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四年级 语 文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身体,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按要求填空(45分,每格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1)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2)我们小明舒服地躺在的草地上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3)住的地方也要。
2.“暮江吟”中“暮”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 ),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部。我猜测这个字可能与( ▲ )有关。“暮”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傍晚;B.晚,将近;在“暮江吟”中“暮”的意思是( ▲ )(填序号)。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琴瑟(sè) 缘由(yuán) 骚扰(sāo) B.蜗牛(wā) 隐蔽(yǐn) 毫不可惜(háo)
C.挖掘(jué)搜索(sōu) 倾斜(qīn) D.骤雨(zhòu)布置(zhì)抛出(bāo)
4.下列是关于动物的“家”的名称,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牛圈 狗窝 B.鱼圈 虎穴 C.马圈 鼠洞 D.蚁穴 鸟窝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个句子写得真清楚,我知道了图( ▲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6.蟋蟀建造住宅选择住址十分慎重,它的要求有( ▲ )(多项选择)
A.依山傍水 B.排水优良 C.鸟语花香 D.有温暖的阳光
7.阅读“水仙”观察日记,并为日记选择一幅最合适的插图。( ▲ )
B. C. D.
8.按照所学内容填空。
(1)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南飞,天气转凉。俗话说:“( ▲ ),雁儿脚上带霜来。”几场秋雨过后,妈妈拿出厚衣服给我穿上,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 )。”
(2)白居易在诗中生动地再现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 )”这样一幅夕照图,表现了景物的色彩美;而后两句“( ▲ ),( ▲ )。”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幅月夜图,他把( ▲ )比作( ▲ ),把( ▲ )比作( ▲ ),表达了自己对( ▲ )的喜爱之情。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 )代的大文豪( ▲ )。诗句“( ▲ ),( ▲ )。”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4)《雪梅》的作者是( ▲ ),诗中的“( ▲ ),( ▲ )。”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雪的优点是( ▲ ),梅的优点是( ▲ )。
(5)《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 ▲ )写的,本文全篇采用( ▲ )的修辞手法,真实生动地介绍了( ▲ )和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我还读过他的书( ▲ )。
(6)《爬山虎的脚》是著名作家( ▲ )写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 );( ▲ )和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都是观察的好方法。课外我还读过他的童话集( ▲ )。
二、句子练习。(15分,每题3分)
9.《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巨作。(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
▲
10.蟋蟀的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
11.蟋蟀在草地上鸣叫。(改为拟人句)
▲
12.老师对小明说:“你的妈妈正在校门口等你。”(改为转述句)
▲
13.从图中可知,我国的“全国爱眼日”是( ▲ )。(1分)
请你写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2分)
▲
阅读理解。 (20分)
14.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 ▲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里两个核桃。
( ▲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 ▲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 ▲ )脚穿一双特大号皮鞋。
( ▲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15.阅读材料一,完成练习。(8分)
牵牛花娃娃
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里撒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
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
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2分)
A.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突然转换话题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请照样子仿写一句:(4分) ▲
(3)你还知道哪些攀爬的植物?请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2分) ▲
16.阅读材料二,完成练习。(7分)
红蚂蚁(节选)
红蚂蚁的山寨建在那些废墟上。它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夏日的午后,红蚂蚁出征的队伍常映入我的眼帘,这支队伍大约有五六米长。当它们确信附近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蚁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候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荒草的枯叶中。
终于,它们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儿女送给了强盜。
我再讲一下它们一路上回去的情形。
一次,我看见一队出征的蚂蚁沿着池塘边前进。那时天刮着大风,许多蚂蚁被吹落了,成了鱼的果腹美味。这一次,鱼又多吃了一批意外的食物——黑蚂蚁的婴儿。显然蚂蚁不会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有一天,我监视到红蚂蚁出征,进入了黑蚂蚁的家。我在红蚂蚁走过的路旁撒小石子做了记号,红蚂蚁战胜黑蚂蚁之后,便沿着那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了。我用叶子阻断了它们的路,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与蜜蜂区别很大,它们不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依然可以回到原来的家。
(1)“山寨”的本义是指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文中的“山寨”是指 ▲ 。
(2)根据下面的解释找出文中词语。(3分)
①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 )②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 )
③好像没有了,又好像出现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2分)
A.红蚂蚁出征的队伍 B.红蚂蚁掠夺之后回巢的情形。
C.红蚂蚁和黑蚂蚁的厮杀过程。 D.红蚂蚁列队向黑蚂蚁巢穴行进时的情形。
(4)为什么红蚂蚁回家的路只有一条?(2分)
▲
四、作文。(20分)
17.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喜欢养宠物,有的喜欢养植物,你一定在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仔细想一想,写一篇观察日记。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