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训练——5人体消化、循环、泌尿系统——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专题训练——5人体消化、循环、泌尿系统——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3 13: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专题训练——5人体消化、循环、泌尿系统——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厦门一模)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结构中的液体。比较健康人各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2023 永春县模拟)明明平时喜欢打篮球,为他运动提供能量主要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3.(2022 石狮市模拟)下列人体结构中,壁最厚的是(  )
A.毛细血管 B.小肠绒毛 C.肺泡 D.尿道
4.(2023 厦门一模)葡萄干是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补给食物,主要是因为它富含能快速提供能量的(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脂肪
5.(2022 海沧区模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的消化的场所位于B
B.a为麦芽糖,D为小肠
C.淀粉消化为a物质的过程中有胰液和肠液的参与
D.图乙中A分泌的消化液将蛋白质分解为b
6.(2022 福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呼吸道只由鼻、咽、喉构成
C.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D.喉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7.(2023 泉州二模)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是(  )
A.坏血症 B.巨人症 C.呆小症 D.侏儒症
8.(2023 三明二模)果果同学早餐吃永安粿条,为他上午学习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9.(2023 蕉城区校级二模)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与多酶片消化功能最相似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10.(2022 石狮市模拟)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乳化脂肪
B.②能将胆汁输送至小肠前端
C.③分泌的胰液直接进入血液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1.(2022 惠安县模拟)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奶茶含有为人体供能的糖类可大量饮用
B.霉变的坚果用水冲洗干净后可继续食用
C.烧烤食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D.辣条营养丰富、味道香辣可口可以多吃
12.(2022 翔安区模拟)结构上具有细胞核的是(  )
A.成熟红细胞 B.血小板 C.病毒 D.肝细胞
13.(2022 将乐县模拟)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
B.病人住院打吊瓶时,从静脉输液
C.无偿献血时,针头从动脉刺入采血
D.毛细血管管壁薄利于物质交换
14.(2022 漳州二模)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③比较,①中液体的尿素浓度较高
B.与②比较,⑤中液体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C.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④具有过滤作用
D.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流经②→③→①→④→⑥
15.(2022 石狮市模拟)如下表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三种液体所含部分成分的浓度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浓度变化情况分析,成分甲是(  )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0.72 0.72 1.1
乙 0.03 0.03 1.8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16.(2022 福建模拟)如图是健康人的肾单位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部分尿素通过重吸收进入③
C.④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D.①、③中都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
17.(2022 南平二模)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相同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葡萄糖 B.尿素、无机盐和蛋白质
C.水、尿素和无机盐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18.(2023 厦门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腔容积变大时,氧气进入肺
B.氧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
C.氧气最终在细胞线粒体被利用
D.含氧高处,血红蛋白易与氧分离
19.(2023 漳州一模)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肺泡及其周围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病毒个体微小易侵入细胞内
B.病毒破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C.红细胞进入肺泡促进气体交换
D.肺泡被破坏减少了气体交换面积
20.(2022 石狮市模拟)如图为流经某处血管时血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则AB段血管和该物质可能是(  )
A.小肠内毛细血管和氨基酸
B.肺泡外毛细血管和二氧化碳
C.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和葡萄糖
D.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大分子蛋白质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2022 翔安区模拟)落实“双减”,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中,常开展体育运动等。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图一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二是图一循环系统模式图。请回答。
(1)食物为运动提供能量,淀粉是主要供能物质,在    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吸收。小肠适合吸收的主要结构特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
(2)血液流经图一的②后,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观察图二,氧最先到达心脏的[   ]   ,再经[   ]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此生理过程是    。
(4)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所以,注意补水很重要。
(5)此外,运动过程中主要是    调节,还需要激素调节。
22.(2022 将乐县模拟)如图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某个系统。请如图回答:
(1)图中血液流经A后会大量增多的物质有    (至少写2种),A小肠内表面的环状突起叫做    。这些物质需从小肠穿透小肠绒毛壁和    壁到达D。
(2)B系统中的呼吸道有骨和软骨作为支架,其作用是保证    。
(3)人体排出代谢废物,通过图中的C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B和    排出。
(4)图中D是    系统,它是人体各大系统的重要枢纽。
23.(2022 同安区模拟)如图所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ABCD表示系统,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结构。据图回答:
(1)从A进入到C的气体由血液中的    细胞运输,最终用于   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的消化部位是B中的    (填器官)。
(3)D中⑤的    作用产生的液体,与血浆的成分相比没有    。
24.(2022 南安市模拟)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离不开葡萄糖和氧气的获取及运输,如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结构名称。请如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   ]   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②]   过程进入血液。
(2)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过程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E结构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3)与③相比,④的气体成分中明显减少的是    。该气体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结合,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5.(2023 厦门一模)近年来,因长时间久坐、过量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等不良习惯,导致年轻人下肢静脉血栓的事件时有发生。血栓是由于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形成的,如图示意静脉血栓及其移动路径。据图作答。
(1)心房和    之间有与静脉瓣功能相同的结构。
(2)脂肪、糖类主要在    (填器官)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过量摄入会造成血液黏稠;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流速度    。这两种因素都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3)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从下肢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路径是:下肢静脉→   →   →右心室→肺动脉。
(4)若栓子阻塞肺部血管,会阻碍血液和    之间的    交换,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26.(2023 三明二模)每年8月8日为我国“全民健身日”。人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其它系统配合。下图A﹣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⑨是人体结构,据图回答([]内填序号)。
(1)运动时人体呼吸加快,外界空气进入①,与②中的血液进行    ,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B]   ,再输送至全身各处。
(2)运动前适量补充葡萄糖,葡萄糖可穿过小肠的⑧   和毛细血管壁吸收进入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   ]的重吸收全部回到血液中。
(3)运动时,肌细胞中的葡萄糖被分解释放    ,为骨骼肌的[④]   收缩提供动力。
(4)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是在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27.(2023 蕉城区校级二模)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过程,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A、B表示部分呼吸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吸收a的主要器官是    ,该器官中的    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吸收的面积。
(2)经过了B过程后,血液变为    血,是因为其中    (填字母)的浓度升高。
(3)a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
(4)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
28.(2023 泉州二模)阅读资料,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资料一:某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某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该药物的作用部位如图所示。
资料二:某人近来出现尿液有大量泡沫且不易消失、腰部酸胀的症状。经医院检查,他的尿中有蛋白质,B超显示双肾有异常。
资料三:水会产生使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这个力称为“表面张力”。清晨凝聚在叶片上的水珠就是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蛋白质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泡沫,且泡沫久久不能消失。
(1)资料一中,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是由于该药物能抑制肾小管的    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①→②→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资料二中,患者的双肾有异常,最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发生病变。结合资料三分析,患者由于尿液含有    ,导致,从而出现尿液有大量泡沫且不易消失的现象。
(注:若人体在排尿时出现类似现象,不能直接确定为肾脏发生病变,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29.(2023 漳州一模)如图为两个与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相关系统的结构模式图,①②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图    所示系统后,血液中氧含量增多,这些氧最先通过    血管进入心脏。
(2)乙中尿素含量较少的血管是[   ],该血管内氧含量比另一血管内    。
(3)刚出生的婴儿会通过这两个系统分别排出二氧化碳和尿液,属于    反射。
(4)除如图所示两种系统外,人体的    (填器官名称)也有排泄功能,它们都能排出人体内多余的    。
30.(2023 仙游县一模)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系统或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氧气进入循环系统后由红细胞运载,沿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回到心脏的左心房,B系统中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
(2)图中的食物若是馒头,则此食物在A系统内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其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吸收后经循环系统送到组织细胞,最终在细胞内通过    作用被利用。
(3)图中C表示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经检测尿液中含大分子蛋白质,最有可能C内肾小体中的    (填结构)发生病变所致。
(4)图中的排泄途径中能排出的共同成分是    。
中考专题训练——5人体消化、循环、泌尿系统——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厦门一模)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结构中的液体。比较健康人各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正确的是(  )
A.②>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因此,①动脉血、②原尿、③静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大体相同;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②原尿葡萄糖含量高于④尿液的含量。
故选:B。
2.(2023 永春县模拟)明明平时喜欢打篮球,为他运动提供能量主要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大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所以明明平时喜欢打篮球,为他运动提供能量主要是糖类。
故选:A。
3.(2022 石狮市模拟)下列人体结构中,壁最厚的是(  )
A.毛细血管 B.小肠绒毛 C.肺泡 D.尿道
【解答】解: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肺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的交换;尿道是运输尿液的通道,没有物质交换的功能,因此尿道壁厚。
故选:D。
4.(2023 厦门一模)葡萄干是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补给食物,主要是因为它富含能快速提供能量的(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脂肪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糖类提供的能量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由于葡萄干中富含能快速提供能量的糖类,因此,葡萄干是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补给食物。
故选:C。
5.(2022 海沧区模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的消化的场所位于B
B.a为麦芽糖,D为小肠
C.淀粉消化为a物质的过程中有胰液和肠液的参与
D.图乙中A分泌的消化液将蛋白质分解为b
【解答】解:A、③表示淀粉消化成葡萄糖和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消化场所主要是D小肠,因为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其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而B是胃,胃只能将蛋白质消化为多肽,A错误;
B、③表示吸收的过程,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者消化后产物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由图中可知,a进入毛细血管,a是淀粉的消化产物,淀粉这种大分子物质需要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a是葡萄糖,D是小肠,B错误;
C、由B可知,a是葡萄糖,将淀粉消化为葡萄糖的场所是小肠,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其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所以淀粉消化为a葡萄糖的过程中有胰液和肠液的参与,C正确;
D、图乙中的A是肝脏,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不能分解蛋白质,但可以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D错误。
故选:C。
6.(2022 福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呼吸道只由鼻、咽、喉构成
C.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D.喉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解答】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错误。
B、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错误。
C、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C正确。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D错误。
故选:C。
7.(2023 泉州二模)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是(  )
A.坏血症 B.巨人症 C.呆小症 D.侏儒症
【解答】解:A、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
B、巨人症是由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C、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不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故选:A。
8.(2023 三明二模)果果同学早餐吃永安粿条,为他上午学习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故选:A。
9.(2023 蕉城区校级二模)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与多酶片消化功能最相似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解答】解: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含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脂肪酶能够消化脂肪,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蛋白酶能够消化蛋白质。唾液含淀粉酶;胃液含胃蛋白酶;胆汁不含消化酶;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与多酶片消化功能最相似的消化液是胰液。
故选:C。
10.(2022 石狮市模拟)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乳化脂肪
B.②能将胆汁输送至小肠前端
C.③分泌的胰液直接进入血液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A正确;
B、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②胆管送入到小肠内,B正确;
C、③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C错误;
D、④是小肠,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C。
11.(2022 惠安县模拟)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奶茶含有为人体供能的糖类可大量饮用
B.霉变的坚果用水冲洗干净后可继续食用
C.烧烤食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D.辣条营养丰富、味道香辣可口可以多吃
【解答】解:A、奶茶含有为人体供能的糖类,大量饮用会引起肥胖,不可大量饮用。错误。
B、霉变的坚果霉菌超标,会危害健康,用水冲洗干净后也不能继续食用。错误。
C、烧烤食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会危害健康,应尽量少吃。正确。
D、辣条属于垃圾食品,多吃对身体有害无益,错误。
故选:C。
12.(2022 翔安区模拟)结构上具有细胞核的是(  )
A.成熟红细胞 B.血小板 C.病毒 D.肝细胞
【解答】解: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血小板也没有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肝细胞具有细胞核。
故选:D。
13.(2022 将乐县模拟)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管中血压最高的是主动脉
B.病人住院打吊瓶时,从静脉输液
C.无偿献血时,针头从动脉刺入采血
D.毛细血管管壁薄利于物质交换
【解答】解:A、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射血,直接压向主动脉,故血压最高。A正确。
B、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血量缓慢,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即是静脉,易于寻找,适于针刺输液;B正确。
C、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寻找,再者针刺动脉有可能引起出血不止;医生在为其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C错误。
D、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D正确。
故选:C。
14.(2022 漳州二模)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③比较,①中液体的尿素浓度较高
B.与②比较,⑤中液体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C.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④具有过滤作用
D.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流经②→③→①→④→⑥
【解答】解:A.③内的液体是血浆,①内的是原尿,原尿和血浆中尿素浓度相同,A错误。B.②是肾动脉,内流动脉血,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含量少,⑤是肾静脉,内流静脉血,含氧少,二氧化碳含量多,B错误。
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④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C错误。
D.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过高,而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的有限的,因此,原尿流过肾小管时,部分葡萄糖不被重新吸收回血液,随着尿液流出体外,这部分葡萄糖的流动路径是:②→③→①→④→⑥,D正确。
故选:D。
15.(2022 石狮市模拟)如下表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三种液体所含部分成分的浓度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浓度变化情况分析,成分甲是(  )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0.72 0.72 1.1
乙 0.03 0.03 1.8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蛋白质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由于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尿素不能重吸收,所以尿液中尿素浓度较大。对比两个表格的数据:甲是是无机盐、乙是尿素。
故选:A。
16.(2022 福建模拟)如图是健康人的肾单位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部分尿素通过重吸收进入③
C.④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D.①、③中都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
【解答】解: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①肾小囊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正确。
B、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尿素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错误。
C、④肾静脉与肾动脉中的血液相比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正确。
D、①原尿、③尿液都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正确。
故选:B。
17.(2022 南平二模)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相同的成分是(  )
A.水、尿素和葡萄糖 B.尿素、无机盐和蛋白质
C.水、尿素和无机盐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
【解答】
主要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解: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表:
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C。
18.(2023 厦门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腔容积变大时,氧气进入肺
B.氧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
C.氧气最终在细胞线粒体被利用
D.含氧高处,血红蛋白易与氧分离
【解答】解:A、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胸腔容积变大时,氧气进入肺,A正确。
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所以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依靠红细胞,B正确。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C正确。
D、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19.(2023 漳州一模)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肺泡及其周围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病毒个体微小易侵入细胞内
B.病毒破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C.红细胞进入肺泡促进气体交换
D.肺泡被破坏减少了气体交换面积
【解答】解:A.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易侵入细胞内,A不符合题意。
BD.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由感染后的图示可以看出,病毒侵入肺部后,破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肺泡被破坏减少了气体交换面积,BD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不能进入肺泡促进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2 石狮市模拟)如图为流经某处血管时血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则AB段血管和该物质可能是(  )
A.小肠内毛细血管和氨基酸
B.肺泡外毛细血管和二氧化碳
C.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和葡萄糖
D.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大分子蛋白质
【解答】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人体内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氨基酸是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后,含量会增多,因此图示曲线不能代表氨基酸含量的变化,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减少,因此图示曲线可以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符合题意。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增多,因此图示曲线不能代表葡萄糖含量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肾小球有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因此血液中其含量不变,由于水分减少浓度会增高,图示曲线不能表示大分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2022 翔安区模拟)落实“双减”,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中,常开展体育运动等。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图一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二是图一循环系统模式图。请回答。
(1)食物为运动提供能量,淀粉是主要供能物质,在  口腔 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吸收。小肠适合吸收的主要结构特点有  小肠很长(小肠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小肠绒毛的壁很薄) (写出一点即可)。
(2)血液流经图一的②后,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观察图二,氧最先到达心脏的[ ② ] 左心房 ,再经[ 乙 ]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此生理过程是  呼吸作用 。
(4)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会增强,所以,注意补水很重要。
(5)此外,运动过程中主要是  神经系统 调节,还需要激素调节。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2)②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②左心房,到达④右心室,再经乙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3)氧气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4)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
(5)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健身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和图中所涉及的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调节。
故答案为:
(1)口腔;小肠很长(小肠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小肠绒毛的壁很薄)。
(2)②左心房;乙。
(3)呼吸作用。
(4)重吸收。
(5)神经系统。
22.(2022 将乐县模拟)如图表示人体新陈代谢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某个系统。请如图回答:
(1)图中血液流经A后会大量增多的物质有  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 (至少写2种),A小肠内表面的环状突起叫做  小肠绒毛 。这些物质需从小肠穿透小肠绒毛壁和  毛细血管 壁到达D。
(2)B系统中的呼吸道有骨和软骨作为支架,其作用是保证  气体畅通 。
(3)人体排出代谢废物,通过图中的C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B和  皮肤 排出。
(4)图中D是  循环 系统,它是人体各大系统的重要枢纽。
【解答】解:(1)A是消化系统,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是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B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主要功能是进行体交换,呼吸道中有骨和软骨,作用是保证气体畅通。
(3)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参与排泄的器官或系统是图中的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和皮肤。
(4)图中D是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
(1)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小肠绒毛;毛细血管。
(2)气体畅通。
(3)皮肤。
(4)循环。
23.(2022 同安区模拟)如图所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ABCD表示系统,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结构。据图回答:
(1)从A进入到C的气体由血液中的  红 细胞运输,最终用于 组织细胞 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的消化部位是B中的  小肠 (填器官)。
(3)D中⑤的  滤过(或过滤) 作用产生的液体,与血浆的成分相比没有  大分子蛋白质 。
【解答】解:图中的字母以及序号分别表示:①:呼吸运动;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吸收;④:肾小管;⑤:肾小球;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
(1)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氧气最终用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绝大多数活跃化学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答案为:红;组织细胞。
(2)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为糖类,糖类的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故答案为:小肠。
(3)泌尿系统中有滤过作用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图中⑤是肾小球,经过滤过作用后,形成的原尿相比较于血浆,缺少了大分子蛋白质;故答案为:滤过(或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故答案为:(1)红;组织细胞;
(2)小肠;
(3)滤过(或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24.(2022 南安市模拟)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离不开葡萄糖和氧气的获取及运输,如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结构名称。请如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 B ] 小肠 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②] 吸收 过程进入血液。
(2)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⑤⑥ ]过程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E结构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少直到为0 。
(3)与③相比,④的气体成分中明显减少的是  氧气 。该气体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 结合,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然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E肾小管中的葡萄糖逐渐减少直到为0。
(3)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两者相比,呼出气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中,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故答案为:
(1)[B]小肠;吸收。
(2)⑤⑥;逐渐减少直到为0。
(3)氧气;血红蛋白。
25.(2023 厦门一模)近年来,因长时间久坐、过量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等不良习惯,导致年轻人下肢静脉血栓的事件时有发生。血栓是由于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形成的,如图示意静脉血栓及其移动路径。据图作答。
(1)心房和  心室 之间有与静脉瓣功能相同的结构。
(2)脂肪、糖类主要在  小肠 (填器官)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过量摄入会造成血液黏稠;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流速度  变慢 。这两种因素都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3)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从下肢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路径是:下肢静脉→ 下腔静脉 → 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
(4)若栓子阻塞肺部血管,会阻碍血液和  肺泡 之间的  气体 交换,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解答】解:(1)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与静脉瓣功能相同的结构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2)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脂肪、糖类主要在小肠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过量摄入会造成血液黏稠;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流速度变慢。这两种因素都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3)根据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从下肢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循环的路径是:下肢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4)若栓子阻塞肺部血管,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动,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就无法进行交换,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故答案为:(1)心室
(2)小肠;变慢
(3)下腔静脉;右心房
(4)肺泡;气体
26.(2023 三明二模)每年8月8日为我国“全民健身日”。人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其它系统配合。下图A﹣D是心脏的四个腔,①~⑨是人体结构,据图回答([]内填序号)。
(1)运动时人体呼吸加快,外界空气进入①,与②中的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 ,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B] 左心房 ,再输送至全身各处。
(2)运动前适量补充葡萄糖,葡萄糖可穿过小肠的⑧ 小肠绒毛 和毛细血管壁吸收进入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 ⑦ ]的重吸收全部回到血液中。
(3)运动时,肌细胞中的葡萄糖被分解释放  能量 ,为骨骼肌的[④] 肌腹 收缩提供动力。
(4)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是在  神经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解答】解:(1)运动时人体呼吸加快,外界空气进入①肺泡,氧气由肺泡进入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胞血管网,二氧化碳由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胞血管网进入①肺泡中。肺泡与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胞血管网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通过肺静脉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再输送至全身各处。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运动前适量补充葡萄糖,葡萄糖可穿过小肠的⑧小肠绒毛和毛细血管壁吸收进入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的⑦肾小管重吸收全部回到血液中。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骨骼肌分为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肌腹主要由肌肉组成构成能收缩和舒张,因此,运动时,肌细胞中的葡萄糖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骨骼肌的④肌腹的收缩提供动力。
(4)运动过程中需要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
故答案为:(1)气体交换;左心房;
(2)小肠绒毛;⑦;
(3)能量;肌腹;
(4)神经。
27.(2023 蕉城区校级二模)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部分生理活动过程,其中,a、b、c、d、e、f、g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A、B表示部分呼吸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胃液、肠液、胰液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氨基酸 ,吸收a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该器官中的  皱襞 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吸收的面积。
(2)经过了B过程后,血液变为  动脉 血,是因为其中  b (填字母)的浓度升高。
(3)a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  线粒体 (填细胞结构)。
(4)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右心房 。
【解答】解:(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因此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吸收a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B过程指的是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流经肺部的血液在成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是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量减少,由含氧少,颜色暗红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色的动脉血。
(3)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此a营养物在b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4)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1)胃液、肠液、胰液;氨基酸;小肠;皱襞;
(2)动脉;b;
(3)线粒体;
(4)右心房。
28.(2023 泉州二模)阅读资料,结合图形,回答问题。
资料一:某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某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该药物的作用部位如图所示。
资料二:某人近来出现尿液有大量泡沫且不易消失、腰部酸胀的症状。经医院检查,他的尿中有蛋白质,B超显示双肾有异常。
资料三:水会产生使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这个力称为“表面张力”。清晨凝聚在叶片上的水珠就是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蛋白质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泡沫,且泡沫久久不能消失。
(1)资料一中,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是由于该药物能抑制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①→②→ ③→⑤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资料二中,患者的双肾有异常,最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① ] 肾小球 发生病变。结合资料三分析,患者由于尿液含有  蛋白质 ,导致,从而出现尿液有大量泡沫且不易消失的现象。
(注:若人体在排尿时出现类似现象,不能直接确定为肾脏发生病变,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解答】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某降血糖药物主要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着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⑤收集管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目的。
(2)如果发现尿液中有较多的蛋白质,这很可能是如图中的①肾小球出现病变,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当尿液含有较多蛋白质时,其表面会出现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散。
故答案为:
(1)重吸收;③→⑤
(2)①肾小球;蛋白质
29.(2023 漳州一模)如图为两个与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相关系统的结构模式图,①②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图  甲 所示系统后,血液中氧含量增多,这些氧最先通过  肺静脉 血管进入心脏。
(2)乙中尿素含量较少的血管是[ ① ],该血管内氧含量比另一血管内  少 。
(3)刚出生的婴儿会通过这两个系统分别排出二氧化碳和尿液,属于  非条件 反射。
(4)除如图所示两种系统外,人体的  皮肤 (填器官名称)也有排泄功能,它们都能排出人体内多余的  水、无机盐、尿素 。
【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进入肺后经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血液中,因此血液流经图甲所示系统时,血液中氧含量增多。这些氧会随着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最先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形成尿液时把血液中的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排出体外,因此①肾静脉血液中尿素会比②肾动脉内的减少。而②肾动脉内为动脉血,①肾静脉内为静脉血,因此①肾静脉内氧含量比另一血管内少。
(3)刚出生的婴儿会通过这两个系统分别排出二氧化碳和尿液,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4)除了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外,人体的皮肤也有排泄功能,它们都能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
故答案为:
(1)甲;肺静脉;
(2)①少;
(3)非条件;
(4)皮肤;水、无机盐、尿素。
30.(2023 仙游县一模)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系统或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氧气进入循环系统后由红细胞运载,沿  肺循环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回到心脏的左心房,B系统中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肺 。
(2)图中的食物若是馒头,则此食物在A系统内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口腔 ,其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吸收后经循环系统送到组织细胞,最终在细胞内通过  呼吸 作用被利用。
(3)图中C表示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经检测尿液中含大分子蛋白质,最有可能C内肾小体中的  肾小球 (填结构)发生病变所致。
(4)图中的排泄途径中能排出的共同成分是  水 。
【解答】解:(1)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由B系统进入血液,因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氧气浓度不同,此处会发生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由红细胞携带,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这些血液汇集后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这叫肺循环。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二次函数。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初步消化淀粉的场所是口腔,最终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若某人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4)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示中三条排泄途径都可以排出水。
故答案为:
(1)肺循环;肺。
(2)口腔;呼吸。
(3)肾小球。
(4)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