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莞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比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虎门中学+吴钦鹏,微课+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东莞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比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虎门中学+吴钦鹏,微课+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8-10 17:21:56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虎门中学·吴钦鹏中华民国(1912-1949)资产阶级宪法(或资产阶级宪法性质法律文献)《临时约法》刊行封面1、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
1912.1—1912.3
2、袁世凯:(北京)北洋军阀政府
1912.3—1928.12
3、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949.4 《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1912年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11日公布实施。1914年5月1日被袁世凯主导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4月1日正式解职。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感谢您耐心观看完本微课,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制作人:吴钦鹏
单位:东莞市虎门中学
邮箱:751979484@qq.com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一章总纲第二条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章参议院第十六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章总统第三十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六章法院第五十一条主权在民 PK 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材料三: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章总统第二十九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章国务员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条附件2: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吴钦鹏
微课名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
□所属章节:必修(Ⅰ)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
录制工具和方法
屏幕录像专家共享版 +PPT软件
设计思路
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历史事件细分为四个小知识点,按照前后因果联系,分别是:1、《临时约法》的概念;2、《临时约法》出台前的历史背景;3、《临时约法》的核心内容;4、对《临时约法》做简单的评价,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借助典型材料,深刻剖析历史小细节,用微观历史小细节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宏观大历史。让冰冷空洞的历史大概念变成为具体生动的历史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临时约法》的核心内容。
难点:《临时约法》出台前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本微课主要围绕《临时约法》的几个问题:
1、概念。借助《临时约法》的刊行封面图片,结合所学,大概从宏观上把握《临时约法》的概念。
2、出台的背景。剖析小细节,讲清楚两点:其一,《临时约法》出台前,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已成定局;其二,孙中山对袁世凯充满不信任。
3、核心内容。分析《临时约法》最典型的法律条文,说明孙中山何以对《临时约法》寄托厚望。
4、评价。孙中山主观目的未达到,但《临时约法》却是客观的历史的进步。
教学反思
整个微课设计的出发点是:时间有限,只能围绕核心问题,其它不做过多展开,力求紧紧围绕《临时约法》这个知识点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引导,把空洞的历史概念、历史名词变成为具体的、生动的生活故事。
感觉,最终效果还是离初衷相去甚远。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