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7: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本文语言精炼,浅显易懂,描述了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旁人询问,他说出了“道旁李树多子必苦”的道理。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课后习题中安排了“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及本文的特点,立足儿童立场,将学讲故事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将教学生讲故事这一教学重难点切分为三个螺旋上升的层次:根据生活经验讲故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讲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3.能通过三个层次讲述、讲好这则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学生做好常规预习;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来到美丽的泗洲小学,和401班的同学们一起上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先做个自我介绍。
诸位,鄙人姓陈,喜好书画,乃嘉善俞汇教书者也。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2.能听懂吗?你能这样介绍自己吗?
①学生姓 名 , 人,自幼喜好 。
师乐见于汝。爱好书画者也,甚好。师有幸识汝,乐甚。愿欣赏之。
余等或好书画、或好歌舞,爱好甚广,尤聪慧矣。
板块一 概览单元,走进故事
1.(引导看篇章页插图)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109页,把目光聚焦到篇章页的插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是的,悠悠岁月,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
最上方还有两行文字,一起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时光匆匆像大河,大浪会淘洗掉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关注中国历史典籍,讲述历史传说故事。(板书:讲历史传说故事)来,往后翻,一起浏览,本单元讲述了哪些历史传说故事?
预设:《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2.了解出处。随机问选自哪一部典籍——《世说新语》《史记·滑稽列传》《韩非子》和《列子》。
小结:故事人物各不相同,篇幅有长有短,文体也不同,但它们均选自我国古代名著,都在讲述历史传说故事。
板块二 揭示课题 粗讲故事
1.学习“戎”字。让我们先走进《世说新语》,认识一位智慧少年。(板书:王戎)“戎”是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请你们举起手,和老师一起写“戎”字。“戎”字的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一为竖撇,二为斜撇。斜钩要写得舒展,上方的一点不能忘。谁来读读他的名字?读准了,一起读。
戎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左下部分“横撇”表示铠甲,右上部分“戈”表示兵器,合在一起,这个字表示武器。“戎”是“戎马一生”的“戎”,再来读读他的名字。
2.揭示课题。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板书:不取道旁李)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王戎不取道旁李。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预设:王戎不摘大道旁的李子。
3.读好课题。理解得很好,王戎是一个人,(加上节奏符),不取道旁李是他所做之事,谁再来读一读。在王戎后面停顿一下,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了,来,我们一起读。
4.粗讲故事。都听过或看过这个故事吗?好,那咱们不看书,试着用自己的话大致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板书:粗讲故事)
板块三 读懂文本,细讲故事
1.过渡。还没学,就能大致讲述故事,不简单。那如果要把故事讲好,我们还得先读好这则故事。
2.读好故事
(1)出示要求。读讲究字字入目,字字音准。字字入目:读的时候不漏字、不加字;字字音准:提醒我们把每一个字音都读正确,能做到吗?好,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110页,自由读,做到字字入目,字字音准。
(2)学习生字。读好了,咱们先来看看课文中这三个生字,请你读读这三个生字。
尝与诸小儿游。(板贴)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板贴)
送到句子当中去,还会读吗?谁来试一试。同学们,咱们一起读。
(3)开火车读。接下来,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要求做到字字入目,字字音准。小火车从你这儿开,你是火车头,请你读故事的题目。
(4)全班齐读。同学们,那你们能做到字字入目,字字音准吗?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读一读。
3.读懂文本
(1)回顾方法。同学们,要想把故事讲好,还要理解故事,我们已经学过三则文言文了,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文言文呢?
预设:借助书中的注释、组词、看插图是好方法,当遇到特别难理解的词句时,还可以联系上下文。
(2)理解文意。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你理解的地方作上批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待会儿咱们大伙儿一起交流,好吗?开始吧。
(3)交流文意。同学们,说说借助这些方法,你理解了文中的哪些词语或者句子呢?
预设1:尝与诸小儿游。
①理解“尝”字。借助注释,理解了“尝”就是曾经的意思。
②理解“诸小儿”。联系下文知道摘李子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所以“诸”是很多的意思,“诸小儿”就是许多小孩子。
预设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板贴)
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道边李树的果子多到什么程度?
预设:李子挨挨挤挤、密密麻麻;果子多得连树枝都压弯了。
②动作演绎: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果实累累的样子?看课文中的插图,长满果子的树枝是什么样子,谁能用手臂示范?(生用手臂做折形状。)是呀,李树上的李子太多了,把枝头都给压弯了。
理解了意思,我们就能读得更好(划节奏符)。
预设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板贴)
看着沉甸甸的李子,诸儿如何竞走取之?请几位同学演一演诸儿。
教师讲述,学生演:诸位学生,且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正要上演诸儿竞走取李的画面。诸儿们,准备好了吗?来,竞走取之。(生扮演诸儿跑上台)
采访生1:这位小儿,你为何要跑过来?
采访生2:你争着往前跑,额头冒汗,此时,你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你想?
教师讲述:只见诸小儿已跑至李子树下,一蹦三尺高,欢呼雀跃,你喊道?
采访生1:且看这位小儿,个子很高,你怎么摘?
预设:掂着脚尖儿,轻而易举地摘下一颗。
采访生2:再看这位小儿,你个子不高,怎么摘?
预设:够不着,找来竹竿敲打。
采访生3:这位小儿,听说你身手特别敏捷,你呢?
预设:噌噌往树上爬……
预设4:三处“之”。(板贴)
①你关注到了文中的这个“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之”一共出现了几次?(三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三个“之”呢?(联系上下文)那就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两个“取之”的“之”都是指什么?(李树上的李子)
诸儿竞走取之;
取之,信然。(板贴)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联系上文,理解了这两个“之”,它们指的就是李子。
②那再想一想,“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唯戎不动”,它指的就是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这件事。你们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文言文中,“之”这不仅可以指物,还可以指一件事。
4.厘清情节。学到这儿,老师想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讲故事。讲故事前,我们得先理一理故事的脉络,谁你找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请生上台移动板贴。
5.总结细讲故事方法。同学们,我们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又借助多种方法理解了故事,接下来,我们细讲故事。(板书:细讲故事)要求做到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过程完整。
板书评价标准:意思准确★ 内容清楚★ 过程完整★
①自由练讲;②展示练讲;③学生评价。说说他的故事给他几颗星?
6.读懂人物
(1)过渡。同学们,故事讲着讲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戎?
预设:聪明、有才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准确判断……
(2)默读课文,圈出让你觉得王戎聪慧的句子或词语。
预设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对比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唯……。
这样一读,就读出了王戎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再来读一读,诸儿……,唯……。
小结:诸儿取之,王戎不动,抓住动作,强烈对比,足见这份坚定,这份冷静,这份智慧。
预设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道边,在中国的古代,道可不是一般的小路。小路,那叫径,远上寒山石径斜。道是什么路?大路。大路就说明他们这里经过的人会比较多。让你想起一个常用的成语?
预设:人山人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成群结队。
②王戎观察到人来人往的大道边,李树多得把树枝都压弯了,他怎么思考的?谁来做做王戎,把你的思考过程再说清楚、说明白?
采访王戎:孩子,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去摘李子?你再不快些,那些李子就都被他们摘光了。
预设:成群结队的人从这条路上走来走去,如果是甜李早就被摘完了。如今居然没有人去摘它,于是王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李子肯定是苦的。
③指导朗读: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④小结:这样的语言是聪慧最好的说明啊。
预设3:取之,信然。
听到王戎这么一说,有人去摘来一尝,李子果然是苦的。那一刻,诸小儿又有怎样的反应?这位小儿,吃到苦李,你?这位小儿,你如何夸戎?推断正确,的确聪慧。
小结:你们太了不起了,通过抓住王戎的动作、语言,甚至周围人的反应,感受到了王戎的这份聪慧。
7.背诵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一千七百年之后,我们读到的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写的故事。你们能借助板贴背一背吗?(板贴依次减少)
板块四 添加想象,讲好故事
1.过渡。用文言文讲故事,别有一番滋味,老师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一边听,一边思考,老师是怎么讲故事的?
2.听老师讲故事。(师讲“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师讲述: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孩子叫王戎。他七岁的时候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只见他们一会儿骑竹马,一会儿叠罗汉,一会儿又去捉蝴蝶、追逐嬉戏,好不快活。这时,小牛子(指着远处的李子树),快看快看,那里有棵李子树。小虎子(举目张望):哪里?哪里? 一旁的铁柱子(又指了指远处):我看见啦,就在那儿,看见没? 小虎子说:“哦,看见了看见了,那李子真多呀,把树枝都压弯了,而且又大又红哎。”只见他朝小伙伴们使了个眼色(表情),另外几个马上心领神会,撩起袖子,迈开大步向前跑,准备去摘……
3.讨论:怎样可以把故事讲好?
预设发挥想象,添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讲得更加生动。
4.小组内讲故事,学着把故事讲好。
5.小结。幼时的王戎,他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就在我们生动的讲述中代代相传,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些智慧的故事影响着中华一代又一代人。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百年之后的战国初期,魏国一位传奇人物西门豹登上历史的舞台,我们也将通过讲述历史传说故事的方式走近他,让我们一同期待。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