绿色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CO2表示二氧化碳,O2表示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表示线粒体,B表示叶绿体
B.当叶肉细胞处于图甲状态,对应的是图乙中c点的光照强度
C.当光照强度为4K1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6mg/h
D.当光照强度超过6K1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16.(2022 思明区校级模拟)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作用。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箱中,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光照下每小时吸收CO2量和黑暗中每小时释放CO2量,绘制成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是呼吸作用的2倍
B.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C.温度为25℃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最多
D.温度为30℃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最多
17.(2022 厦门一模)如图1表示蔬菜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图2是某时段叶肉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图1中,与图2对应的时段是( )
A.0时~6时 B.6时~18时 C.18时~24时 D.0时~24时
18.(2022 福建一模)老君井乡,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东麓,境内山高坡陡,沙质土壤多,日照充足,夜晚温度低,有足够的降水量,这里产出的樱桃颗粒大、口感好。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照充足,樱桃树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
B.夜晚温度低,樱桃树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C.移栽樱桃树时,应选择晴天或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
D.樱桃树主要通过根尖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19.(2022 泉港区模拟)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从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长势、质量相同的三个叶片,编号为1,2、3,1号直接烘干称重为a克,2、3号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适宜光照和黑暗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向水中通入空气,5小时后取出,烘干称重分别为b克、c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等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质量
B.b﹣c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加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C.a+c等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质量
D.b﹣a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20.(2022 福建模拟)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HT植株和CT植株消耗的CO2量相等
C.50℃时CT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2023 泉州二模)图1、图2分别表示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的气体进出情况,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图中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
(2)图1所示情况只发生在黑暗环境。
(3)图2叶片中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多。
(4)只要有光就能出现图2所示情况。
22.(2023 三明二模)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而著称。
(1)棉花是果实成熟后裂开而露出的纤维,种子此时也随之暴露。棉花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新疆地区白天光照时间长,棉花 旺盛,可以积累更多的 ,所以新疆棉品质好、产量高。
(3)如图是种植密度对棉花叶片整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曲线。据图判断:M点时,棉花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强度 ;种植密度为 时,棉花产量最高。
23.(2023 泉州一模)如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A、B表示物质。请分析回答。
(1)图中B表示 。该装置模拟了植物细胞中“能量转换器”—— ,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 ,作为二氧化碳进入的门户。
(2)与植物相比,在消耗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情况下,该装置有机物的积累量较 ,原因是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 作用消耗有机物。
(3)人工光合系统对环境中水的需求量较低,在沙漠等干旱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系统不能完全替代植物,比如植物还可以进行 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24.(2022 福建一模)近年来厦门市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使人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3月左右正是草莓大量成熟的时候。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草莓的 作用。
(2)分析图1可知,对大棚中的草莓采取 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3)种植户往往在晚上将大棚的窗户打开,以降低棚内的温度,这样会使草莓的口感更好,其原因是 。
(4)白天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升温的同时还可以 ,从而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
(5)草莓在这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找到的依据是 。
25.(2022 洛江区模拟)如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表示氧气的物质是代码[ ],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
(2)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 。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
(3)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 毫克(用算式表示)。
26.(2022 石狮市模拟)淀粉是重要的食物成分和工业原料。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在细胞外(实验室中)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请回答问题:
(1)除了二氧化碳外,玉米植株合成淀粉还需要的原料是 ,主要是由根尖的 从外界吸收的。
(2)图甲为玉米叶片部分横切结构示意图,能合成淀粉的主要是结构[ ]的细胞,合成的淀粉中所含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玉米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为曲线上 点(填字母)对应的强度时,玉米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最多;当光照强度为2500lx(曲线C点对应值)时,玉米植株用于合成淀粉的二氧化碳大约为 mg/(L s)。
27.(2022 思明区模拟)番茄是餐桌上常见的果蔬,大棚种植时,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可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图1是番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是番茄植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番茄属于 (选填:裸子/被子)植物,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2)图2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番茄植株的 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在 点(填字母)达到最高。
(3)为了提高大棚内番茄产量,夜间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28.(2022 仙游县模拟)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近几年我县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发展。据图回答。
(1)据图甲,草莓属于 (选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草莓果实是由草莓花的 发育而来。
(2)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在温室大棚内设计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暗处理一昼夜,打开阀门①、②,产生的 (填写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都变浑浊;再将暗处理后的装置置于光下2﹣3小时,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填“A”或“B”)叶 片变蓝色。
(3)图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时。
29.(2022 晋江市模拟)农业生产中,苹果常用枝条环剥技术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甲图为枝条环剥图,乙图表示苹果一天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 ,使有机物无法通过。
(2)乙图中,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bc段该生理活动强度略有下降,原因是 。
(3)乙图中,两种生理活动在[ ]点和e点时强度相同,苹果一天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在[ ]点达到最大值。
30.(2022 漳州一模)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O2)的速率。请据图回答:
(1)请推测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当光照强度超过 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体内才能储存有机物,此时植物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速率至少不低于 μmol O2光子/m2 s。
(3)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 ]的光合作用更强,说明理由: 。
(4)据图分析,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的是植物[ ]。
中考专题训练——4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 泉州二模)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b+氧气
A.a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b中储存的能量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可a表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正确。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B正确。
C.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如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b有机物中,D正确。
故选:C。
2.(2022 福建一模)乐山是我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下列与生产、运输有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C.低温冷链延长运输距离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解答】解:A、增加氧气浓度,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A错误。
B、大棚蔬菜如果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所以要合理密植。B正确。
C、较低温度下,细胞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利于保鲜。C正确。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A。
3.(2023 三明二模)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
A.向水果仓库充加二氧化碳
B.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D.收获的小麦晒干后贮藏
【解答】解:ABD、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向水果仓库充加二氧化碳、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收获的小麦晒干后贮藏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C、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使外界的空气能进入土壤内部,有利于根的呼吸,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2 漳州二模)以下生产实践中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措施是( )
A.科学合理密植 B.夜间降低大棚温度
C.延长光照时间 D.移栽幼苗时根部带土团
【解答】解:A.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
B.夜间适当通风降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产量,B符合题意。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
D.带土移栽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2 南安市模拟)龙眼肉质爽脆,浓甜带蜜味。长途运输龙眼时常常进行低温储存,主要目的是抑制(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解答】解: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抑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故选:B。
6.(2022 海沧区模拟)如图是关于呼吸作用的概念图,有关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有在不进行光合作用后才进行呼吸作用
B.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Y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在保存种子的时候,要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白天黑夜都进行。A错误。
B、图中X是二氧化碳,Y是氧气。X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
C、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错误。
D、在保存种子的时候,要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D。
7.(2022 思明区校级模拟)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新疆棉花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增强
B.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多
C.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增强
D.夜晚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少
【解答】解: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这里生产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故新疆棉花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故选:B。
8.(2022 仙游县模拟)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对庄稼进行松土,促进根的吸收作用
B.种子晒干后入粮仓,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
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解答】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A错误。
B、种子晒干后进行储存,减少水分,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利于保存,B正确。
C、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合理密植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正确。
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还有保湿作用,利于种子萌发,D正确。
故选:A。
9.(2022 将乐县模拟)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O2)的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为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B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A强
B.当光照强度为7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强
D.如图分析,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的是植物A
【解答】解:A、当光照强度为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B吸收的吸收氧气的速度比植物A慢,所以植物B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A弱,A错误;
B、当光照强度为7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释放氧气的速率是零,说明植物A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C、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s时,植物A和植物B的放氧速率相等,但植物A的呼吸作用显著大于植物B,故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强,C正确;
D、据图分析,植物B对光照需求较低,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D错误。
故选:C。
10.(2022 政和县二模)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呼吸作用
B.要使植物甲和乙都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至少应等于d点
C.e点时,单位时间内甲积累的有机物等于乙
D.光强为f时,单位时间内甲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等于乙
【解答】解:A、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错误。
B、要使植物甲和乙都能正常生长,必须使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d点,B错误。
C、e点植物甲、植物乙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二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相等,即单位时间内甲、乙积累的有机物相等,C正确。
D、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甲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小,表明植物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乙的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相等。所以光强为f时,单位时间内甲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乙,D错误。
故选:C。
11.(2022 鲤城区校级模拟)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这是因为( )
A.植物生长会消耗二氧化碳
B.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C.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D.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解答】解: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植物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植物呼吸会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B。
12.(2023 厦门一模)如图①、②、③表示水稻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B.②可拉动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
C.③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白天只进行②③,晚上进行①
【解答】解:A、①过程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A正确。
B、②过程表示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B正确。
C、③过程表示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于维持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白天可以进行①②③,晚上进行①②,D错误。
故选:D。
13.(2022 集美区二模)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的速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A比植物B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
B.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会一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当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B光合作用强度更强
D.当植物A开始积累有机物时,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70μmol光子/m2 s
【解答】解:A、据图分析,植物B对光照需求较低,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A错误;
B、光照强度不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因此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B错误;
C、当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s时,植物A的放氧速率稍微大于植物B,但植物A的呼吸作用显著大于植物B,故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强,C错误;
D、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才会释放氧气,有机物才会积累。因此当光照强度超过70μmol光子/m2s时,植物A才开始释放氧气,体内才能储存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14.(2022 三明二模)科技人员研究夏日8时至14时温度对某大棚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表示有机物的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B.从T1至T2期间蔬菜光合制造的有机物量为S1
C.从T2到T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S3
D.从T1到T3期间,蔬菜增产量为S1﹣S3
【解答】解:A、T2时刻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两相等,所以,光合作用强度真好等于呼吸作用。A错误
B、从T1至T2期间蔬菜光合制造的有机物为S1+S2,S2 是从T1至T2期间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B错误
C、从T2到T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S3+S4,C错误
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2+S4﹣(S2+S4+S3)=S1﹣S3。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2 南安市模拟)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该绿色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CO2表示二氧化碳,O2表示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表示线粒体,B表示叶绿体
B.当叶肉细胞处于图甲状态,对应的是图乙中c点的光照强度
C.当光照强度为4K1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6mg/h
D.当光照强度超过6K1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解答】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因此A表示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B表示线粒体,A错误。
B、图甲状态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CO2吸收相对量为0,对应图乙中的C点,B正确。
C、当光照强度为4Klx时,CO2吸收相对量为6mg/h,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加CO2吸收相对量,观察图可知,在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6mg/h,故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应为12mg/h,C错误。
D、当光照强度超过6Klx时,CO2吸收相对量为12mg/h,即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错误。
故选:B。
16.(2022 思明区校级模拟)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作用。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箱中,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光照下每小时吸收CO2量和黑暗中每小时释放CO2量,绘制成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是呼吸作用的2倍
B.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C.温度为25℃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最多
D.温度为30℃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最多
【解答】解: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实际吸收量=净吸收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由题目可知夜晚释放二氧化碳量也就是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所以光合作用实际能吸收1.5mg/h的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05mg/h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三倍。A错误。
B: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时有机物积累最多。所以25℃时有机物积累最多。B错误。
C: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氧气生成量。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需要我们求二氧化碳实际吸收量,由图片可知30℃时实际二氧化碳吸收最多,所以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最多。C错误。
D:有机物制造量是求总光合,由上可知30℃是总光合速率最大的时候,D正确。
故选:D。
17.(2022 厦门一模)如图1表示蔬菜大棚中一天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图2是某时段叶肉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图1中,与图2对应的时段是( )
A.0时~6时 B.6时~18时 C.18时~24时 D.0时~24时
【解答】解:0时~6时 18时~24时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图二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AC错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根据图二可知,叶肉细胞叶绿体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外界的二氧化碳浓度会下降,即6时﹣18时,
故选B。
18.(2022 福建一模)老君井乡,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东麓,境内山高坡陡,沙质土壤多,日照充足,夜晚温度低,有足够的降水量,这里产出的樱桃颗粒大、口感好。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照充足,樱桃树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
B.夜晚温度低,樱桃树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C.移栽樱桃树时,应选择晴天或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
D.樱桃树主要通过根尖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解答】解:A、日照充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制造的有机物多。A正确。
B、夜间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所以,消耗的有机物少。B正确。
C、晴天或温度较高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会散失较多的水分,而移栽的植物根未扎好,不能吸收水分,上方如果再蒸腾失水,移栽的植物很容易失水死亡。C错误。
D、植物的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
故选:C。
19.(2022 泉港区模拟)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从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长势、质量相同的三个叶片,编号为1,2、3,1号直接烘干称重为a克,2、3号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分别置于适宜光照和黑暗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向水中通入空气,5小时后取出,烘干称重分别为b克、c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等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质量
B.b﹣c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加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C.a+c等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质量
D.b﹣a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解答】解:A、叶片在5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质量是b﹣c,A错误。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质量是b﹣c,叶片在5小时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质量是a﹣c,所以b+a﹣2c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加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B错误。
C、叶片在5小时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质量是a﹣c,C错误。
D、5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质量是b﹣c,叶片的呼吸作用为a﹣c,所以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b﹣c)﹣(a﹣c)═b﹣a,D正确。
故选:D。
20.(2022 福建模拟)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HT植株和CT植株消耗的CO2量相等
C.50℃时CT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解答】解:A、由图知,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3mmol.cm﹣2.s﹣1。正确。
B、由图知,35℃时,HT植株和CT植株消耗的CO2量相等,正确。
C、50℃时C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CT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不是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错误。
D、由图知,HT植株在高温下,CO2吸收速率仍大于零,说明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体现了HT植株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正确。
故选:C。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2023 泉州二模)图1、图2分别表示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的气体进出情况,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图中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 √
(2)图1所示情况只发生在黑暗环境。 ×
(3)图2叶片中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多。 √
(4)只要有光就能出现图2所示情况。 ×
【解答】解:(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调节的,它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故题干说法正确。
(2)图1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故题干说法错误。
(3)图2中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因此,图2叶片中的有机物含量会逐渐增多,故题干说法正确。
(4)图2中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能;场所是叶绿体,这此条件都具备了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
(2)×;
(3)√;
(4)×。
22.(2023 三明二模)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而著称。
(1)棉花是果实成熟后裂开而露出的纤维,种子此时也随之暴露。棉花属于 被子植物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新疆地区白天光照时间长,棉花 光合作用 旺盛,可以积累更多的 有机物 ,所以新疆棉品质好、产量高。
(3)如图是种植密度对棉花叶片整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曲线。据图判断:M点时,棉花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强度 相等 ;种植密度为 m2 时,棉花产量最高。
【解答】解:(1)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的分化,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被子植物有果实,裸子植物没有果实,棉花有果实,其属于被子植物。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白天光照时间长,光照强,棉花的光合作用时间长,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所以新疆棉花品质好、产量高。
(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M点是棉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交的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棉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有机物没有积累。由图可以看出,当种植密度为m2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远远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并且二者差值最大,该种植密度有机物积累最多,棉花产量最高。
故答案为:(1)被子植物;
(2)光合作用;有机物;
(3)相等;m2。
23.(2023 泉州一模)如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装置图,A、B表示物质。请分析回答。
(1)图中B表示 水分 。该装置模拟了植物细胞中“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气泵上的开关模拟的是叶片上的 气孔 ,作为二氧化碳进入的门户。
(2)与植物相比,在消耗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情况下,该装置有机物的积累量较 高 ,原因是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 呼吸 作用消耗有机物。
(3)人工光合系统对环境中水的需求量较低,在沙漠等干旱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系统不能完全替代植物,比如植物还可以进行 蒸腾 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因此A表示氧气、B表示水分;植物通过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该系统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转换能量模仿了叶绿体。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中气体交换的是气孔,而该气泵吸入二氧化碳,因此模仿了植物中的气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通过线粒体消耗植物中的有机物,而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缺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糖类积累量较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需要以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干旱条件下缺水,所以光合作用减弱。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并将内部的水分散发到大气中,增加大气湿度,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
(1)水分;叶绿体;气孔。
(2)高;呼吸。
(3)蒸腾。
24.(2022 福建一模)近年来厦门市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使人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3月左右正是草莓大量成熟的时候。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草莓的 蒸腾 作用。
(2)分析图1可知,对大棚中的草莓采取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3)种植户往往在晚上将大棚的窗户打开,以降低棚内的温度,这样会使草莓的口感更好,其原因是 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4)白天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升温的同时还可以 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从而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
(5)草莓在这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找到的依据是 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 。
【解答】解:(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图示曲线都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由两条图象都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两条图示中同一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因此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3)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积累的有机物多,含糖量高,口感好。
(4)白天在种植温室大棚内放置煤炉,温度升高,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把蜂窝煤炉子搬进大棚,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强,多合成有机物,提高产量。
(5)草莓在这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原因是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1)蒸腾。
(2)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3)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5)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
25.(2022 洛江区模拟)如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表示氧气的物质是代码[ Ⅳ ],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2)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 甲 。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蒸腾作用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甲乙相等 。
(3)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 14a﹣24b 毫克(用算式表示)。
【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知,Ⅳ表示的物质为氧气,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结构C叶绿体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图1中物质Ⅲ为有机物,图2中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6时﹣20时,光合速率都大于0,植物都会积累有机物,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用有机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所有光合速率×时间可以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即甲植物和乙植物曲线与横坐标时间围成的图形面积可以分别表示它们积累的有机物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的面积大于乙植物,所以甲植物合成Ⅲ有机物较多。乙植物在12时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蒸腾作用水分的散失,D气孔关闭,物质Ⅱ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片,光合作用缺少原料,速率下降。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时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交汇在同一点,表示此时甲乙光合速率相等。
(3)甲植物,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可以合成a毫克物质Ⅲ有机物,则光照14小时后,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4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过程。只要是活的植物体就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24小时内,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24b。则最终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有机物的量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即为14a﹣24b。
故答案为:
(1)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甲;蒸腾作用;甲乙相等
(3)14a﹣24b。
26.(2022 石狮市模拟)淀粉是重要的食物成分和工业原料。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在细胞外(实验室中)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请回答问题:
(1)除了二氧化碳外,玉米植株合成淀粉还需要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 ,主要是由根尖的 成熟区 从外界吸收的。
(2)图甲为玉米叶片部分横切结构示意图,能合成淀粉的主要是结构[ ③ ]的细胞,合成的淀粉中所含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玉米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为曲线上 D 点(填字母)对应的强度时,玉米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最多;当光照强度为2500lx(曲线C点对应值)时,玉米植株用于合成淀粉的二氧化碳大约为 1 mg/(L s)。
【解答】解:(1)(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主要由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图甲中③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
(3)分析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为3250lx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当光照强度为2500lx(曲线C点对应值)时,玉米植株用于合成淀粉的二氧化碳大约为0.4mg+0.6mg═1mg/(L s)。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成熟区。
(2)③;太阳能。
(3)D;1.
27.(2022 思明区模拟)番茄是餐桌上常见的果蔬,大棚种植时,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可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图1是番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是番茄植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番茄属于 被子 (选填:裸子/被子)植物,繁殖方式属于 有性 生殖。
(2)图2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番茄植株的 呼吸 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在 f 点(填字母)达到最高。
(3)为了提高大棚内番茄产量,夜间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补充光照(或降低大棚内温度) 。
【解答】解:(1)番茄植物体总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种器官。因此,它属于被子植物。番茄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殖过程有生殖细胞的参与来繁殖后代,所以属于有性生殖。
(2)植物的活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再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图2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番茄植株的呼吸作用,图2f点,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f点以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开始消耗有机物。所以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在f达到最高。
(3)要想提高大棚内番茄产量,就让番茄增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根据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低温降低呼吸作用的原理,夜间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补充光照(或降低大棚内温度)。
故答案为:(1)被子;有性
(2)呼吸;f
(3)补充光照(或降低大棚内温度)(言之有理即可)。
28.(2022 仙游县模拟)草莓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享有“开春第一果”之美誉。近几年我县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发展。据图回答。
(1)据图甲,草莓属于 双子叶 (选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草莓果实是由草莓花的 子房 发育而来。
(2)为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在温室大棚内设计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暗处理一昼夜,打开阀门①、②,产生的 二氧化碳 (填写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都变浑浊;再将暗处理后的装置置于光下2﹣3小时,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A (填“A”或“B”)叶 片变蓝色。
(3)图丙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草莓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图中b点之后,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b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得以积累 。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18 时。
【解答】解:(1)草莓属于双子叶植物,因为叶脉是网状脉。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所以草莓果实是由草莓花的子房发育而来。
(2)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将装置暗处理一昼夜,打开阀门①、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再将暗处理后的装置置于光下2﹣3小时,叶片A见光,叶片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产生了淀粉,B叶片不见光,处理后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3)图中b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草莓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18点。
故答案为:(1)双子叶;子房。
(2)二氧化碳;A。
(3)b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得以积累;18。
29.(2022 晋江市模拟)农业生产中,苹果常用枝条环剥技术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甲图为枝条环剥图,乙图表示苹果一天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 筛管 ,使有机物无法通过。
(2)乙图中,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光合作用 。bc段该生理活动强度略有下降,原因是 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使得光合作用减弱 。
(3)乙图中,两种生理活动在[ a ]点和e点时强度相同,苹果一天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在[ e ]点达到最大值。
【解答】解:(1)植物茎中有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甲图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筛管,中断有机物的输送。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Ⅱ只有在白天某时间段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Ⅲ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曲线Ⅲ表示呼吸作用。bc段该生理活动强度略有下降,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使得光合作用减弱。
(3)图乙中曲线Ⅱ代表光合作用,曲线Ⅰ代表呼吸作用。两条曲线的交点是a、e,说明a、e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ae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e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1)筛管
(2)光合作用;温度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使得光合作用减弱
(3)a;e
30.(2022 漳州一模)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A、B释放氧气(O2)的速率。请据图回答:
(1)请推测 光照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当光照强度超过 70 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体内才能储存有机物,此时植物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速率至少不低于 20 μmol O2光子/m2 s。
(3)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 A ]的光合作用更强,说明理由: 在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消耗氧气的速率更高,说明植物A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B强 。
(4)据图分析,更适合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的是植物[ B ]。
【解答】解:(1)根据坐标曲线图分析,植物A、B在光照强度为0,氧气释放速率为负值,说明不产生氧气,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放氧速率开始升高并超过0,因此可推测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从坐标曲线图可知,植物A在光照强度为70μmol光子/m2 s时,释放的氧气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当光照强度超过70μmol光子/m2 s时,植物A体内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才能得以积累。从坐标图上看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速率是20μmol O2光子/m2 s,因此植物A储存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速率至少不低于20μmol O2光子/m2 s。
(3)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 s时,虽然植物A与植物B释放氧的速率相同,但植物A的光合作用更强,因为在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消耗氧气的速率更高,说明植物A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B强。
(4)通过曲线比较分析,植物B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适于生活在光线不足的室内种植。
故答案为:(1)光照。
(2)70;20。
(3)A;在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消耗氧气的速率更高,说明植物A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B强(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