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阿Q正传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阿Q正传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3 14: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鲁迅
阿Q是谁?
阿Q是谁?
四无:无姓、无名、无籍贯、无简历
《阿Q正传》简介
一、序
二、优胜纪略
三、续优胜纪略
四、恋爱悲剧
五、生计问题
六、从中兴到末路
七、革命
八、不准革命
九、大团圆
交代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括阿Q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课文所选内容
重点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
写阿Q的种种痛苦与不幸,
提示阿Q不安于现状并要
有所反抗的社会根源。
辛亥革命时阿Q想参加革命,又莫名其妙不准革命的闹剧
革命后,阿Q当作替死鬼被杀。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在哪些情况下会触发“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被王胡打
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头
欺负小尼姑被骂”断子绝孙“
第二章 优胜记略
被闲人嘲笑癞疮疤被打——儿子打老子
被闲人无故仇视被打——人打虫豸
被闲人乱中抢钱被打——自己打自己
受欺侮的对象
想欺侮别人却失败时,就去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黑恶势力,比阿Q强
阿Q先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阿Q仇视比自己有知识的人
阿Q对妇女和异己的欺压和亵渎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给下一个定义。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 (谁)为了 (目的)采取 (形式)的________(性质)的方法。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弱者为了抗拒身体失败和精神痛苦,采取完全无视现实,只求精神获胜的自欺而愚昧的自我救赎方式。
谁是阿Q?
抽象概念一般是指的每一类事物,而不是某一个事物。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中,你看到哪些悲剧的人生经历和人物性格?
《阿Q正传》中阿Q这个艺术形象,有两个原始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必新台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据有关的回忆资料记载,在鲁迅住过的旧台门里,确有阿桂其人,虽说他以打短工为生,实在还是游手好闲,有时靠做掮客或小偷弄点钱,辛亥革命时,阿桂确曾在街上走着嚷着:我们的时候来了,到了明天,我们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但阿桂并不舂米,专门给人舂米的是他的胞兄阿有,鲁迅曾说阿Q的模特正在给人家捣米,可能就指他。但是,阿Q的很多事情又是从其他人身上取来的,如恋爱事件是从衍太太的侄儿桐少爷那里来的;欺侮小尼姑,则是从一个秀才那里取来改造而成的。
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精神胜利法”上的时候,几乎忘却了鲁迅对于身体的关注,但“精神胜利法”对应的不正是身体的失败吗?阿Q的失败感首先来自打不过别人,甚至打不过他所瞧不起的王胡和小D,其次来源于他所身受的饥饿、寒冷和无法满足的性欲,最终来源于身体的死亡——“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身体的视野,“精神胜利法”事实上是无从被诊断为病态的。
——汪晖
谁是阿Q?
阿Q一般的人:卑微得连姓名都没有的生命,人的生存和尊严空间都等于零。
他们生存的方式:被欺负、被压迫的社会最底层卑微的生命,为了尊严而做着徒劳的抗争。
阿Q为什么不反抗?
第一、占领权威
第二、占领名利资源
第三、占领性资源
表面上看,
阿Q最为痛恨的是不公平,
可事实上,
阿Q最痴迷的也是不公正。
被压迫者为什么不反抗?
1. 人性的复杂
一个被侮辱、被损害了的人,他有可能在痛苦中涅槃走向商量、互助和公正;也有可能正相反,变得更自私,更恶毒,更邪恶。
2. 封建思想毒害
崇拜权贵,盲目排外,充满奴性。思想样样合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
3. 国民劣根性
践踏弱者,仇视异端,麻木短视,不接受先进思想。只要自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他人的践踏就拥有了天然的正义性和真理性。
为什么不叫外传、自传、别传、小传
……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为一个没有资产、没有人权、没有家庭的社会底层农民立传,刻画他受压迫、受剥削,却不觉悟,既可悲,又可恨的人生。
你身上有阿Q吗?
说不尽的阿Q