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第八课时
面积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学习注重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正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度量(测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较熟练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对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提升归纳、概括的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间的联系。
六、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小淘气日记)放学回到家,我们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晚饭。吃着吃着,一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我那面积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磕掉了,鲜血直流。我急忙掏出约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去!
你发现了哪些错误的面积单位?
(预设:1平方分米的方桌,面积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4平方厘米的手帕)
看来面积知识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对面积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富有趣味的“小淘气的日记”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自主整理,构建网络
1.梳理知识点。
(1)每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空白卡片,把想到的和面积这个单元有关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
(2)小组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对自己的卡片进行补充修改。
(预设: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用面积解决问题。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 于边长乘边长。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整理知识点。
把凌乱的知识卡片按相关联的知识整理在一起。
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整理并说明理由。
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分享整理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了“面积”单元知识后,需要对本单元进行一次整理和复习。通过知识梳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整理与复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梯度练习,巩固提升
面积知识的巩固。
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周长,说一说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2.面积单位知识的巩固。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 ) (2)林林家的方桌桌面大约是1( )
(3)一块橡皮的上表面大约是2( )(4)爸爸的手掌面大约是1( )
(5)学校的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是300( )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要根据生活实际正确地选择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3.面积单位间进率的巩固。
5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5米=( )厘米
4平方米=( )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4.面积的计算的巩固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5.解决问题的巩固
一个厨房长6米,宽3米,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地。这个厨房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中,从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用面积解决问题这些点进行了检测,通过练习检验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整理。
回顾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单元的整理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